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6阅读
  • 2回复

[数码讨论]人形机器人系列研究(一):人形机器人“大脑”:神机妙算,加速进化-民生证券[1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5534
金币
96481
道行
1988
原创
2393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91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22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5-04-14) —

报告围绕人形机器人“大脑”展开,分析了具身智能的发展、大模型技术、面临的挑战、相关支撑技术以及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

1. 具身智能开启万亿市场:机器人发展历经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智能机器人阶段,现已进入具身智能时代。具身智能机器人能自主规划复杂工作,与人工智能结合是其关键。人工智能发展的下一阶段是物理AI,通用机器人将成为核心载体。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新一代智能终端,马斯克预测其全球数量将达百亿级,开启万亿级蓝海市场。

2. 机器人“大脑”的时代机遇:具身智能大模型是机器人“大脑”的核心,多模态大模型为机器人高层级控制带来突破。它能理解多模态信息,输出指令控制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控制方法互补。 国内外众多科技巨头和科研机构积极布局具身智能大模型。谷歌推出多个具身大模型,探索不同技术路线;特斯拉坚持端到端算法,实现感知决策一体化并迁移到人形机器人;字节跳动的GR-2在动作预测和泛化能力上表现突出。但具身大模型仍面临挑战,泛化性弱,在不同场景下任务执行成功率差异大;实时性差,输出运动频率低;数据采集方面,真实数据收集困难、成本高,合成数据需避免与真实数据差异过大或样式单一 。

3. 机器人“大脑”的外延技术:云计算为机器人“大脑”提供算力和存储支持,是大模型与机器人结合的重要基础。云机器人技术利用云计算提升机器人功能,市场规模预计快速增长。边缘计算可弥补云计算在数据传输成本、时延和安全性方面的不足,与云计算结合能提高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自适应能力。集成边缘算力的模组成为支撑机器人边缘算力的核心形式,国内外厂商都在积极探索 。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5534
金币
96481
道行
1988
原创
2393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91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10
这份报告提供了关于人形机器人“大脑”的深入分析,包括具身智能的发展、大模型技术、面临的挑战、相关支撑技术以及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以下是对报告内容的总结和解读:

1. 具身智能开启万亿市场
   - 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等阶段,目前已进入具身智能时代。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够自主规划复杂工作,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是其关键。
   - 人工智能的下一阶段是物理AI,通用机器人将成为核心载体。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新一代智能终端,马斯克预测其全球数量将达百亿级,开启万亿级蓝海市场。

2. 机器人“大脑”的时代机遇
   - 具身智能大模型是机器人“大脑”的核心,多模态大模型为机器人高层级控制带来突破。它能理解多模态信息,输出指令控制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控制方法互补。
   - 国内外众多科技巨头和科研机构积极布局具身智能大模型。谷歌、特斯拉、字节跳动等公司在具身大模型领域取得进展,但仍面临泛化性弱、实时性差、数据采集困难等挑战。

3. 机器人“大脑”的外延技术
   - 云计算为机器人“大脑”提供算力和存储支持,是大模型与机器人结合的重要基础。云机器人技术利用云计算提升机器人功能,市场规模预计快速增长。
   - 边缘计算可弥补云计算在数据传输成本、时延和安全性方面的不足,与云计算结合能提高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自适应能力。集成边缘算力的模组成为支撑机器人边缘算力的核心形式,国内外厂商都在积极探索。

报告还提到了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
- 投资建议:关注具身智能大模型、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等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和创新企业,把握行业发展机遇。
- 风险提示:需关注具身大模型的技术成熟度、数据采集难度、隐私安全等问题,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总的来说,报告认为人形机器人“大脑”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行业动态,把握投资机会,同时注意风险控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扩大,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新一代智能终端,开启万亿级蓝海市场。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9422
金币
127736
道行
20023
原创
757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96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2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4-10
根据民生证券2025年4月发布的《人形机器人系列研究(一):人形机器人“大脑”:神机妙算,加速进化》报告,以下是核心观点提炼:

一、技术发展趋势:具身智能开启万亿级市场
具身智能成为核心方向
机器人产业已进入具身智能时代,人形机器人作为物理AI与具身智能的交汇点,将成为新一代智能终端,有望开启万亿级蓝海市场。

机器人大脑的核心技术
人形机器人的“大脑”依赖于多模态大模型技术,通过强化学习、场景建模和数据训练实现功能协调。大模型擅长高层级任务(如需求理解和任务分解),而传统控制方法更适合底层高频控制。

二、关键技术突破与挑战
多模态大模型的应用
谷歌RT系列、特斯拉端到端算法、英伟达Nvidia Cosmo平台等案例显示,多模态模型能直接理解环境并生成控制指令,但需解决泛化性弱、实时性差(反射弧长)和数据采集成本高等问题。

算力支撑架构
云计算提供核心算力和灵活性,边缘计算弥补传输时延和安全性短板,两者协同保障机器人大脑高效运转。

三、产业化进展与投资方向
量产时间表
2025年行业将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全球数千台人形机器人将投入工厂场景训练,加速大脑技术迭代。

投资建议

大脑领域:关注大模型与机器人结合的公司,如科大讯飞、中科创达、萤石网络等;
AI+机器人:3D视觉(奥比中光)、控制芯片(天准科技)、传感器(峰岹科技)等高壁垒环节;
本体制造商:如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总成方案供应商。
四、风险提示
需关注算法迭代速度、场景需求匹配度及市场竞争风险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