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1阅读
  • 2回复

[娱乐八卦]90年代成流量密码?《繁花》《猎冰》爆火,冯小刚张艺谋也赶着拍 [5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81158
金币
54891
道行
36950
原创
106
奖券
39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19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11-24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4-10-11) —
90年代”文艺复兴的风在国产剧里刮了很久了。
去年几部剧王,《漫长的季节》《平原上的摩西》《繁花》全都是90年代的故事。






如果说韩国有韩国的《1988》。
那么国产的家庭剧,最怀念的年代大概就是90年代吧:
比如《我爱我家》,比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最近的的一部《迎风的青春》,喜剧+青春,结果BE了,被网友骂“烂尾”。


不过Sir今天不是要聊这部剧,而是当90年代成为了一个越来越流行的“剧种”时,我们真的在毛玻璃一样的怀旧滤镜中,看清楚了90年代吗?
今天这一篇,细说。
01
《迎风的青春》最开始宣传里,强调了对上世纪90年代的还原。
比如厂矿油田等大国企大院式生活环境,背景里1997年的歌声,迎接香港回归时期的宣传画。




主角们家中满墙张贴的奖状,桌面的台历,台灯,贴纸,海报。
这些基本上都是“90年代剧”的固定符号了。
至于什么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厅,家长们喜欢的烫发,时装表演,以及流行一时的教育讲座,和售卖补脑口服液……


乍一看,好像做得还挺是那么回事。
但事实上,如果多看几眼就会发现端倪:
主角们都是90年代末的油田国企大院的职工家庭。
可住的房子,是有台阶的开放式客厅,论使用面积至少过百。
用的器具,沙发,茶几,电视,冰箱,空调,音响,电子琴一应俱全,甚至开场已经出现了手磨咖啡机,后边家里也给装上了电脑。


吃的东西,三餐肉蛋奶不缺,下馆子的吃喝里,使用的烟酒都是高档货。
而其他的别扭感,Sir只说几个截图:
马卡龙鲜亮配色的家庭装饰。
直逼当下潮流的角色穿搭风格。








高级感的课桌,原木风的卧室,一集主角们的妆容造型……已经跟二十多年后的现在很难分出差别。
有人说,这是油田系统的福利待遇。
比如职工家庭有分房,家用电器之于收入并不算大头,而且剧中几位主角家庭条件都不错……
Sir这里谈论的并不是富裕程度怎么样。
而是90年代富裕的风格,是不是今天剧里呈现的这样呢?


△ 张译饰演的煤老板,壕中带着一股清澈见底的土气
相比于争论这剧对于90年代的还原,还有一个更值得警惕的是:
大众对于90年代的观感,似乎已经存在某种猎奇化,刻板化倾向
02
90年代究竟是什么样?
Sir觉得存在三个不同的“90年代”:
真实的90年代,影视作品中的90年代,以及如今在大众心目中被猎奇塑造的90年代。
什么意思?
视角的不同,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
Sir先用经典作品打个样。
1992年的《编辑部的故事》。
剧集内容取材自改开后8090年代各种社会变化趣闻,但作为情景喜剧,它少见地拍摄了外景,记录了不少九十年代初首都北京的社会面貌。








当时的街面,繁荣的小商品市场,公用电话亭,以及亭里被抓的葛大爷,和客串警察的谦儿哥。
市民生活丰富程度相信远超很多人的刻板想象。
当然了,这是北京,是人人仰望的首都。
这就如同我们小时候看《家有儿女》,只觉得这是“普通人家”。




长大了才发现是自己不可及的。
但另一方面。
90年代的阶层分化还不那么明显,起码大众的心理感受是这样的。
观众看着北京人的《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贫嘴张大民》,觉得和自己没有距离,都是“咱老百姓的日子”。
同样是北京,1994年的《过把瘾》,王志文和江珊在荧屏虐恋同时,也可以一窥90年代的都市青年生活样貌:
谈恋爱的方式,年轻人玩乐的酒吧、歌厅,聚餐下馆子的饭店,现代化社区,以及还没有大堵车但宽阔明亮的北京街道。


