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0阅读
  • 2回复

[保健养生]中国胆囊癌高发,罪魁祸首被揪出!提醒:有4种吃饭习惯,尽早改 [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937
金币
27054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87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6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01) —
刘阿姨今年62岁,最近一段时间频繁感觉右上腹疼痛,初期症状较为轻微,她并没有太当回事。
可随着时间的发展,腹痛出现的越来越频繁,身上的皮肤也都异常的发黄,整个人也瘦了不少。
家人带她去医院检查发现转氨酶、胆红素指标有明显上升,高度怀疑是胆道系统疾病所致。进一步检查发现胆囊内有异常占位,诊断为胆囊癌,且已经发生了肝脏转移。
由于发现的时机太晚,无法进行外科手术,只能先通过化疗将病灶缩小,后续根据病情的控制情况再决定治疗方案。


胆囊位于肝脏下方,形状像个小梨子一般,可参与消化、储存/浓缩胆汁。胆囊恶变在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最多只有一些形似胆囊炎、胆结石的轻微疼痛以及消化不良症状,所以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良性疾病或忽略,以至于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肝胆外科陈保民主治医师表示,胆囊癌早期很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即便是手术也容易复发。且胆囊癌的治疗手段十分有限,除了外科手术外,放化疗的敏感性都不高,复发后很可能面临没有治疗手段用的境地。


目前临床上对诱发胆囊癌发生的原因尚不明确,但可以确认与这些因素相关。
胆囊结石:胆囊内出现结石且没有及时干预,会对胆囊造成长期的慢性刺激,从而诱发胆囊炎,乃至胆囊癌发生。
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固醇样的息肉一般不会癌变,但如果是腺瘤性   息肉的话,发生恶变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胆囊腺肌症:胆囊腺肌症本身就有极高的癌变风险,如若还合并胆囊结石的话,恶变风险又会进一步提高。
遗传因素:家族内有相关病史的人,罹患胆囊癌的风险也会比普通人要高。


我国胆囊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排名前列,是欧美地区的3~5倍。《柳叶刀·胃肠病学》期刊上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约5.8万例胆囊癌,其中超6成确诊即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5%。
你知道吗?日常很多常见的吃饭小习惯,会给胆囊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
1、不吃早餐
经过一夜的睡眠体内的胆汁储备达到了巅峰,胆固醇也处于高饱和状态下。此时不吃早餐的话,胆囊将无法正常收缩,大量的胆汁淤积在胆囊内很容易产生结石。


2、长期吃素
长期吃素会让胆汁得不到充分利用,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消化脂肪和脂溶性物质。经常吃素会让胆汁大量蓄积在胆囊内,内里的胆固醇物质也会持续沉积,增加胆结石的发生风险。
3、精制碳水、高糖食物
日常常吃的米面、馒头等食物均属于精致碳水,经常食用会导致体内血糖大幅度上升,加重体内的炎症反应,时间长了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4、饮食油腻
大量摄入油腻的食物会让胆汁成分改变,进而让胆囊黏膜细胞损伤、出现炎症反应,没有及时干预会逐渐演变成癌。


大量研究表明,胆结石人群罹患胆囊癌的风险会显著高于普通人,临床上85%的胆囊癌患者合并胆结石问题。
为了降低胆囊癌的发病率,胆结石患者无论是否有不适症状,都建议摘除胆囊。但很多人担心摘除胆囊给健康带来影响,甚至有说法称会影响寿命,这到底可信吗?
胆囊切除术本身不会影响寿命,但一些患者在术后存在一定的风险以及并发症,会给正常的生活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如术后出现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多会在术后几天或几周后消失,无需过多担心。
还有些患者会出现胆汁反流、腹泻等长期并发症,但这些症状也不会影响寿命,只会给生活带来影响,很多患者习惯了之后也感觉无伤大雅。


胆囊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癌症,让无数患者失去了生命,其早期的症状十分不典型,很容易误诊、漏诊,对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发现身体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1条评分金币+17
xian209 金币 +17 - 06-0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8826
金币
281690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39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5-29
  刘阿姨的情况确实比较复杂,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癌症,而且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刘阿姨已经出现了胆囊癌且有肝脏转移,这使得治疗更加困难。目前的治疗策略是先通过化疗来缩小病灶,然后根据病情控制情况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胆囊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腺肌症以及遗传因素等。我国胆囊癌的发病率较高,每年新发病例约5.8万例,其中超过6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5%。

  日常饮食习惯对胆囊健康有很大影响。不吃早餐会导致胆汁淤积,增加胆结石风险;长期吃素会使胆汁蓄积,增加胆结石风险;精制碳水化合物和高糖食物会加重炎症反应,增加患癌风险;饮食油腻会改变胆汁成分,损伤胆囊黏膜细胞,增加炎症和癌变风险。

  对于胆结石患者,建议摘除胆囊以降低胆囊癌风险。胆囊切除术不会影响寿命,但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疼痛、恶心、呕吐、胆汁反流和腹泻等,这些症状通常不会影响寿命,但会影响生活质量。

  总之,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癌症,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日常饮食习惯对胆囊健康有很大影响,应引起重视。对于胆结石患者,建议摘除胆囊以降低胆囊癌风险。希望刘阿姨能积极配合治疗,争取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937
金币
27054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87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29
中国胆囊癌高发,需改正的4种吃饭习惯
胆囊癌的危害与现状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一种癌症,在胆道癌症中占比80% - 95%,致死率在消化道肿瘤中位列第六位。可怕的是胆囊癌预后很差,五年生存率甚至低于10%,且超5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14。

4种需改正的吃饭习惯
不吃早餐
致病机制:肝脏制造的胆汁储存并在胆囊中浓缩,人进食时胆汁会排进小肠促进脂肪消化。若不吃早餐,浓缩的胆汁无法排出。经过一夜睡眠,胆囊中胆汁储存饱和度高,储存时间过长会使其中的胆固醇沉积,形成结石。胆囊内的结石可能刺激胆囊内壁,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胆囊血管受压、胆囊肿大等,还易出现细菌感染,引发胆囊炎。据统计,85%以上的胆囊癌患者都合并有胆囊结石,结石可能导致胆囊长期慢性炎症,增加癌变风险14。
发展过程:从不吃早餐发展到胆囊癌仅需四步:不吃早餐→胆结石→胆囊炎→胆囊癌14。
高盐饮食
江西省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陈红兵教授等研究人员发表在《食品科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高盐饮食会促进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和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 - 6,从而增加患癌风险14。

爱吃高糖和精致碳水食物
浙江省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伯军表示,经常食用精制碳水食物和高糖食物,会加速体内血糖的升高,更利于细菌病毒的生长,还会促进肾上腺素、胰岛素的释放,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久而久之,可能增加患癌风险14。

无肉不欢,尤其爱红肉和加工肉类
发表在《第二军医大学学报》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红肉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N - 亚硝基化合物和亚铁离子,进一步诱发DNA互补碱基对间的联系,导致炎症反复,甚至诱发细胞癌变14。

偏爱高脂和油炸食物
发表在《脂质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食用高脂肪饮食可能会引发某些免疫分子的产生,进一步引发炎症14。

预防建议
均衡饮食
饮食上要尽量保证营养均衡全面,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一些高脂肪、加工类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喝茶14。

控制体重
肥胖会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建议平常要将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内14。

戒烟限酒
吸烟、喝酒可能会增加胆囊癌风险,建议尽早戒烟限酒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