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5阅读
  • 2回复

[数码讨论]因企制宜”下好数智化转型先手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40
金币
733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5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2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以下简称《参考指引》),充分挖掘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实践经验,结合对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最新趋势的准确把握,归纳出8个环节的40个智能制造典型场景。相比2024年版,这一版《参考指引》新增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制造工程优化、智能经营决策等典型场景,更加突出人工智能新技术的融合应用,以场景为牵引推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向更高水平迈进。

  通用性和个性化是产业数智化转型需要同时考虑的两个方面。通用性具体体现为由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等建构起来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系统,它是数智化转型的技术底座。对数智化转型的企业主体而言,大体都要经历新技术群落架构与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深度融合的过程,从IT逐步向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过渡。而无论哪类产业,都对开放、连接、共享、协同的产业公共平台存在需求。正是基于产业数智化转型的通用性特点,标准化的典型场景才具有可复制推广的价值意义。

  在通用性的基础上,产业的多样性又给数智化转型提出了个性化的课题。当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工业体系涵盖了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的全部工业门类。每个工业门类在技术工艺、流程组织、要素密集水平、产业链等方面都带有鲜明的产业差异,进一步具体到产业内的企业主体,数智化转型的诉求更是不尽相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转型并不存在完全模板化、标准化的路径,而是需要因产制宜、因企制宜。归纳总结典型场景的意义在于为不同行业不同特点的企业提供数智化转型的“基础套餐”,企业在此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的资源、能力、目标,以及同行业和上下游企业的数智化水平等,增减自选动作,以完成企业的个性化数智转型方案。

  数智化转型对产业而言是技术、工艺、流程、组织等的一系列调整与再造,由于工序环节、标准化程度等的不同,数智化转型在产业选择上往往会经历从易到难的过程。相比其他行业,原材料工业作为流程型产业标准化程度较高,面临的绿色低碳化约束也更强。去年,工信部等九部门印发实施《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其中提出“打造12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培育6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标杆工厂,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的量化目标,有关政策在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领域发挥出强大的牵引力,典型场景的打造和复制推广工作成效显著。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原材料工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75%,较“十三五”末提升10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典型场景的打造重在形成示范效应,由原材料工业引领的场景打造和推广工作,有望进一步向其他制造行业和细分领域延伸渗透。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等文件的指引保障下,各地在拓展转型范围、深化改造程度等方面作出了不少积极探索。比如,广东省探索从“单点突破”到“链式改造”的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模式,支持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等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围绕典型场景实施软硬件改造,推动供应链生产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全面互联互通;同时支持平台型企业基于行业制造知识和服务经验,总结典型场景和共性需求,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小型化、轻量化、精准化的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完成对产业链供应链的高效协同改造。

  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没有一定之规,所处行业、规模、所有制类型不同,都是需要被看到的个性化因素。《参考指引》中的典型场景为企业提供了基础路径、勾勒了主流方向。引导企业根据自身能力和需求、自身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企制宜量身定制数智化转型的解决方案,才能真正释放企业的内生动能。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987
金币
275183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1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30
  上文提到的《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确实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印发的重要文件,它为制造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这个文件不仅总结了智能制造的实践经验,还结合了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的最新趋势,归纳出40个智能制造典型场景,覆盖了8个关键环节。

  相比2024年版,2025年版《参考指引》新增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制造工程优化、智能经营决策等场景,更加强调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这些更新反映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以及对企业智能化升级的引领作用。

  在产业数智化转型的过程中,通用性和个性化是两个需要同时考虑的方面。通用性体现在由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等构建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系统上,这是数智化转型的技术基础。而个性化则涉及到不同产业和企业的具体需求和特点,需要因产制宜、因企制宜。

  中国的工业体系非常全面,涵盖了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的全部工业门类,这意味着数智化转型需要考虑到不同工业门类的技术工艺、流程组织、要素密集水平、产业链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虽然有标准化的典型场景作为参考,但每个企业都需要根据自身的资源、能力、目标以及行业和上下游企业的数智化水平,制定适合自己的数智化转型方案。