还有细节,女主家里的梳妆台。
仔细看,各种牌子,功能性的化妆用品都齐全。


90年代初的都市青年,并没有想象中和现在差很多。
而北上广之外,更广大的地方呢?
有许多人都说过,最真实的中国是在县城里。
1997年贾樟柯拍《小武》,回到汾阳县城,镜头记录下的当时的街景与普通人。
镜头里,落后的县城街景,混乱的街面环境,贫穷的村道,以及在市场经济浪潮下,无所适从,背井离乡的大多数人。
看看他们的着装,新旧交织,土洋混杂,审美参差不齐。






有一个细节,西装。
像片中的小武和路人一样,80、90年代的男性普遍有穿这类西装外套的习惯,而且穿着方式并非来自于西方礼节。


更像是一种对现代文明的主动靠拢,以遮掩在经济浪潮下被拉大的差距与境遇。
背后反映出的窘迫,可能才是大多数人记忆中的90年代。
同样的,1998年张艺谋拍《一个都不能少》,来到张家口赤城县,也记录下了极端贫困与河北县城的对比。
一边是极端贫困的山村学校,教室教具教师都缺,条件极差,一边是发展中的县城,勃勃生机,车水马龙。
甚至还有意外的细节。
寻找辍学儿童进城的未成年教师魏敏芝在街边询问线索,路边出现的是一个早起遛狗的普通居民。






这些拍摄于90年代的影视作品,其实已经从各个角度记录了90年代的中国社会。
当时人可能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但这些已经成为几十年后的人认识90年代的重要方式。
如果说90年代真有什么时代特质。
《风平浪静》的导演李霄峰在采访中曾说,

90年代其实是新旧交替的时代,每一种价值观还是坚持往上走,两方面的交锋很严重。

新旧交替,价值交锋。
相比于普遍贫穷的改革开放初,90年代头和尾,城市和农村,沿海和内地,东部和西部,乃至穷人和富人……
一切都在动荡和重组。
无数人找到机会发家致富,也有无数人为了生计背井离乡,旧的束缚已经解体,但新的秩序还在建立。
有的人90年代初就已经住上大房子在宽敞客厅里坐沙发上看电视紧随潮流,有的人90年代末还家徒四壁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背井离乡。
所以当90年代过去后,回首望的时候,大多数人只能依靠一些时间节点的大事记,来塑造共同记忆。
亚运会,华东水灾,领导人南巡,浦东开发,三峡工程,台海危机,大下岗,悍匪横行,治安混乱,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南联盟使馆被炸……
同样还有,港台日韩欧美流行文化先后席卷内地,四大天王,新白娘子传奇,东京爱情故事,戏说乾隆,灌篮高手,还珠格格……
所谓的90年代叙事,建立在这些相同的节点元素上,更建立在充满差异的阶层视角上。
可惜这份差异,经过了快三十年,已经有逐渐消弭以至于印象刻板化的趋势。
03
一个时代印象大多是经历过的人在事后回望时才总结出来的。
刚进入新千年之后的人们回望90年代,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比如在2000年代的作品里很少对90年代高看几眼。
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奔向21世纪,谁愿意留恋刚刚抛弃的又落后又土气的90年代?
那个时候的年代剧,通常指向更久远的时空:
像《梦开始的地方》《血色浪漫》《女人不哭》《北风那个吹》……






△ 《血色浪漫》《女人不哭》《北风那个吹》
在这些作品里,进入90年代一般代表故事结尾的开始。
革命岁月里出生的人,一辈子经历过艰苦奋斗、青春热血、改革大潮……
90年代在他们的眼里,似乎是革命的终结,理想的褪色,激情的消散。
一切归于庸常和拜金。
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结尾的90年代,他们坐上了豪车,喝上了洋酒,但感觉周围的世界都变成了黑白
不及以前那么阳光灿烂了。




