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柳懿的故事非常鼓舞人心,她代表了新一代青年科研人员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和创新。以下是对她工作和愿景的总结:
1. 研究领域:王柳懿专注于移动机器人视觉-语言智能自主导航研究,旨在让机器人更像人,能够理解自然语言指令并自主导航完成任务。
2. 学术成就:作为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博士生,王柳懿已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6篇学术论文,并拥有4项授权与公开发明专利。
3. 技术挑战:她指出当前机器人多基于预编程执行任务,缺乏推理、常识判断和安全判断能力。她的研究旨在提高机器人的社会性意识、避障技能和推理判断能力。
4. 项目立项:她的项目《视觉-语言融合驱动的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关键技术研究》被列入2024年度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
5. 研究方向:该研究涵盖数据、感知、决策和实体四个方面,旨在提高机器人的泛化性、语义理解、可靠性和可解释性。
6. 未来愿景:王柳懿希望未来的机器人能具备推理、常识和安全判断能力,快速适应新环境,自然地与人交互,并广泛应用于家庭、教育、服务和公共安全等领域。
7. 科研态度:她强调科研人员需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定力,不被外界浮躁干扰,坚持对研究目标的追求,不断打磨技术。
8. 时代责任:王柳懿认为新一代青年研究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者、见证者和智能革命的创造者,应脚踏实地、以问题和应用为导向,用努力和汗水书写时代答卷。
王柳懿的故事展现了新青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感。她的研究有望推动机器人技术的进步,让机器人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期待她未来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为智能时代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