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父Hinton警告:有志于编程,不必读大学!
警告背景及相关观点
AI教父Hinton与诺奖得主Pissarides和英伟达CEO黄仁勋齐声预警,AI正在颠覆编程岗位,“写代码”将变成过去式。最新报告显示,美国超1/4编程职位已消失。Hinton相信未来AI会使本科大学教育,尤其是像编程这样的技术学科,几乎变得过时。他认为随着AI系统接管常规学习,学生可能需要重新思考从大学中寻求的价值,学习重点可能会从死记硬背和编程基础,转移到创造力、跨学科问题解决和前沿研究。这并非教育的终结,而是教育的彻底革新。
其他专家类似观点
Pissarides:去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劳动市场经济学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Christopher Pissarides,警告年轻一代不要过度投入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学科的学习。他表示,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开发数据等推动下一阶段的AI发展需要的技能,会变得过时,因为AI将会替代这些工作。他还补充道,“这些新IT技能的需求,本身就包含了自我毁灭的种子”。从长远来看,管理、创造性和同理心技能,这些需求仍将高居不下,因为这些技能较难被技术,特别是AI所取代,他建议将精力集中在更有价值的领域,如生物学、教育、制造业或农业等。
黄仁勋:今年年初,英伟达CEO黄仁勋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建议将精力集中在更有价值的领域,如生物学、教育、制造业或农业等。AI技术已经被证明能够处理传统上由计算机程序员执行的任务,从编写代码到执行更复杂的函数,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取代了人类的工作。
编程岗位现状
全球再就业和执行力辅导公司Challenger,Gray & Christmas表示,在2024年,由于“技术更新”导致的裁员人数超过了15,000人,这是他们有史以来记录的最高数字。华盛顿邮报的数据部门表示,过去两年中,美国超过四分之一的计算机编程工作岗位消失,这是该行业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有报道称,程序员(programmer)的职位正在被AI取代,例如谷歌1/4的新代码都由AI生成。同时,LinkedIn上一个有200个名额的实习项目,申请人数达到了43,000人,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与其他主修该学科的人竞争职位,还要与那些辅修该学科的人竞争,进一步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对这一警告的理性看待
虽然Hinton发出了这样的警告,但对于有志于编程的人来说,是否读大学不能一概而论。大学教育能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的实践机会以及广阔的社交人脉。即使在AI发展的背景下,大学中的编程课程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并且大学的科研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这与Hinton提到的未来学习重点也是相契合的。然而,如果个人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在线课程、开源项目等途径掌握编程技能,并且善于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那么不读大学而选择自学编程也可能是一条可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