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3阅读
  • 2回复

[养生保健]78岁老人髋部骨折手术很成功,但人却没了,咋回事? [1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367
金币
265038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12) —
陈仲强.《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管理》.《中华骨科杂志》.2020,40(5):321-328.
李建民等.《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风险分析》.《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21,41(2):98-105.


老张今年78岁,前几天在家上厕所,脚下一滑,摔倒了。
家里人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医生一拍片,说是髋部骨折。
医生建议尽快手术,手术做得很顺利,医生说恢复得不错,结果没过几天,老张就没了。
家里人懵了,手术明明很成功,咋人说没就没了呢?


这事儿听起来挺吓人,但在医院里,尤其是骨科病房,这种事并不稀奇。
髋部骨折对年轻人来说可能就是伤筋动骨一百天的事,但对老年人来说,骨折就像是多米诺骨牌倒下的第一张,后面接踵而来的问题,可能比骨折本身更要命。


髋部在哪儿?
咱们摸摸自己的大腿根部,那里有一块特别硬的骨头,那就是髋部。髋部骨折,简单来说,就是大腿根部的骨头断了。年轻人骨头硬,摔一跤顶多青紫一片,可老年人骨头脆,摔一下可能就断了。
中国每年有几十万老年人因为髋部骨折住院,而髋部骨折后的1年死亡率高达20%到30%。
也就是说,每3-5个摔断髋部的老人,就有1个活不过一年。这个数据听着瘆人,但它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现实。


髋部骨折本身不会直接要命,但它会引发一连串的麻烦,就像一个精密的老机器,某个零件坏了,整个系统都可能崩溃。手术只是修好了那个坏掉的零件,但机器本身已经老旧,随时可能因为别的原因停摆。
老张的手术确实做得很成功,那医生的刀法可是一流的,钢板钉子都打得稳稳的,X光片一看,骨折端对得齐齐的,术后恢复也挺好。可为什么人没了?


一、术后并发症,防不胜防
手术只是个开始,真正的挑战是术后的恢复。老年人的身体就像一台用了几十年的老电视,稍微一折腾,问题就冒出来了。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有三大杀手: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心脑血管意外。
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麻烦。
老人手术后得躺着,肺里的痰排不出来,细菌趁机作怪,肺炎就来了。很多老人术后没几天高烧不退,咳嗽喘不上气,白细胞飙升,拍个肺片一看,肺部已经全是感染灶。


深静脉血栓就更阴险了。
手术后,老人活动减少,血流变慢,腿部的静脉里可能会悄悄长出血栓。最可怕的是,这玩意儿一旦脱落,顺着血管跑到肺里,立刻堵住肺动脉,几分钟内就能要人命。很多老人术后恢复得挺好,突然胸闷憋气,几分钟之内就没了,家属根本反应不过来。
心脑血管意外也很常见。
老人本身可能就有高血压、冠心病,手术是个大应激,术后血压忽高忽低,心脏受不了,脑子里的血管也可能随时破裂或者堵住。很多老人术后明明情况稳定,突然就脑梗或者心梗,抢救不过来。


二、卧床不起,比手术更可怕
髋部骨折最要命的不是骨折本身,而是长期卧床。一个长期卧床的老人,身体机能会以惊人的速度衰退。
卧床一天,肌肉流失3%;一周后,肌肉萎缩达30%,整个人就像被抽干了一样。肌肉没了,站都站不起来,更别提下地走路了。一个老人要是长期瘫在床上,基本上就走上了生命的下坡路。




卧床还会导致褥疮,就是屁股和后背的皮肤长期压着,血供不好,皮肤烂掉,最后变成一个大伤口,甚至能烂到骨头。褥疮一旦感染,细菌很容易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那就是要命的事了。
长期卧床还容易导致便秘、尿路感染、骨质进一步流失,这些问题一个接一个,最后身体彻底垮掉。


