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4阅读
  • 1回复

[数码讨论]推动算力与绿色电力融合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40
金币
733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5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2
大模型秒答专业问题、一键剪辑视频,智能网联汽车精准泊车,人形机器人分拣零件、搬运箱子……人工智能走进千行百业,给生产生活带来便利。与此同时,随着模型规模扩大和迭代速度加快,训练算力也在持续增长。特别是被称作“电老虎”的数据中心,大量服务器昼夜高速运转,带来巨大电力消耗。据相关机构预测,2024年至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年均增速将达约20%,远超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到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能耗总量将超4000亿千瓦时,若不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2030年数据中心二氧化碳排放或超2亿吨。

  把“电老虎”变为“绿巨人”,相关方面已在行动。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印发意见,要求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在8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此前印发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也提出“加强大型风光基地和算力枢纽节点协同联动”“加强数据中心智慧能源管理”。扎实落实这些举措,将有力推动算力与绿色电力融合,促进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河北张家口,凭借丰富的风光资源,打造数据中心集群,今年一季度大数据产业绿电使用量同比增长超三成,占比创下新高。海南近海海域,将数据舱放入海底构建智算中心集群,以海水作为自然冷源节约电能,每年可减少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无论是增加绿电供应,还是减少能源消耗,都将为降低数据中心的碳排放提供有力支撑。

  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算力任务可分为金融交易、驾驶导航等延迟敏感型,以及图像处理等延迟容忍型。其中,延迟容忍型的算力负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灵活调节。例如,可将计算任务从电力负荷高峰时段转移至低谷时段,助力电网削峰填谷、降低用电成本,也可将计算任务优先转移至风光资源富集区,促进绿电就近消纳,让电力系统更加清洁低碳。

  助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算力资源多集中在东部地区,能源等资源较为紧张,而西部地区则拥有全国七成以上可再生能源资源。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引导数据中心向西部资源丰富地区聚集,可以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气候、能源等方面优势,就近消纳可再生能源,还能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推动算力与绿色电力融合,还要注重安全性、经济性。一来,数据中心对于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要求很高,这对风电、光伏等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特点的新能源发电提出了挑战。二来,数据中心的电力成本往往占运营总成本一半以上,有的甚至达六七成,需要采取措施让绿电供应得既可靠又便宜。

  当前,已有一些数据中心通过技术创新,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智能微电网等方案,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降低用电成本。河北怀来县一处“风电+光伏+储能”一体化数据中心项目,通过智慧平台,能够结合天气信息和历史用电趋势,预测发用电量;借助储能系统,储存多发的风光绿电和非高峰时段的低成本电力,在用电高峰期释放。通过多措并举,绿电占年用电量的70%以上,一年能减少近8000吨碳排放、节省电费超350万元,实现了风光绿电消纳和数据中心低碳发展。

  能源行业常说一句话:“人工智能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眼下,算力与电力正形成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态势。京津冀、长三角、内蒙古等枢纽节点,青海、新疆等清洁能源丰富地区均已开展算电协同试点,围绕绿电直供、多源互补、源荷互动等进行技术探索。持续推动算力与绿色电力融合,我国数据产业、数字经济将收获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大发展。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987
金币
275183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2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21
这段内容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以及随之而来的数据中心能耗问题和解决方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日益增加,这对环境和能源供应提出了挑战。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国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实现数据中心的绿色低碳发展。

1. 政策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已经发布了相关意见,要求新建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在8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并加强大型风光基地和算力枢纽节点的协同联动,以及数据中心智慧能源管理。

2. 实现“双碳”目标:通过在风光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河北张家口和海南近海海域建设数据中心集群,利用当地的绿色电力资源,减少碳排放。

3.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通过灵活调节算力负载,将计算任务从电力负荷高峰时段转移到低谷时段,以及优先转移至风光资源富集区,促进绿电就近消纳。

4. 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引导数据中心向西部资源丰富地区聚集,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气候和能源优势,就近消纳可再生能源,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5. 安全性和经济性:数据中心对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要求很高,同时电力成本占运营总成本的一半以上。需要采取措施让绿电供应既可靠又便宜。

6. 技术创新:一些数据中心通过技术创新,如“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智能微电网等方案,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降低用电成本。

7. 算电协同试点:在京津冀、长三角、内蒙古等枢纽节点,以及青海、新疆等清洁能源丰富地区开展算电协同试点,围绕绿电直供、多源互补、源荷互动等进行技术探索。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正在推动算力与绿色电力的融合,以实现数据产业和数字经济的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和更大发展。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也有助于构建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数字经济。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