这种对90年代的“冷淡埋怨”,也在后边很多从建国前后开始讲的年代剧叙事中反复出现,比如《金婚》《父母爱情》。
2010年冯小刚拍《唐山大地震》,里面呈现的90年代,就是女儿考大学谈恋爱,儿子在杭州挣钱创业,是父母住进了楼房,年轻一代成家立业。




90年代的一个标签。
是积累,发家,生活变好,向钱看的时代。
在大多数人眼中,论精神,它既不如80年代一样充满理想主义光辉,论物质,又不如2000年进入WTO之后更加丰富多彩。
但在被忽视的同时,90年代一些特有的东西,被一批敏锐的创作者捕捉:
混乱和犯罪。
大下岗,农民工进城,流动人口剧增,普遍贫穷,司法滞后,带来的社会治安混乱问题,一度留下了深刻印记。
得益于相对宽松的审查,各种“大案”类创作开始出现,直接反映的就是90年代震惊全国的诸多案件。
向钱看的除了老百姓,还有犯罪分子。
从1994年的《9·18大案侦破纪实》开始,1999年的《12·1枪杀大案》,比如2000年高群书的《命案十三宗》,2002年讲述白宝山案的《中国刑侦1号案》……




△ 上:《12.1大案》;下:《刑侦一号案》
甚至到2003年让孙红雷出名的《征服》,里面很多黑恶势力,细数他们发家的年代,也都离不开90年代的社会混乱状况。


Sir想说,这种印象是无意识的。
细数这些创作对于90年代的呈现,更像是在审查还未收紧的年代,出于市场的喜好,对于猎奇大 尺度案件的汇编。
到了2010年代,这类以90年代为社会混乱为背景犯罪题材就创作一度销声匿迹,再一次放开,要等到网剧出现后了。
此后对于90年代观感,再次建构,是80后集体怀旧潮流的兴起。
从2006年的天涯论坛一篇讨论李雷和韩梅梅爱情故事的帖子,到2007年的《80后终极回忆录》,再到主流媒体的报道,2009年《80后成长纪念册》的走红,2011年《老男孩》短片的热播。


80后集体怀旧的90年代,作为他们的童年,开始穿上了泛黄滤镜。
李雷与韩梅梅,小虎队,四大天王,beyond,乔丹与公牛王朝,灌篮高手,超级玛丽,魂斗罗,仙剑奇侠传,小浣熊水浒卡逐渐兴起于网络里。
90年代甚至成为了如今中式梦核的最早版本。
2010年代各类创作开始纷纷加码使劲,《致青春》《中国合伙人》,更多的90年代细节被发掘,被填充到影视作品里。
最激进的例子之一,是2015年的《夏洛特烦恼》,同样是1997年,同样使用了1997的bgm 。


但它切入的角度非常精准。
穿越回到过去,拯救自己loser的前半生,挽救遗憾。
切中了大多数80、90后的情感需求,顺带把90年代所有记忆重温一遍。
细数里面的大量年代元素。
游戏机,流行音乐,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拮据但有人情味的家庭,一切的一切都与长大之后苦闷形成鲜明对比。


