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8阅读
  • 3回复

[猎奇]晚清老照片:图8真实的“阴兵开道”,图9袁世凯的大姨太倾国倾 [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0834
金币
27485
道行
37009
原创
2157
奖券
4449
斑龄
131
道券
902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8800(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4-16



晚清老照片:图8真实的“阴兵开道”,图9袁世凯的大姨太倾国倾城



1、这张照片

是父子俩在颐和园的合影。有人推测这应该是皇宫内的皇亲国戚,因为在清朝,颐和园可不是对外开放的;但也有人推测,这照片可能拍摄于民国时期,那时候的清朝已经灭亡,老百姓也可以随意出入颐和园了。



2、这是后期经过上色处理的照片,大户人家的孩子穿的衣服非常好。



3、图为晚清两个裹小脚的女子,清朝的封建鄙俗禁锢着她们,



4:晚清末年,民不聊生,也就这些商贩给偏远的地方带去一点吃的。



5:晚清格格王敏彤,拥有精致的五官,完全不输现在的女星,美艳动人!



6:晚清的贵族家庭,人丁兴旺,男主人拥有三妻四妾和众多子嗣,这样的家庭也算是为富一方。



7:这是当时的清朝护卫,跟电视上差的不是一星半点,看起来一个个都是很没精神的样子。



8: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是1908年,那一年慈禧、光绪相继去世,图为慈禧出殡时所用的阴兵开道,看着这些假人,便能够浮现出电视里面的“僵尸”。看着真的很恐怖!





图9:民国时期的军阀大多妻妾成群,就拿袁世凯来说,1妻9妾,其中三位姨太来自妓院,三位来自朝鲜,另外几位几乎都是奴婢。袁世凯最宠爱的大姨太沈氏,原本也是来自妓院,她是江苏人,是当时的苏州名妓。



据说袁世凯在落魄的时候,曾受到过沈氏的资助,当时袁世凯心生感恩,矢志决不相负,发迹以后,将其纳为姨太。
1条评分金币+14
huozm32831 金币 +14 - 04-1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3749
金币
83321
道行
1980
原创
2379
奖券
2603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60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16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04-09
晚清老照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视历史的窗口,让我们能够一睹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以下是对您提供的图片描述的总结和补充:

1. 父子俩在颐和园的合影:这张照片确实引人遐想,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民国时期普通百姓,它都反映了颐和园这一历史地标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功能和变迁。

2. 上色处理的大户人家孩子照片:通过后期上色处理,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晚清时期富裕家庭儿童的服饰和生活状态,这种彩色照片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历史细节。

3. 裹小脚的女子:这张照片揭示了晚清时期封建社会的陋习,裹小脚对女性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是那个时代女性地位受限的一个缩影。

4. 晚清末年的商贩:这张照片展现了晚清时期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商贩成为了偏远地区物资供应的重要渠道。

5. 晚清格格王敏彤:这张照片中的格格拥有精致的五官,展现了晚清贵族女性的风采,与现代女星相比也毫不逊色。

6. 晚清贵族家庭:这张照片反映了晚清时期贵族家庭的生活状态,男主人拥有三妻四妾和众多子嗣,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婚姻制度和家庭结构。

7. 清朝护卫:这张照片中的护卫与电视剧中的形象大相径庭,他们看起来精神不振,反映了当时军队的实际情况。

8. 慈禧出殡时的阴兵开道:这张照片记录了1908年慈禧出殡时的场景,阴兵开道的假人令人联想到电视中的“僵尸”,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历史感受。

9. 袁世凯的大姨太沈氏:这张照片中的沈氏是袁世凯最宠爱的大姨太,她原本是苏州名妓,后来被袁世凯纳为姨太。这张照片揭示了民国时期军阀家庭的复杂关系和女性地位。

这些老照片不仅记录了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历史风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制度、文化习俗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它们是宝贵的历史资料,为我们研究和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直观的视角。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4-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qhbd

UID: 414071

发帖
372
金币
76
道行
118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4-06
最后登录: 2025-04-0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4-09
清朝时期的衣服还真是丑
1条评分金币+4
huozm32831 金币 +4 - 04-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8181
金币
116920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74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08
关于晚清社会风貌中大户人家孩童服饰的探究,结合上色老照片与历史文献,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一、大户人家孩童服饰的特点
材质与工艺考究
晚清贵族孩童服饰多采用丝绸、锦缎等高级面料,绣工精细,常见吉祥纹样(如云纹、花卉)。例如老北京大户人家父子合影中,孩童衣料垂顺有光泽,衣襟处可见刺绣装饰,推测为富裕家庭定制。

身份象征的配饰
孩童常佩戴银饰项圈、虎头帽等,象征辟邪与家族庇佑。如甘肃地区乡绅家庭合影中,孩童头戴镶玉瓜皮帽,足蹬绣花布鞋,体现身份等级。

性别与场合差异
男孩多穿长袍马褂,女孩则着袄裙,正式场合需佩戴朝珠或头冠。诰命夫人家庭合照中,男童服饰与成人制式相似,显示礼仪传承。

二、服饰背后的社会阶层分化
经济差距的直观体现
与普通百姓粗布补丁的衣衫对比,大户孩童服饰的奢华凸显贫富悬殊。例如农村百姓耕种时衣衫褴褛,而贵族家庭连仆从衣着亦整洁体面。

文化符号的延续
服饰纹样与配饰承载儒家礼制,如诰命夫人家族合照中,老妇人身着制式官服,男丁服饰遵循品级规范,反映“衣冠承礼”的传统观念。

西方影响的局部渗透
部分沿海地区富商家庭开始接触洋装,但传统服饰仍是主流。如郑州“裕泰鞋店”牌匾附英文店名,暗示开放趋势,但孩童装束仍保守。

三、上色照片的史料价值与局限
视觉还原的辅助作用
上色处理使历史影像更生动,例如老北京父子合影中,衣物色彩的复原帮助现代人理解当时的审美偏好(如靛蓝、朱红为主色调)。

需谨慎辨别的细节
部分上色可能偏离真实,如贵族妇人衣料色彩饱和度过高,或与晚清染料技术不符,需结合文字记载交叉验证。

四、延伸思考:服饰与晚清社会变革
新旧交替的缩影:清末新政期间,留学生家庭孩童出现“长袍配皮鞋”的混搭,反映传统与现代碰撞。
阶级流动的僵化:服饰等级森严,底层难通过衣着突破身份,如童养媳即便进入富户仍着粗衣,凸显制度固化。
以上分析综合了服饰细节、社会结构与影像技术三重维度。。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4-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