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8岁女孩身患白血病,自己安排后事
17年前,即2005年,四川省一名8岁的女孩佘艳(音译)身患白血病,为了不拖累养父佘仕友,自己在病历本上写下“自愿放弃治疗”,并请求养父带她回家。佘艳的养父佘仕友为了筹集巨额医疗费用,几乎倾尽所有,甚至考虑卖掉自己的房子,但由于房子年久失修,无人愿意购买。
佘艳的坚强与懂事
佘艳是一个被遗弃的女婴,被佘仕友在草丛中发现后收养。尽管生活清贫,但父女俩的生活简单而快乐。佘艳从小就非常懂事,5岁时就能帮助佘仕友做家务、煮饭,并且每天晚上会给辛苦工作的养父按摩肩膀、唱歌。
社会关注与捐款
佘艳的遭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媒体的报道使得捐款接踵而至。然而,由于医疗费用高昂,这些捐款远远不足以支付全部治疗费用。最终,佘艳未能战胜病魔,离开了人世。遵照她的遗愿,剩余的捐款被捐赠给了慈善机构,帮助了7个同样患有白血病的贫困儿童。
对社会的影响
佘艳的故事不仅感动了无数人,还推动了成都市建立少儿医保制度。2005年8月,成都市正式实施少儿住院医疗互助金制度,将中小学生、婴幼儿纳入参保范围,成为继上海、北京后全国第三个开展该项工作的城市。这一制度的实施,填补了当时学生儿童医疗保障的空白,极大地改善了成都市少年儿童的医疗保障状况。
结语
佘艳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生命、爱和社会责任感的真实案例。她的坚强和懂事,以及她对养父的无私爱心,深深地打动了社会大众。同时,她的故事也促使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贫困家庭的重病儿童,推动了医疗保障制度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