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打呼噜是有危害的,具体如下:
一、对自身健康的危害
睡眠质量下降
打呼噜往往伴随着呼吸暂停或通气不足,这会导致睡眠结构紊乱。患者虽然可能处于睡眠状态,但频繁的呼吸暂停会使大脑和身体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从而频繁觉醒,导致浅睡眠增多,深睡眠减少,影响整体的睡眠质量。
心血管系统问题
血压异常:打呼噜引起的呼吸暂停会导致体内血氧饱和度下降,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长期的血压波动会增加高血压病的发病风险,并且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会使血压更难以控制。
心律失常:呼吸暂停造成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会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如早搏、房颤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脏骤停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冠心病风险增加:低氧环境会促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脂质沉积在血管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从而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几率。
呼吸系统疾病
打呼噜时的气道阻塞情况如果长期存在,会导致肺通气功能下降。可能会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并且会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如加重哮喘患者的喘息、咳嗽等症状。
脑血管疾病
打呼噜引起的低氧血症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在脑血管内形成血栓。同时,低氧还会导致脑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失调,增加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内分泌系统紊乱
打呼噜可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此外,还可能影响甲状腺、性激素等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导致内分泌失调。
二、对他人的影响
影响同寝者睡眠质量
打呼噜声音较大时,会干扰同寝室或同床伴侣的睡眠,导致他们出现睡眠不足、白天疲劳、烦躁不安等情况。
如果经常打呼噜,应该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减少可能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