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4
在人类发展的漫漫长河中,面对困境与迷茫,人们常常渴望救世主降临,带来转机与希望。
然而,如果一定要讲救世主的话,那么符合和代表客观规律的文化就是救世主。这个,就是你们的救世主。如果你根本就没打算自己站起来,老天爷来了都没用。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便是文化发挥“救世主”力量的典范。中世纪的欧洲,被宗教神学的阴霾笼罩,思想禁锢、社会僵化,民众在蒙昧与困苦中挣扎。但随着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一众文化巨匠的涌现,人文主义思潮如春风化雨般润泽大地。
他们的作品,无论是诗歌、绘画还是戏剧,都强调人的价值、尊严与力量,打破了对神权的绝对尊崇,让民众开始重新审视自我与世界。这种符合人性解放、社会发展规律的文化浪潮,唤醒了欧洲人内心深处的创造力与进取精神。
人们不再被动等待神的救赎,而是主动探索科学、发展艺术、变革政治,为欧洲走出黑暗中世纪、迈向近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彼时,文化成为驱散愚昧、打破禁锢的关键力量,宛如救世主,重塑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命运轨迹。

中国航天事业的腾飞深刻彰显了文化“救局”之力。曾经,在国际航天领域,西方国家凭借技术优势筑起高墙,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面对这一困境,中国航天人没有坐等援助,而是依托深厚的家国情怀、坚韧不拔的奋斗文化迎难而上。
从“两弹一星”元勋们隐姓埋名、扎根大漠,到新一代航天人接续拼搏、勇于创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的载人航天精神熠熠生辉。这种文化基因,驱使航天人遵循科学探索规律,攻克无数技术难关,从“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从“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到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一步步实现我国航天事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在这里,符合科技发展规律、承载民族精神的航天文化,就是中国航天突破困境、傲立世界的 “救世主”,它让中国在浩瀚宇宙镌刻下属于自己的辉煌印记。
反之,在一些地区,贫困现象长期存在,虽有外界援助不断输入,却成效不佳。究其根源,部分贫困群众陷入“等靠要”思想泥沼,缺乏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未形成积极向上的奋斗文化。
一些地方过度依赖物质帮扶,忽视了文化教育、观念引导,导致民众脱贫意愿不强,即便有政策扶持、资金援助,也难以真正斩断穷根。这警示我们,若自身没有觉醒、不愿奋起,即便外部资源如“老天爷”般慷慨,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摆脱困境终究是一纸空谈。
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国都在寻求发展与突破之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我们应深刻认识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融合时代精神、科技创新理念的当代中国文化,蕴含着无尽潜力。
它是我们在经济、科技、社会等各领域攻坚克难的底气所在,是凝聚民族向心力、激发奋进力量的核心要素。唯有全民珍视、传承、弘扬这一文化,以文化自觉武装头脑,凭借自身努力顺应发展规律,我们才能真正驾驭时代浪潮,向着光明未来全速启航。让符合客观规律的文化成为我们的信仰与依靠,在它的引领下,我们定能跨越重重险阻,书写民族崛起的壮丽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