老张的悲剧,其实有很多环节是可以避免的。手术后,医生的任务是接好骨头,但病人的存活,还得靠家属和康复团队的共同努力。
手术后,不能光盯着手术伤口,得盯住整个身体状况。
每天量体温,看有没有感染;注意腿部有没有肿胀,防止血栓;血压、心率得盯紧,别让心脑血管出问题。
术后一定要尽早下床活动,哪怕第一天只能坐起来,第二天能在床边站一会儿,第三天能扶着助行器走两步,都比躺着强。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肺炎、肌肉萎缩的风险。


营养得跟上。
很多老人术后吃不下饭,但不吃不行,蛋白质、维生素得补足,否则伤口愈合慢,肌肉流失快,恢复就更难了。可以喝点蛋白粉,吃点鸡蛋、牛奶,实在吃不下,医院有营养师可以帮忙。
家属的心理支持也重要。
很多老人术后会有抑郁情绪,觉得自己成了废人,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家属得鼓励他们,让他们知道,只要坚持康复训练,还是能恢复到自理状态的。


老年髋部骨折,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骨折,而是可能决定生命长度的一场大考验。手术只是修复了断掉的骨头,但手术后的恢复,才是真正决定生死的关键。
如果家里有老人髋部骨折,千万别以为手术做完就万事大吉了,术后的护理、康复、营养、心理支持,每一样都不能掉以轻心。


只要用心照顾,很多老人还是能挺过这道坎,重新站起来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1条评分金币+26
妞妞乐乐 金币 +26 - 06-0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367
金币
265038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08
78岁老人髋部骨折手术成功却离世的原因分析
髋部骨折术后的高死亡率现状
髋部骨折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且死亡率极高,医学界甚至将其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相关研究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后,直接死亡率可达13% - 21%,即便手术成功,术后30天、90天、1年的死亡率也分别高达9%、19%和30%。这表明髋部骨折对于老年人而言,不仅仅是骨头的问题,更是全身多系统面临的严峻考验。

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肺部感染
髋部骨折术后,老年人需要长期卧床休养,特别是高龄老人本身肺功能较弱。卧床姿势不当、进食呛咳等因素,容易引发坠积性肺炎。一旦感染,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心脑血管事件
很多老年人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手术和骨折的应激反应会加重心脏负担,极易诱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同时,术后长期卧床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加上脑血管本身存在动脉硬化等问题,容易引发脑梗死。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
术后患者长期卧床,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血液易凝结成栓子。这些栓子一旦脱落,随血液流动堵塞肺动脉,就会引发肺栓塞。肺栓塞能迅速造成急性心肺功能障碍,是术后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78岁的王大爷,术后第三天清晨因肺栓塞导致急性呼吸衰竭离世。

应激性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
手术和骨折属于应激事件,会刺激胃黏膜,使胃酸分泌增多,引发应激性溃疡。若不及时治疗,易发展成消化道出血,甚至引发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泌尿系统感染
尿液在膀胱滞留,容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早期可能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若不及时干预,感染可能上行至肾脏,引发肾盂肾炎,甚至发展成败血症,增加死亡风险。

压疮
老年人术后活动减少,皮肤弹性差、感觉减退,是压疮的高发人群。一旦形成压疮,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容易继发感染,增加护理难度和死亡风险

患者本身基础疾病的影响
很多高龄老人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等多种疾病。髋部骨折和手术的应激反应,会使这些基础疾病进一步加重。例如,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控制难度增加,高血糖会进一步增加感染风险,延缓伤口愈合。而多器官功能衰竭更是老年人术后面临的重大风险,髋部骨折和手术的双重打击,可能打破他们本就脆弱的内平衡,引发多个器官功能受损,进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极高

老年人髋部骨折风险因素
生理因素
骨质疏松:随年龄增长,人体骨质疏松发生率升高,骨质变脆,骨密度下降,骨骼结构变得脆弱,轻微外力就可能造成骨折。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会加速骨量减少,进一步增加骨折风险。
肌肉与神经功能衰退:肌肉弹性、神经调控能力、反应能力下降,引起肌肉力量及协调性降低、平衡能力明显下降,使得老年人无法有效抵御髋部的有害应力,容易发生骨折。