开心麻花这部片,是一个对90年代反刍倾向的集大成者。
再之后,随着80、90后成为消费主流,这种怀旧为主的90年代叙事,开始登堂入室。
正如木心那首《从前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90年代的滤镜,是对当下快节奏生活的不满与疲惫,想回到90年代躲进自己的舒适安全区里。
怀旧,是当下影视创作中,90年代的一个突出重要作用。
青春片的童年滤镜不必多谈。
年代戏也开始在90年代里重现奋斗和机遇,比如经商挣钱,比如创业,比如抓住机会,改变命运,甚至成为了一个昂扬的风云年代。
比如《鸡毛飞上天》《大江大河》《启航:当风起时》《人世间》《山海情》《风吹半夏》《繁花》……
90年代作为一个时代背景,被成功纳入到当下创作者的设定集里。
遍地是机遇,是生活变好的开始。
但还不止。
1994年的《我爱我家》里有一段相声贯口,展现了90年代的社会另一面。
贾小凡(赵明明 饰)介绍她的论文备选题目,她想写第三者插足。
老爷子不许,问她还有没有别的可选,她说:
有啊,比如说有,吸毒、贩毒;卖淫、嫖娼;贪污腐化,行贿受贿;人工流产大家谈,少女失身面面观;性变态、同性恋,小蜜为何傍大款;留守男士和女士,单身贵族生活圈;精神病院的精神病,少管所里的少年犯:您说我选哪个?
逼得老爷子只能说:“算了算了,你还是来第三者吧。”


这些事情,并非今天就没有了。
而是在90年代,作为一批受到观念冲击的人,感受格外强烈。
因为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所以也格外不安和茫然。
后来随着网剧题材的开播。
90年代又被发掘,成为了犯罪和社会题材的宝库。
为什么这么说?
Sir只说三个时间节点:
1996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全面禁止私人持有枪械,标志着中国开始全面禁枪。
1998年, 北京市公安局第一个在全国公安机关中,对犯罪现场提取的生物检材全部采用DNA检测技术,并开始建立现场DNA数据库,应用于刑事侦查工作。
2001年,中国开始建设天网工程,摄像头才开始在街头大量投入使用。
再加上众所周知的打工潮兴起流动人口剧增,以及下岗潮开始,国企工人大量改制失业,社会治安恶化。
这给大量的社会案件,提供了土壤,创作者也自然会发现这块土壤和空间。
得益于当时侦查技术的跛脚,大量的犯罪题材创作开始依托于90年代。
比如《白日焰火》《暴雪将至》《引爆者》《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除暴》;






网剧也没有错过,大量在剧中使用90年代的元素。
《双探》《非常目击》《再见那一天》《胆小鬼》《平原上的摩西》《他是谁》《尘封十三载》《黑土无言》《不可告人》《回来的女儿》《看不见影子的少年》《猎冰》……
一方面,这样的罪案,很多放在当下背景下,是很难呈现的。
而这些作品中,还有一个明显的倾向是,以罪案为线索,打捞起一批人的命运。
《漫长的季节》。
故事背景里,国企改制,工人下岗,社会治安恶化。
有一场戏很90年代,警察在工厂查案,结果一出来,警车上的备胎被偷了。
因为没有摄像头这种东西,保安科的人根本毫无头绪,只能无能狂怒。


后来是被王响从厂里喜欢偷摸的小青年手上弄了回来。
而小青年偷摸的原因很简单:
厂子效益不好,他没法接父亲的班,就成了无业青年。
三两句话,勾勒出90年代国企江河日下的局面。
同样,刑警队长马德胜曾经问过同事DNA技术,当时还把这个念成了“蛋”。
回答是还没有普及,做的成本高。




对应的就是警方办案技术还比较原始,如果当时就有DNA数据库,那么可能很快就能判断死者身份,也不会有后边的很多故事。
可这种用剧情编织的年代感,只是少数。
大量的创作者,依然还局限于服化道的营造,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猎奇化,刻板化的设计,甚至大多沿用了同一个设定。
比如某一个时间点出现的元素,就一股脑怼上去。
以至于经常被抓出年代穿帮的bug,比如《他是谁》,比如《猎冰》。




