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防”助“人防”,构筑立体化防灭火体系
新机制:三级网络与村规民约
各地为提前预防森林草原火灾风险、消除隐患,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构建了覆盖市 - 县 - 乡 - 村 - 组的三级网络,实现了实时传导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动态调度网格员,让森林防灭火工作更加精细化。如在广西桂林龙胜县广南村,村民、护林员和消防应急队队员围坐在火塘边进行讨论,将“不许在林地、荒地用火”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基层民众的参与,从源头减少火灾隐患。
新装备:无人机拓展空中防灭火能力
福建应用情况
三明永安市:3月25日,在三明市技工学院实训场的森林火灾演练中,当火势较大、水源补给不足时,无人机携带水袋升空支援,很快控制了火情。这款消防灭火无人机可满载飞行15分钟,最大载重50公斤,具备携带水袋、投掷灭火弹、投送物资等功能。其搭载的30倍变焦相机能侦察火场情况,为指挥救灾提供帮助。永安市探索县级森林消防队伍建设,依托相关企业组建了防灭一体化及现代化的一专多能县级森林消防队伍。通过无人机空中巡查、喊话宣传,能及时掌握火警动态,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显著提升了防灭火能力和效率。
宁化县:宁化县部署了20台无人机自动巡飞机场,覆盖了全县95%的面积。每天两次巡护中,无人机能第一时间监测到火源热点,并将坐标信息推送给乡镇网格员和主要负责人,极大提高了火情核实和处置的效率。与传统人工巡山相比,无人机巡护效率提升了20倍,巡查时间更短、覆盖范围更广,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在此期间,无人机高频次巡检发现了223处野外未报备用火,并及时制止,成功杜绝了森林火灾的发生。
广西应用情况
近年来,广西采用了一系列低空飞行器协助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通过无人机喊话、发传单等方式加强宣传教育,还使用无人机、直升机进行森林巡护、洒水灭火。通过整合社会力量,不断壮大空中灭火能力,有力加强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信息化系统:广西的实践与成效
走进广西应急指挥大厅,其森林防灭火信息化系统将全区火情监测点、实时监控画面、野外用火报备、风险隐患、救火队伍分布及物资装备等信息直观呈现。该系统利用历年的火险监测、地理信息、指挥通信等数据,采取综合集成技术,横向连接林业、气象等业务数据,纵向贯通自治区市县乡镇5级护林员,既能满足防火管理,又能支撑战时灭火作战。系统可以为扑火指挥提供辅助决策,能将直升机和无人机侦察的火场信息、视频监控的信息、地面人员手机拍摄的信息汇总在一张图上,专业指挥员可据此快速做出扑火方案,采取扑火行动,提高了扑火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系统还能智能分析,调集最近的队伍和物资装备。近年来,广西不断提升森林防灭火信息化水平,升级全区森林防灭火信息系统,建立起二维、三维合一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了火场蔓延模拟、扑火队伍行军路径选择、排兵布阵标绘共享等功能,为扑火力量调度、指令下达提供了信息化支撑。数据显示,五年来,广西森林火灾起数从2018年的574起下降至2024年的15起,下降97%,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地区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