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炎食物的定义及危害
定义或解释:促炎食物一般是指会促进、引发炎症的食物。摄入过多促炎食物会使心力衰竭的生物标志物水平升高,慢性炎症刺激还可能引起免疫紊乱,导致炎症因子侵入血管内壁,造成血管壁破损、僵硬或阻塞,甚至可能引发癌症。
关键事实、趋势或最新发展:我国学者在国际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发表研究发现,促炎食物吃得越多,心力衰竭的生物标志物水平就越高。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曾表示,世界上1/6的癌症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导致。
重大争论或不同观点:目前对于促炎食物的定义和范围基本达成共识,但对于某些食物具体的促炎程度可能存在一定争议。
数据与例子: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研究中,分析了1999 - 2004年全国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中的10766位参与者数据,发现膳食炎症指数升高,与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NT - proBNP水平的增加显著相关。
(二)四类典型促炎食物
定义或解释:包括高糖及精制碳水食物、高脂食物、油炸食物、红肉及加工肉制品。这些食物因其自身的成分特点,容易在体内引发或加重炎症反应。
关键事实、趋势或最新发展:高糖食物可通过扰乱肠道菌群环境诱发慢性炎症;油炸食物用的反复煎炸过的油含大量饱和脂肪酸,且高温油炸会生成反式脂肪酸。
重大争论或不同观点:对于红肉的摄入标准可能存在不同观点,一些人认为可以适当多吃,而专家建议每人每天控制在不超过一个手掌大小的量。
(三)促炎食物的具体种类
定义或解释:高糖及精制碳水食物如甜饮料、甜面包、蛋糕、高糖酸奶、糯米团、油条、油饼、炸糕等;高脂食物如蛋黄派、珍珠奶茶、炸薯条、薯片、糕点、冰淇淋、饼干等;油炸食物如各类油炸食品;红肉及加工肉制品如腊肠、热狗、火腿、培根等。
关键事实、趋势或最新发展: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市场上加工食品增多,其中很多都属于促炎食物,消费者需要更加注意辨别。
(四)抗炎食物及饮食建议
定义或解释:抗炎食物是指含有较多对抗慢性炎症成分的食物。饮食建议包括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摄入方面选择合适的食物,并控制各类营养素的摄入量。
关键事实、趋势或最新发展:研究发现三文鱼、金枪鱼和沙丁鱼等鱼类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对抗炎症;蔬果生吃抗炎效果更好,但胃不好的人急火快炒也有不错的抗炎效果。
重大争论或不同观点:对于某些食物的抗炎效果可能存在不同的研究结论,例如不同种类的茶在抗炎方面的具体作用可能有争议。
数据与例子:脂肪摄入量不宜超过膳食总量的30%。
(五)综合控炎措施
定义或解释:控制慢性炎症不仅要注意饮食,还需要积极锻炼,远离杀虫剂、有机溶剂等环境,及时治疗急性感染等,多种措施形成合力,将控炎效果最大化。
关键事实、趋势或最新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综合措施对于控制炎症的重要性,单纯依靠饮食调整可能无法达到最佳效果。
重大争论或不同观点:对于各项措施的重要性排序可能存在不同观点,有些人更强调饮食的作用,而有些人则认为锻炼等其他因素同样关键。
促炎食物会促进、引发炎症,摄入过多与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水平升高相关,还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四类典型促炎食物为高糖及精制碳水食物、高脂食物、油炸食物、红肉及加工肉制品。
常见促炎食物有甜饮料、蛋糕、蛋黄派、炸薯条、腊肠等,日常应尽量少吃。
存在一些抗炎食物,如三文鱼、全谷物等,在三大营养素摄入方面有相应的抗炎选择建议。
控制慢性炎症需综合饮食、锻炼、环境等多方面措施,形成合力以达到最佳控炎效果。
(一)果蔬类抗炎食物
定义或解释:富含各类维生素、矿物质、类胡萝卜素、多酚等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成分的水果和蔬菜。
关键事实、趋势或最新发展:南昌大学食品学院研究指出,西红柿中的叶黄素、番茄红素和番茄提取物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发挥抗氧化作用,并通过抑制NF - 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浆果类如树莓、蓝莓、草莓等也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
重大争论或不同观点:目前对于不同果蔬抗炎效果的对比可能存在一定争论,不同研究因样本、方法等差异,结果可能有所不同。
(二)坚果与豆类抗炎食物
定义或解释:坚果含有有益的脂肪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豆类富含植物蛋白、膳食纤维等,它们具有降低炎症标志物水平的作用。
关键事实、趋势或最新发展:一项涉及708名参与者的研究发现,经常食用核桃可以显著降低六种炎症标志物,从而降低患心脏
重大争论或不同观点:对于坚果的每日摄入量可能存在不同观点,过量食用可能因脂肪含量高带来其他健康问题。
(三)全谷物和杂豆类抗炎食物
定义或解释:全谷物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胚乳、胚芽、麸皮及其天然营养成分,杂豆类富含多种营养,它们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从而起到抗炎作用。
关键事实、趋势或最新发展:全谷物和杂豆类如糙米、燕麦米、黑米、红豆、绿豆、鹰嘴豆、芸豆等在抗炎饮食中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
重大争论或不同观点:有人认为杂豆类的嘌呤含量较高,对于痛风患者可能不适合,但也有研究表明适量食用对多数痛风患者影响不大。
(四)香辛料抗炎食物
定义或解释:含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香辛料。
关键事实、趋势或最新发展:葱姜蒜、肉桂、八角、黑胡椒、姜黄、迷迭香等香辛料的抗炎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
重大争论或不同观点:对于香辛料的使用量和适用人群可能存在不同看法,例如肠胃敏感人群可能不适合大量食用。
(五)抗炎食物对特定人群的作用
定义或解释:抗炎食物在特定疾病人群如慢性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对改善炎症状态、保护器官功能的作用。
关键事实、趋势或最新发展:BMC的一项研究纳入145例慢性肾病患者,通过膳食炎症指数(DII)评估饮食的抗炎/促炎作用,结果显示抗炎饮食组患者血肌酐、血磷、血钾水平更低,血红蛋白水平更高,炎症指标显著降低,肾功能更好,尿蛋白更少。
重大争论或不同观点:不同疾病患者对抗炎食物的反应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在制定饮食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