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9阅读
  • 2回复

[数码讨论]两大机器人“顶流”又撩拨市场神经?Optimus发家务视频、Figure预告“重大突破”[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987
金币
275183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2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3

《科创板日报》5月21日讯今日,特斯拉发布Optimus最新视频——该机器人在单个神经网络下,通过学习人类视频完成多项家务。

在视频中,Optimus人形机器人顺利解决了倒垃圾、撕厨房纸、操作微波炉等任务,展现出较强通用性。马斯克称,这是迄今为止最重磅的产品。

今年3月,马斯克表示Optimus已在弗里蒙特工厂的试产线上完成制造,今年将进入试生产阶段,目标生产5000台,并目标在2026年生产50000台。

披露进展的不止特斯拉,同在今日,另一人形机器人“顶流”Figure也在今日发布预告。公司CEO布雷特·阿德科克(Brett Adcock)在社交平台表示,将于明早分享最近取得的重大突破。

阿德科克透露了日后规划:2025年,Figure致力于将自主人形机器人部署到现实世界,这将大力推动机器人在人工智能、自主性、集成技术和日常执行等领域的进展。

作为海外领先的从AI模型出发解决机器人实际落地场景的公司,今年以来Figure已在上述领域取得一定进展:2月20日,Figure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控制的视觉-语言-动作(VLA)端到端具身模型Helix,可以实现人形机器人上半身的高速精确控制。3月25日,Figure更新拟人步态技术,使机器人行走速度较前代产品提升近七倍(1.2米/秒)。

此外,Figure积极推动机器人量产:3月15日,Figure宣布BotQ量产工厂,第一代产线每年可量产12000台人形机器人,未来四年将扩展至年产10万台机器人或300万个执行器的规模。

浙商证券预测,L4级机器人预计2-5年内落地,场景还是以B端为主,主要玩家为本体厂商,采用人形轮式方案居多。随着L5级具身智能的到来,C端应用落地。机器人核心能力将从理解世界做任务向理解人性作伴侣转变。

从投资层面来说,华龙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进入“技术突破-量产降本-场景渗透”的黄金周期,行业有望成为2025年核心投资主线。具体标的上,建议关注高价值量的零部件,包括丝杠、传感器、电机及减速器等,尤其关注与特斯拉等巨头有供应链合作的公司。

综合各券商研报和公开资料,以下A股公司已进入人形机器人核心供应链:

特斯拉链: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峰岹科技、五洲新春、双环传动、北特科技、恒立液压、凌云股份等。

Figure链: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绿的谐波、领益智造等。

(科创板日报 张真)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987
金币
275183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2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22
  特斯拉最近发布了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最新视频,展示了该机器人在单个神经网络下通过学习人类视频完成多项家务任务的能力。在视频中,Optimus成功执行了倒垃圾、撕厨房纸、操作微波炉等任务,显示出较强的通用性。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这是迄今为止最重磅的产品。

  今年3月,马斯克透露Optimus已在弗里蒙特工厂的试产线上完成制造,并计划今年进入试生产阶段,目标生产5000台,2026年目标生产50000台。

  与此同时,另一家领先的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也发布了预告,并由其CEO布雷特·阿德科克(Brett Adcock)宣布将于明早分享最近取得的重大突破。阿德科克透露了公司2025年的规划,致力于将自主人形机器人部署到现实世界,推动机器人在人工智能、自主性、集成技术和日常执行等领域的进展。

  Figure公司今年以来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月20日,Figure发布了通用人形机器人控制的视觉-语言-动作(VLA)端到端具身模型Helix,实现了人形机器人上半身的高速精确控制。3月25日,Figure更新了拟人步态技术,使机器人行走速度较前代产品提升了近七倍(1.2米/秒)。

  此外,Figure积极推动机器人量产。3月15日,Figure宣布BotQ量产工厂,第一代产线每年可量产12000台人形机器人,未来四年将扩展至年产10万台机器人或300万个执行器的规模。

  浙商证券预测,L4级机器人预计在2-5年内落地,场景以B端为主,主要玩家为本体厂商,采用人形轮式方案居多。随着L5级具身智能的到来,C端应用也将落地,机器人核心能力将从理解世界做任务向理解人性作伴侣转变。

  华龙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进入“技术突破-量产降本-场景渗透”的黄金周期,行业有望成为2025年核心投资主线。建议关注高价值量的零部件,包括丝杠、传感器、电机及减速器等,尤其关注与特斯拉等巨头有供应链合作的公司。

  综合各券商研报和公开资料,以下A股公司已进入人形机器人核心供应链:

  特斯拉链: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峰岹科技、五洲新春、双环传动、北特科技、恒立液压、凌云股份等。

  Figure链: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绿的谐波、领益智造等。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367
金币
265038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5-22
人形机器人市场突破性进展研究备忘录
主题分解:两大机器人顶流(Optimus/Figure)技术突破与市场影响

1. 核心技术突破:端到端AI模型与自主学习能力
定义:通过跨模态(视觉-语言-动作)AI模型实现机器人自主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
关键进展:

Figure推出Helix模型(VLA端到端控制),实现上半身精准操作(如抓取物品),步行速度达1.2米/秒(较前代提升7倍)。
Optimus基于单一神经网络学习人类视频,完成扫地、炒菜等家务,并首次展示动态抓取(接网球)能力。
争议点:
技术成熟度:模仿人类动作是否足以应对突发场景?部分专家认为仍需强化环境感知与决策能力。
数据依赖:依赖人类视频训练的泛化能力存在局限(如第三人称视角尚未覆盖)。
2. 量产竞赛与商业化路径
定义:头部企业加速工厂建设与产能规划,争夺B端/C端市场先发优势。
核心数据:

Figure:首条产线年产能1.2万台(2025),计划4年内扩至10万台/年。
Optimus:2025年试产目标5000台,2026年目标5万台。
行业预测:花旗预计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2050年达7万亿美元,L4级机器人2-5年内落地(B端为主)。
争议点:
市场需求匹配度:B端场景(工厂/物流)仍是短期重点,但C端需求(家庭服务)可能被高估。
成本瓶颈:Optimus单台成本预估仍超10万美元,需通过规模化降本。
3. 产业链联动:算力与硬件迭代
定义:机器人技术进步依赖算力升级与关键硬件(如DRAM芯片)供应。
关键动向:

算力需求:之江实验室布局太空计算系统(2027年部署100颗卫星),解决AI算力瓶颈。
内存价格:DDR4现货价涨幅超DDR5(TrendForce预测2025Q2价差缩小),可能推高机器人控制模块成本。
产业链案例:
英伟达推出Jetson Thor机器人计算平台(2025年上市),提供分散式生态系统支持。
4. 政策催化:中国区域产业规划
定义:地方政府通过机构改革与资金扶持加速机器人产业集聚。
深圳案例:

成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署,发布《AI龙岗三年计划》(重点支持具身智能、量产落地)。
目标:2025-2027年建成“机器人友好示范城区”,吸引Figure等企业投资。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