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某天,毛主席刚从外面散步回来,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孩子们争吵的声音。出于好奇,他急忙走过去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当毛主席走到某个单位的大门附近时,他听到一个小孩子喊道:“我真的是红军,快让我进去吧!”
站岗的儿童团员听后冷冷回应:“你和我年纪差不多,别再吹牛了,赶紧走开!”
毛主席听到这些话感到十分吃惊,他不敢相信一个看起来只有八九岁的小孩竟敢声称自己是红军。
见双方争执不下,毛主席急忙走上前,目光落在那个试图进入的小孩子身上。他好奇地问道:“小朋友,你说你是红军,能证明吗?”
小孩毫不犹豫地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听到这个名字后,毛主席露出了笑容,点了点头:“现在我相信了……”
那么,这个小孩子是谁?他到底说了什么名字,竟能让毛主席相信他真是红军呢?故事还得从他的身世说起……
1933年4月12日清晨,天还没有完全亮,山间传来几声枪响。急促的子弹从乌云密布的天空划过,飞向了一位中年妇女。那妇女身材瘦弱,一声惨叫后鲜血喷涌而出,踉跄着跌倒在地。
这个时候,一名七岁的小男孩手持枪支疯狂扫射敌人,同时急忙跑到母亲身旁,嘴里喊着:“妈妈!妈妈!”
小男孩拼命扶起母亲,将她藏进了山中的密林。直到远处的枪声渐渐远去,他们才稍稍放松警惕。
但由于母亲伤势过重,鲜血止不住地流,她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她从背包里取出一个小布袋,交给了男孩,布袋里装着两枚金戒指、五个银元和一支手枪。
临终时,母亲喘息着对他说:“快……快走,去找……红军,找……大舅去……报仇……”
话音未落,母亲深情地望了儿子一眼,最后一丝力气也用尽,将他推开。小男孩泪眼汪汪,不舍得离开母亲,但当他再次听到接近的枪声时,只能忍住泪水,匆匆逃离。
男孩并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大舅和红军,他只能一路奔跑,哪怕是被荆棘划伤,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找红军,找大舅!”
跑了很久后,筋疲力尽的小男孩终于遇到了曾与母亲并肩作战的廖汉生。看到廖汉生,他松了一口气,走到他面前虚弱地说道:“我要找大舅贺龙,找红军队伍,带我去……”
话还没说完,小男孩就晕倒过去。再次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一间温暖的房子里,四周弥漫着烟火气。
猛地坐起身来,小男孩转头便看到大舅贺龙已经站在床边。贺龙见他醒来,关切地问:“向轩,你怎么样了?”
小男孩一听到是大舅的声音,忍不住泪如雨下,便向贺龙哭诉母亲贺英牺牲的悲壮情景。
听着外甥的叙述,贺龙的心也沉重了,他默默地抽着烟,回忆着过去……
实际上,向轩并非贺英的亲生儿子,而是贺英和贺龙的妹妹贺满姑的孩子。1926年,贺满姑生下儿子向轩后,并没有休息太久,而是受哥哥贺龙的影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那时,贺满姑和姐姐贺英一同组织了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由于贺满姑从小习武,又常常携带双枪,加上哥哥贺龙的声誉,敌人对她充满了仇恨。
1928年5月,贺满姑带着孩子回老家时,敌人发现并跟踪,最终在一场激烈的战斗后,贺满姑因弹药用尽,且考虑到孩子的安全,被敌人俘获,三个孩子也一起被抓。
敌人把贺满姑的被捕消息发布在报纸上:“捕获湘西工农革命军妇女总队长、匪首贺龙之胞妹贺满姑。”
贺英得知消息后,立刻想方设法营救她,通过支付巨额赎金,终于将向轩等三兄妹救出,但贺满姑未能获释。
敌人为了从贺满姑口中套取情报,对她百般折磨,但贺满姑始终未曾泄露任何信息。最终,敌人把她押到刑场,凌迟处死。
贺满姑牺牲后,贺英把年幼的向轩带在身边,继续进行游击战斗。由于向轩年纪太小,贺英让他称自己为“妈妈”,并在这个过程中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这个小孩身上,而她自己却未曾再生育。
然而,贺英也未能逃脱战火的洗礼,英勇牺牲了……
贺龙回过神时,望着眼前的向轩,看到他泪眼朦胧地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布袋,递给了自己:“大舅,这是贺英妈妈给我的。”
贺龙接过布袋,看着里面大姐遗留下来的物品,眉头紧皱,久久没有说话。片刻后,他目光炯炯地看向向轩和廖汉生等人,问道:“大姐牺牲了,你们准备怎么办?还要继续革命吗?”
“继续!”廖汉生等人毫不犹豫地回答。
从小目睹生死离别、亲眼见证为解放人民而战的壮丽场面,革命的信念早已深深刻入向轩的心中。听到大舅贺龙的话,他挥舞着右手,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坚定的革命战士:“革命到底,为她们报仇!”
贺龙听后拍了拍桌子,大声说道:“好!”随后,他安排廖汉生等人重新组织游击队,而年仅七岁的向轩则被留下,加入红军,成为了一个“红小鬼”。
因为年纪小,向轩不能上战场,但他和其他小伙伴们会在空闲时间自发练习队列。一群孩子,拿着系着红布条的木枪,不时互相较量,哭了也不停歇,总是边抹眼泪边继续练习,往往把周围的大人逗得哈哈大笑。这一幕,缓解了战争带来的紧张氛围。
1935年9月,国民党反动派集中130多个团的兵力,决定对红军发起新的“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红军在贺龙等将领的带领下,踏上了长征之路。
此时,刚满9岁的向轩已经被任命为红二军团司令部通信班副班长。尽管年龄最小,但他在班里总是冲在最前面,无论是站岗放哨还是其他任务,他总是抢着做。
向轩不怕艰难困苦,甚至在长征途中,贺龙为确保他能跟上队伍,给他安排了马骑,但他总是将马留给身体较弱的战友自己坚持步行。每当队伍休息时,向轩总是卷起袖子,帮忙摘野菜、点燃火堆,甚至充当传令兵、站岗放哨,从不偷懒。
长征途中,红军在草地上误食毒菜,导致50多人牺牲。向轩不顾危险亲自试吃,并向炊事班提供无毒的野菜信息,避免了更多的伤亡。领导得知后深受感动,特意组织了野菜试吃小组。
然而,作为一个小孩,向轩偶尔也会调皮——一次,他偷吃了百姓地里的洋芋。贺龙得知后严厉批评了他,并带着他去道歉赔偿,强调红军是为人民而战,绝不该剥夺百姓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