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与韩国机构合作开发的微型脑机接口技术是一项令人振奋的创新。这项技术通过微型化传感器略微穿透皮肤并避开毛发,更接近信号源,从而显著提高信号质量并减少噪声。以下是对这项技术的一些点评:
1. 创新性:这项技术将微针技术与可穿戴传感器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无痛、可穿戴的微针脑机接口无线传感器,具有很高的创新性。
2. 实用性:这种传感器可以轻松地在日常活动中佩戴,为脑机接口设备带来了新的潜力,有望造福残障人士。
3. 舒适性:由于传感器尺寸极小,可以轻松置于毛囊之间,与传统的凝胶或干电极相比,可能会带来更好的佩戴舒适性。
4. 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高保真神经信号采集可持续长达12小时,显示出很好的稳定性。
5. 准确性:受试者使用该设备控制增强现实视频通话时,脑机接口能够成功记录并分类神经信号,准确率达到96.4%。
6. 自由度:受试者在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可以站立、行走和奔跑,而脑机接口能够持续捕捉视觉刺激,同时给予用户完全的活动自由。
7. 合作精神:洪耀教授坚信合作的力量,感谢团队成员和合作者的贡献,并表示将继续合作提升脑机接口技术。
8. 应用前景:这项技术有望实现实用且连续的接口活动,使机器与人类融合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特别是在康复和假肢领域。
总的来说,这项微型脑机接口技术在创新性、实用性、舒适性、稳定性、准确性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有望为残障人士带来福祉,并推动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洪耀教授及其团队的合作精神也值得称赞。期待这项技术未来在康复、假肢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