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兄弟,父亲把我当男孩养,补漏换瓦、和泥抹墙,都是我的活。
我利用废铁丝,把做泥瓦工余下的水泥黄沙团成一只可搬动的灶。用它蒸馍烙饼,火势比煤饼炉旺多啦。后来住房改善,用上了天然气,我团的水泥土灶就成了花盆。
前年年底,不能去外地旅游,宅家,在手机上望野眼,小视频上有创意达人用废弃的塑料桶、泡沫箱当模具做水泥炉。有个叫阿亮的,用人家不要的大铁桶、坏冰箱作外壳,改造成水泥和砖结合的烧柴灶,装上万向轮,推到街上做烧烤生意。阿亮做的水泥炉,比我以前盘的精致。我自己动手,学着做了一个。
上下组合式的炉型好看也好做,记下步骤,准备材料,收集可用的废弃物。比如,圆形泡沫盒可以做炉膛。在小镇溜达,看见合适的废弃材料就带回家。本想买一袋水泥,有人家装修毕,有多余的水泥黄沙,让我自己提回家。
镇上“美丽家园”工程完工,扎脚手架的铅丝报废了,我问人家要了一把,用老虎钳弯成网格,做炉子骨架;家里的旧脸盆做炉底模型。一个月过去,材料齐了。
学着达人开工,把模具抹上油(便于脱卸)。先做炉底:3个金属可乐罐放在脸盆里,倒入半湿的黄沙固定。取出可乐罐,在空出来的部位倒入拌好的水泥。铺设好铁条、炉灰口,一个三足鼎立的炉底做好啦。
取圆形泡沫盒,加一个两头空的大塑料瓶,填黄沙灌水泥,置铁圈铁条加固,留出炉门。虽然不如高手利索,但我心里有谱。上下两部分叠加,一个蛮像样的水泥炉做成了。
从年轻时徒手团炉到老年时用模具做水泥炉,工艺前进了一大步。以后还可以造其他样式的炉身,不动炉底,就像给芭比娃娃添新衣那样好玩。更有意义的是,手脑联动,废物利用,太有意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