  数智化转型是一个涉及技术、工艺、流程、组织等多方面调整与再造的过程。由于不同产业的工序环节和标准化程度不同,数智化转型往往会从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开始,如原材料工业。工信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提出了具体的量化目标,旨在通过打造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和标杆工厂,推动原材料工业的数字化转型。

  典型场景的打造和推广工作在原材料工业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且有望进一步向其他制造行业和细分领域延伸。各地在拓展转型范围、深化改造程度等方面也在进行积极探索,如广东省的“链式改造”模式,支持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实施软硬件改造,并推动供应链生产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全面互联互通。

  总的来说,《参考指引》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基础路径和主流方向,但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数智化转型的解决方案,以释放内生动能并实现真正的转型。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367
金币
265038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5-31
“因企制宜”下好数智化转型先手棋
产业数智化转型需兼顾通用性与个性化
产业数智化转型需同时考虑通用性和个性化。通用性体现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构建的数字化 + 网络化 + 智能化技术系统,是数智化转型的技术底座。企业主体大体要经历新技术群落架构与生产运营管理深度融合,从 IT 向 AIoT 过渡。而且各类产业都对开放、连接、共享、协同的产业公共平台有需求,基于此,标准化的典型场景才具有可复制推广的价值。

然而,我国工业体系产业多样,不同工业门类在技术工艺、流程组织、要素密集水平、产业链等方面差异明显,企业主体的数智化转型诉求也不尽相同。所以转型不存在完全模板化、标准化的路径,需要因产制宜、因企制宜。归纳典型场景是为不同企业提供数智化转型的基础套餐,企业可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增减自选动作,完成个性化转型方案。

数智化转型在产业选择上从易到难
数智化转型是产业技术、工艺、流程、组织等的调整与再造,往往会从易到难选择产业。原材料工业作为流程型产业,标准化程度较高,面临的绿色低碳化约束更强。2024 年,工信部等九部门印发方案,提出打造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标杆工厂和标杆企业的量化目标,在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领域成效显著。截至 2024 年底,我国原材料工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 75%,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由原材料工业引领的场景打造和推广工作,有望向其他制造行业和细分领域延伸渗透。

各地积极探索数智化转型模式
在相关文件的指引保障下,各地在拓展转型范围、深化改造程度等方面积极探索。例如广东省探索从单点突破到链式改造的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模式,支持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围绕典型场景实施软硬件改造,推动供应链生产设备和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支持平台型企业总结典型场景和共性需求,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完成对产业链供应链的高效协同改造1。

企业需因企制宜制定转型方案
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没有固定模式,所处行业、规模、所有制类型等都是个性化因素。《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 年版)》中的典型场景为企业提供了基础路径和主流方向。企业应根据自身能力和需求、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企制宜量身定制数智化转型的解决方案,释放内生动能。

金融机构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案例
以宁波银行南京分行为例,该行立足线上化、综合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理念,将智慧金融创新与企业数智转型紧密联系,在金融服务体系、产品功能应用等方面加快迭代升级,打造“定制化、全场景、全天候”的专业服务体验。在经营机制方面,ToB 端针对产业链中的应用场景形成系统支撑方案;ToC 端建设平台经营系统群;风控端升级风控平台决策中心。同时,搭建智慧服务、智慧产品、智慧厅堂“三位一体”的智慧服务体系,实现“三免”服务,让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百姓民生和企业发展。

5G 及其他网络技术在企业转型中的选择
5G 凭借大带宽、低时延、广覆盖等优势,成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案之一,且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融合使用时赋能效益更大。但企业选择网络类型、部署设备、采集数据等要综合考虑使用成本、应用场景、建设条件等自身情况。如华为与山东黄金集团在焦家金矿打造的 Wi-Fi6 易联网,具备高速率、低时延特性,成本仅为 5G 组网的三分之一,还简化了安装和维护工作,但也存在短板。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数字化产品和配置功能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