对于国产影视创作者来说,90年代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背景板。
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罪案,可以扔到90年代。
现实中无法相遇的阶层,也可以扔到90年代。
甚至那些现实中没法打败的困境,迈过的坎,依然可以让观众回到90年代:
那时候大家都还小,无忧无虑,没有生活的烦恼。
90年代之于创作者,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躲避。
一个宽容发挥的空间,装下现实的哀伤。
可,如果回到90年代,当时的人对于即将到来的新世纪。
也曾充满着无限期冀。
B站上有一个1995年在街头采访路人的视频,数百万的播放量。
记者问到当时人对于21世纪的畅想。
有说吃喝玩乐变得更好。
有说走向世界,成为一流国家。
也有说达到彼时欧美日本的水准。




这表情,这神态。
一切都曾经满怀希望。
哪有一点想躲回去的模样。


1条评分金币+36
huozm32831 金币 +36 - 10-1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在线smen
京师四门提督神爷

UID: 309051

精华: 39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386156
金币
900
道行
12540
原创
906
奖券
1369
斑龄
0
道券
1231
获奖
0
座驾
C200L
设备
 摄影级
高级认证
在线时间: 2603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7
最后登录: 2024-11-2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0-10
新导演没有 老导演太土
1条评分金币+4
huozm32831 金币 +4 - 10-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03135
金币
1096180
道行
1951
原创
2163
奖券
2124
斑龄
28
道券
5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478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11-2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0-10
  90年代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确实在近年来成为了国产剧中的热门背景,被不少创作者视为“流量密码”。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多元化,为影视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繁花》、《猎冰》等作品的爆火,以及冯小刚、张艺谋等知名导演对90年代题材的关注,都反映了这一点。

  《繁花》作为一部改编自上海作家金宇澄同名小说的电视剧,由王家卫执导,其独特的“电影质感”和“繁花式美学”吸引了大量观众。该剧不仅在腾讯视频站内热度飙升,成为爆款,而且在豆瓣上获得了8.2的高分,显示了其广泛的受欢迎程度。《繁花》的热播也带动了一系列相关效应,如电商平台上“排骨年糕”的搜索量上涨,以及原著书籍在当当网的畅销榜上排名上升,显示了其社会影响力。

  同时,90年代的题材也被用于探讨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法制建设、社会变革等。例如,《被告山杠爷》通过一个偏远山村的故事,展现了改革开放后国家法制建设的进程和社会矛盾。这种类型的影视作品,不仅提供了怀旧的情感体验,也促使观众思考更广泛的社会议题。

  冯小刚作为90年代中国商业片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如《甲方乙方》等,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呈现了都市平民的生活,成为了当时社会的缩影。这些作品的成功,不仅在于它们的娱乐性,也在于它们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映。

  总的来说,90年代作为一个充满变革和机遇的时期,为国产剧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土壤。无论是作为怀旧的情感寄托,还是作为探讨社会现实的背景,90年代的题材都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价值和吸引力。

  90年代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充满怀旧色彩的时期。在那个新旧交替的年代,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日益多元化,同时也伴随着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这一时期的影视作品,往往能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国产剧中,90年代常常被描绘成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既有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繁荣,也有着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和冲突。这一时期的影视作品,往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

  《我爱我家》、《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经典作品,以其贴近生活的剧情和人物塑造,成为了90年代的标志性记忆。而近年来,随着怀旧风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开始回望90年代,试图通过再现那个时代的风貌,唤起观众的共鸣。

  然而,正如你提到的,《迎风的青春》等一些作品在还原90年代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偏差。这可能是因为创作者对于那个时代的理解存在局限,或者是出于艺术表现的需要,对某些细节进行了夸张或美化。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对于90年代的猎奇化和刻板化倾向。

  90年代的中国社会是多元和复杂的,它既有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也有着人们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的探索和迷茫。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影视作品来说,如何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真实、立体地展现那个时代的面貌,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总的来说,90年代的怀旧风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于那个时代的复杂情感。在回顾过去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多元的视角,去理解和评价那个时代的影视作品,以及它们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1条评分金币+16
huozm32831 金币 +16 - 10-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