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食糯”习俗及推荐食材
大寒节气的特点及传统习俗
大寒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古人称之为“寒气逆极”。在这个时节,自然界寒气袭人,最易损伤心肾阳气。因此,大寒节气养生应着眼于“藏”,即不过分消耗体内的能量,保持身体的温暖和能量的储备。
大寒节气的时间
2025年1月20日为大寒日,此时节,天寒地坼,朔风裹着冷意呼啸而来,河流湖泊多被坚冰覆盖,暗藏的生机在冰霜里萌芽。
传统习俗
食糯:大寒当天,自古有“食糯”的习俗,也就是糯米做的食物。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和消寒糕。
扫尘:各家各户都会进行扫尘活动,寓意除旧迎新,为新的一年带来好运和吉祥。
“大寒吃3宝,丢掉老棉袄”中的“3宝”
糯米
糯米性温、味甘,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暖和,利于驱寒,还有补中益气、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
山药
山药可以做成山药粥或山药炒木耳,也可以配合温热滋补的羊肉炖汤,起到温补脾肾的作用。
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
配上核桃仁、芡实、花生等食物起到益肾填精、健脾开胃的作用。
推荐的膳食方案
八宝饭
将糯米蒸熟,拌以糖、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可。八宝饭色彩缤纷,味道甜美,象征着甜蜜、喜庆和吉祥,是节日和待客的佳品。
消寒糕
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以糯米为主料,加入核桃仁、红枣、桂圆肉等。旧时,老百姓大寒这天吃消寒糕,既有驱散寒冷之意,还有“年高”之意,讨个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一九一只鸡”食俗
在南京,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家庭所推崇,熬上一锅鲜香美味的鸡汤,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暖乎乎地喝下肚,一身的寒气被驱赶殆尽。
注意事项
在大寒时节,自然界的阳气正处于从冬季的闭藏过渡到春季的升发中,人们的饮食也应顺应这一变化,饮食要既能抵抗严寒,又要渐次减少进补量。
日常可以选择一些温补类食物,如糯米、板栗、羊肉等,还可选一些平补类的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银耳等,可促进体内阳气的升发。
通过合理搭配这些食材,不仅可以有效抵御严寒,还能为身体补充所需的营养,迎接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