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黄咸肉粽与黄米甜粽
蛋黄咸肉粽
这是一种较受中青年人和孩子欢迎的粽子。其制作过程如下:
食材准备:需要猪瘦肉、咸蛋黄、圆粒糯米、粽子叶等,同时准备腌料盐、白糖、生抽、料酒、葱、姜等。将猪瘦肉切成板栗大小的块状,例如腌制300克猪瘦肉,可加6克盐、2克白糖、1汤匙料酒、1汤匙生抽、5片生姜、一份小葱结,反复抓捏两分钟,盖上保鲜膜,放冰箱冷藏腌制一夜,腌制猪肉的咸度要比平时进食口感咸一些。
糯米处理:糯米不需要提前浸泡,圆粒糯米比长粒糯米在粘糯程度上更好,将糯米淘洗两三遍直接使用即可,这样能保证其糍实粘糯的口感1。
粽子叶处理:鲜粽子叶两面刷洗干净后,投入烧沸的热水中,按压到水面以下(如果叶子较多,上面可压一碗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的温度焖3 - 5个小时。烫好的粽子叶从锅中取出时,用一些取一些,防止干掉,包之前将叶根全部剪掉,可以多张摞一起剪。使用粗的白色棉线做捆绳,将一大圈棉线从中间剪一刀,拉开后的长度正好可将粽子缠绕3 - 4圈。
包制过程:将鲜粽子叶两个一起,叶尖对叶根摞起来,将一头的三分之一向内侧卷起来成筒,放到手掌心上,五指拢住;放入一半糯米,再放入腌好的猪肉块、咸鸭蛋黄,接着放入另一半糯米盖住猪肉和蛋黄,用手将米按紧实;然后将筒外的粽子叶折叠过来拉紧,盖住筒里的糯米,并将多余的粽子叶小尾巴折向大拇指方向,用大拇指压住;最后取线绳将粽子捆起来,包好的粽子为四角粽。
煮制过程:将包好的粽子码入大锅中,添水没过粽子,盖上锅盖,开大火烧沸,烧沸三五分钟后,盖锅盖转文火慢煮,中间缺水加沸水,视粽子大小,文火煮3 - 5个小时关火,盖着锅盖焖到不烫手再取出食用。
黄米甜粽
这是较受老人喜爱的传统甜粽子。
食材准备:主要食材为大黄米,大黄米颜色发白,米粒比小米粒大一圈。很多人对大黄米和小米区分不清,要注意辨别。还需要粽子叶等1。
大黄米处理:最好的吃法是单一包大黄米,不加任何东西,煮熟后蘸白糖,这就需要把米彻底泡透,在包粽子的前一天晚上把它淘洗好泡起来,次日使用时,大黄米要达到用手指一碾就成粉末状才可。
粽子叶处理:同蛋黄咸肉粽的粽子叶处理方法,先刷洗干净,再用热水焖泡等操作。
包制过程:相对简单,将泡好的大黄米包入处理好的粽子叶中即可。例如可以像包蛋黄咸肉粽那样,将鲜粽子叶两个一起,叶尖对叶根摞起来,将一头的三分之一向内侧卷起来成筒,放到手掌心上,放入大黄米,然后将筒外的粽子叶折叠过来拉紧,盖住筒里的米,并将多余的粽子叶小尾巴折向大拇指方向,用大拇指压住,最后取线绳将粽子捆起来1。
煮制过程:与蛋黄咸肉粽相同,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添水没过,大火烧沸后转文火慢煮数小时,焖至不烫手取出,黄米粽子煮熟后蘸白糖食用,口感粘糯软烂。
选择这两种粽子的原因
口味差异迎合不同年龄层
年轻人和孩子:蛋黄咸肉粽口味丰富,有咸蛋黄的咸香和猪肉的肉香,这种咸香的口味比较符合他们的喜好。
老人:老人更多喜欢甜粽子,黄米甜粽传统且口感软糯,蘸上白糖后味道香甜,适合老人的口味偏好。
营养方面的兼顾
蛋黄咸肉粽:含有蛋白质(来自猪肉和咸蛋黄)、碳水化合物(糯米)等营养成分,可以为孩子和中青年提供能量和营养。
黄米甜粽:大黄米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族等,对于老人补充营养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