切换到宽版
  • 48阅读
  • 1回复

[保健养生]脊椎必须了解  的那些"可能" [1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63048
金币
37892
道行
33585
原创
97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27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06-30
有时候,我们总会把头晕,与颈椎病联想到一起,但是,头晕可不一定是颈椎病,可又和颈椎段脊柱受损或受累存在某种联系;今天我们可以参照图片了解某些部位或器官可能发生的疾病情况。


颈椎段脊柱受损或受累,有些部位或器官可能发生的疾患

关注骨科大夫公众号:gukedf
了解更多骨科科普资讯
第一颈椎段:主要关联头、耳、鼻、喉、脸等。如发生障碍,易患头痛、失眠、视力下降,记忆减退、眩晕、和面瘫/高血压等症。
第二颈椎段:主要关联耳、鼻、喉、舌、声带、口等。如发生障碍,易患昏眩、偏头痛、耳鸣、胸闷、扁桃腺炎、腮腺炎、鼻窦炎、过敏、失声等症。
第三颈椎段:主要关联咽、颊、肩、横膈等。如发生障碍,易患咽喉炎、咽喉部异物感、牙痛、颈肩酸痛、呼吸困难、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症。
第四颈椎段:主要关联颈部肌肉、咽、臂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肩酸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甲状腺功能亢进、胸闷、呃逆(打呃)等症。
第五颈椎段:主要关联手肘、食道、气管、横膈膜、心脏等。如发生障碍,易患气管炎、咽喉炎、哮喘、手臂酸痛、心动过速或过缓等症。
第六颈椎段:主要关联甲状腺、食道、气管、心肺、上肢等。如发生障碍,易患上臂或手腕痛、甲状腺炎、低血压、心律失常、五十肩、大拇指酸麻痛等症。
第七颈椎段:主要关联甲状腺、食管、气管、心肺、肱肌等。如发生障碍,易患甲状腺炎、低血压、手臂外侧、中指、肱肌、无名指酸麻痛等症。


胸椎段脊柱受损害,相关的部位或器官可能发生的疾患:

第一胸椎段:主要关联心脏、气管、食道、前臂等。如发生障碍,易患心慌、心悸、气管炎、气喘、咳嗽、呼吸困难、左上胸痛、手腕痛、手臂后侧痛等症。
第二胸椎段:主要关联心脏、气管、食道、肩臂等。如发生障碍,易患食道炎、胸痛、气喘、咳嗽、血压异常、心律失常、肩臂酸麻痛、手麻木等症。
第三胸椎段:主要关联肺、支气管、食道、心脏、胸腔等。如发生障碍,易患气喘、咳嗽、支气管炎、肺炎、食道炎、肋膜炎、心脏病、胸闷、胸痛等症。
第四胸椎段:主要关联肺、支气管、胆囊、胸肋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肺炎、气喘、黄疸、胸膜炎、乳房痛、肋间痛等症.
第五胸椎段:主要关联肝、胆、脾胃、胸壁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肝炎、胆囊炎、脾肿大、低血压、胃炎、乳房痛、胸壁痛等症。
第六胸椎段:主要关联胰、胃、胆、胸背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肝区痛、胃痛、胆石症、上腹胀痛、肋间痛、食欲不振、胸背痛等症。
第七胸椎段:主要关联肝、胆、胰、十二指肠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肝区痛、胆石症、胃溃疡、2型糖尿病、十二指肠炎、扁桃腺炎等症。
第八胸椎段:免疫功能低下、肝胆病、糖尿病、呕逆、尿频。
第九胸椎段:肾功能障碍、小便白浊、尿不畅、过敏症、身体手脚冰冷、癫痫
第10-12胸椎段
第十胸椎段:肾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等
第十一胸椎段:肾功能障碍、尿道病、皮肤病等
第十二胸椎段:下腹疼凉、疲劳综合症、不孕症、风湿症等


腰椎段脊柱受损,有关部位或器官可能发生的疾患

第一腰椎段:结肠功能失调、便秘、腹泻、腰痛、下腹痛。
第二腰椎段:下腹痛、腰酸痛、性机能减退。
第3-5腰椎段
第三腰椎段:膀胱、尿少、腰、膝内侧痛无力。
第四腰椎段:腰痛、坐骨神经痛、排尿困难、尿频或尿少、腿痛放射至腿肚外侧、痔疮。
第五腰椎段:腿血液循环不良、下肢无力怕寒冷、腰腿痛麻至腿肚后外侧月经不调。 骶椎: 腰骶关节病变、足根痛麻凉感、膀胱病、前列腺炎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65145
金币
684933
道行
1947
原创
1841
奖券
1672
斑龄
23
道券
4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09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7-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28
脊椎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支撑身体、保护脊髓和神经以及协助运动。在了解脊椎时,有以下几个“可能”需要考虑:

1. 可能出现的疾病:脊椎可能出现各种疾病,如脊椎侧弯、椎间盘突出、脊椎关节炎、脊柱裂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疼痛、功能障碍甚至神经损伤。

2. 可能的损伤:脊椎容易受到损伤,尤其是外力冲击或不当姿势的影响。例如,跌倒、交通事故或运动伤害可能导致脊椎骨折或扭伤。

3. 可能的退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椎可能会发生退行性变化,如骨质疏松、椎间盘退化等。这些变化可能导致脊椎稳定性下降,增加疼痛和功能障碍的风险。

4. 可能的手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脊椎手术来治疗疾病或损伤。手术类型包括椎间盘摘除术、脊椎融合术、椎管减压术等。

5. 可能的预防措施:通过正确的姿势、适当的锻炼和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减少脊椎疾病和损伤的风险。此外,定期体检和早期发现潜在问题也非常重要。

6. 可能的康复过程:对于患有脊椎疾病或接受脊椎手术的人,康复过程可能涉及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康复的目标是恢复功能、减轻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

7. 可能的遗传因素:一些脊椎疾病可能具有遗传倾向,如强直性脊柱炎。了解家族病史可以帮助预测和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8. 可能的心理影响:脊椎疾病或损伤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导致焦虑、抑郁等问题。因此,心理支持和咨询可能是康复过程的一部分。

了解这些“可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脊椎健康,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相关问题。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