内科疾病影响:长期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用药,会导致平衡肌下降,增加了髋部骨折的风险。
视力因素:青光眼、白内障等视力问题,会导致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视觉判断偏差,面对坡道、台阶时更易摔倒,从而引发髋部骨折。
生活方式因素
缺乏运动、长期卧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营养摄入不足,如缺乏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都会增加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风险。

疾病因素
骨质疏松
老年人较高的跌倒概率是造成髋部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由于存在上述普遍的跌倒风险,结合老年人独有的骨骼、肌肉特性,使得老年人在平地跌倒、床上跌下、下肢突然扭转,甚至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都可能发生髋部骨折。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有家族史的患者,其患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遗传风险相对较高。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如抑郁、焦虑等也会影响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风险

老年人骨折后,心理疏导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骨折不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孤独感等1。有效的心理疏导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应对这些情绪,促进康复。

一、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变化
首先,护理人员和家属需要理解老年人在骨折后的常见心理反应,包括但不限于焦虑、恐惧、抑郁以及自尊心受损等。例如,老年人可能会因为担心骨折影响日常生活和健康状况而感到焦虑;由于疼痛和活动受限,他们可能会对移动和活动产生恐惧感;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也可能导致情绪低落,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二、具体的心理疏导方法
1. 耐心倾听与积极沟通
耐心倾听:让老年人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担忧,通过倾听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和理解。
积极沟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护理过程和骨折相关知识,确保老年人明白并接受护理计划。

2. 建立信任和支持网络
建立信任:通过专业的护理技能和关怀的态度赢得老年人的信任,使他们愿意配合护理工作。
家庭关怀:鼓励家庭成员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力量。
3. 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
关注个体差异:每个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和需求都有所不同,要了解他们的个性、生活习惯和家庭背景,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

减轻焦虑和抑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焦虑和抑郁症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疏导和缓解。
4. 鼓励社会参与
保持社交活动:鼓励老年人保持或重新开始社交活动,参与社区活动,与他人交流,减轻孤独感。
信息共享:与老年人的家属和社会支持网络保持信息共享,共同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5. 定期评估与调整护理计划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持续改进: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和护理需求,动态调整护理计划和方法,确保护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案例分享
案例一:成功克服焦虑和恐惧的老年人
一位76岁的老年人在骨折后,由于担心康复时间和效果,产生了严重的焦虑和恐惧。通过专业干预,包括耐心倾听、积极沟通以及建立信任等措施,最终成功克服了焦虑和恐惧1

案例二:专业干预,缓解抑郁
另一位82岁的老年人在骨折后出现了明显的抑郁症状,如食欲不振、失眠和消极情绪等。通过心理护理,包括鼓励积极面对、提供正面的心理暗示和鼓励等,有效缓解了抑郁症状。

综上所述,老年人骨折后的心理护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骨折后的生活,促进身心健康恢复。


1条评分金币+8
妞妞乐乐 金币 +8 - 06-0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987
金币
275183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2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08
老张的案例确实令人痛心,但也反映了老年髋部骨折后面临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的并发症和康复管理同样至关重要。以下是几个关键点:

1. 术后并发症: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和心脑血管意外。这些并发症可能迅速恶化,危及生命。

2. 长期卧床: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萎缩、褥疮、便秘、尿路感染等问题,加速身体机能衰退。

3. 早期活动:术后应尽早下床活动,哪怕只是坐起来或站立,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风险。

4. 营养支持:术后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肌肉恢复。

5. 心理支持:家属的鼓励和心理支持对老人的康复非常重要,要帮助他们重建信心,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6. 多学科合作:老年髋部骨折的术后管理需要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和家属的共同努力,全方位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

总之,老年髋部骨折绝非简单的骨折问题,而是涉及到多系统、多因素的复杂问题。手术只是治疗的开始,术后的护理、康复、营养和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只有全方位综合管理,才能提高老人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咨询专业医生。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