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恐怖”海报事件全解析
事件概述
近日,南京地铁“恐怖”海报引发广泛关注并登上热搜。该海报贴在南京地铁3号线的隧道里,为话剧《海底两万里》的宣传海报,内容是鹦鹉螺号大副弗利波斯的面部特写。由于地铁灯光、拍摄角度以及光线反射和海报设计的特殊效果,使得乘客在列车停稳后,通过玻璃窗看到的人脸显得异常狰狞,像一张煞白的笑脸,不少网友表示被吓到,称“瞬间三魂离了七窍”。
各方回应
南京地铁
南京地铁方面迅速做出回应。4月8日表示已与广告商沟通,决定撤下该海报,并在近日完成相关工作。工作人员称此次事件是由于海报设计中的光线反射问题导致的误解,地铁运营方已对此事进行内部总结,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4月9日上午,该海报已从隧道灯箱广告牌上撤下。地铁公司还承诺将加强广告内容的审核流程,确保乘客在乘车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安全和舒适,未来会加强与广告商的合作沟通,确保广告内容符合公共安全和心理健康的规范要求。
演员顾天宇
扮演弗利波斯的演员顾天宇回应称,该角色以及话剧本身并不带有任何恐怖元素,这是一次“乌龙”事件。她很喜欢扮演弗利波斯这样特殊、非常规的角色,每场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都热情地向她反馈对于这个角色的喜爱。她还提到弗利波斯是一个没有严格性别区分的角色,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每次上台前要花15分钟遮盖自己本身浓密的眉毛,牙齿、舌头上要涂上厚厚的黑漆,带妆3小时后,黑漆牢牢地附着在嘴里,要用硬毛牙刷蘸竹炭牙膏,刷上四遍才能卸掉。
话剧官方
话剧《海底两万里》官方回应称,海报内容无恐怖元素,适合全年龄段观众观看,此次事件是由于光线反射和视觉效果导致的误解,而非海报本身的设计意图。
事件影响与反思
公众反应
此事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部分网友对海报内容感到不适,甚至将其形容为恐怖画面。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地铁3号线卡子门站内,不少乘客在看到这幅海报后纷纷拍照留念,部分乘客则表示感到害怕,甚至有人表示会绕开该站台。
设计界反思
该事件引发了设计界人士的讨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杭海认为简单来说是照片没选好,地铁里面光线又暗,户外广告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影响大,需要慎重。业内人士指出这次乌龙暴露了公共空间设计的感知漏洞,创意广告需要兼顾艺术表达与大众心理,尤其在封闭、快速通勤的地铁环境里,要平衡视觉冲击力与舒适度。有评论建议未来广告投放前,可以增加场景模拟测试,避免艺术变惊吓的尴尬。同时,也提醒广告主在创意表达时,应避免过度追求视觉冲击力,以免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此外,广告管理也要把好关,要兼顾商业利益跟公共道德之间的平衡。
类似事件回顾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南京地铁首次因广告问题引发争议。此前,地铁内曾出现过僵尸造型的恶作剧事件、一些过于夸张的广告宣传,以及歌手吴莫愁在广州地铁的广告照吓哭5岁小孩等事件,均引起了公众的不满和批评。此次事件再次提醒地铁运营方,在广告投放中需更加注重内容的适宜性和乘客的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