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4阅读
  • 1回复

[疾病预防]天气炎热,医生提醒糖尿病人:宁可躺着不动,也不要养成3个恶习[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40
金币
733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5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17) —

“天气这么热,我不喝点冰的,血糖也会上来啊。”他是个有糖尿病史七年的工程师,在门诊外这么说。
他看起来没什么问题,血糖控制得还行,也没什么并发症,但就是这个夏天,一场高渗性昏迷突然找上了门。

很多人都在等出问题才去想问题。天热了,流汗多了,人会觉得身体需要补点什么,于是有些习惯就这么在不经意间养成了。
不少人其实知道自己是糖尿病患者,也知道该忌口、该规律用药,但就觉得偶尔放松一下问题不大。
可惜身体不是这么宽容的。糖尿病的病人,一旦忽略那些细节,哪怕是很小的选择,积累起来的后果往往很重。
每年夏天,都会有一批糖尿病患者在短时间内病情失控,轻则血糖剧烈波动,重则急性并发症入院。

有些人是因为天热懒得吃正餐,结果水果吃多了;有些人是因为天气太热,胰岛素打完就去吹空调或者泡冷水澡,结果出现低血糖;还有的人直接省略了胰岛素,觉得自己出汗多、吃得少,不用打了。
这些操作在他们看来是顺理成章的,但在医生眼里,全是隐患。
冰镇饮料和冰水果,在夏天几乎是标配,街上随便走两步就是冰柜、冷饮铺,可糖尿病人要是把这东西当成日常补水手段,那真的离出事不远了。
冰饮料的问题不只在糖分,最关键的是温度。

冰冷刺激食道和胃黏膜,会让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身体反应性升高,进而导致胰岛素敏感性短时间下降。
也就是说,本来一小瓶饮料就该引起的血糖波动,在身体应激之下变得更加不可控。
更别说一些人喜欢空腹喝,一下把肠胃的代谢平衡打乱,那不是解渴,是点燃了糖代谢紊乱的引线。
水果也一样,有些人以为自己聪明,吃的是低GI水果,糖分不会太高。可问题不是水果的种类,而是它替代了正常的营养结构。

一顿饭不吃米饭不吃菜,靠一碗冰镇西瓜来充饥,这种代餐方式让血糖的波动幅度更大。
一方面糖吸收太快,另一方面营养不全面,缺乏蛋白质和脂肪的平衡机制,身体调节能力被推到极限。
糖尿病患者需要的不是空热量,而是精准配比的碳水与胰岛素之间的平衡。一旦饮食结构被破坏,哪怕水果糖分不高,也一样引起大问题。
而擅自调整胰岛素剂量,是最容易出事但又最常见的操作。

有人觉得今天吃得少,就少打一针;有人觉得出汗多了,应该血糖低,干脆不打。还有些人直接凭感觉加量,结果低血糖昏迷送进急诊。
要知道,胰岛素的调整绝不能靠感觉,也不能单靠一天的饮食变化来判断。
它要参考的是连续的血糖曲线、饮食总量、运动消耗,还有当时的身体代谢状态。擅自调整,看似灵活,其实完全脱离了科学判断。
背后的问题,不止是错误操作这么简单,而是很多人根本没真正搞懂糖尿病是什么。

这不是一个“管住嘴迈开腿”的简单疾病,它是一种代谢的失控,是身体内分泌系统和器官功能之间失去默契后的长期混乱。
那些看起来是生活习惯的事,实际上都在直接干扰身体本就脆弱的平衡。
更关键的是,在夏天这种高温高湿环境下,糖尿病人的身体处于更高负荷。出汗多会加快水分和电解质流失,血浆浓缩,使得血糖浓度容易上升。
再加上饮食不规律、饮水选择不当、作息混乱,身体的调节能力一降再降,风险在堆积,而不是减少。

有人以为,天气热少吃点没事,但他们忽略了一点,糖尿病的患者如果摄入热量不足,又没有调整胰岛素,可能出现的是致命性的低血糖,而不是轻松的体重下降。
低血糖的危害并不比高血糖小,反而更凶险,因为它发展极快,常常没有预兆。
尤其是在户外活动中,一旦低血糖发作,没有及时补糖,可能直接陷入昏迷。很多人直到摔倒在地才意识到,原来不是中暑,而是血糖太低。
也有不少人过度依赖水果,以为吃天然的东西就不会出事。

他们常说“水果里的糖是好糖”,但血糖仪从不会分辨这些。对糖尿病人来说,糖就是糖,天然不天然无所谓,只看升糖速度和总量。
特别是在正餐之外又吃水果,哪怕吃的是苹果、梨这类升糖慢的水果,也容易让全天的总糖摄入超标。
长此以往,胰岛β细胞的负担加重,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剧,糖尿病控制越来越难。
炎热天气对胰岛素的稳定性也有影响,有些人把胰岛素放在随身包里,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这会直接导致胰岛素活性降低。

打了剂量没变化,可效果却大打折扣。血糖升高以为是吃多了,就又加量,结果陷入恶性循环。
很多糖友在夏天血糖控制忽高忽低,除了饮食作息,还有这层原因在作祟。
长期稳定的血糖控制,会让人误以为病情已经受控。但糖尿病是一种系统性病变,不是稳定了就能掉以轻心。就像车速再慢,方向盘一松也照样会出轨。
特别在天气极端、生活状态变化的时候,身体各项代谢指标都在敏感状态,一点点不对就可能激起大问题。

很多人以为控制血糖就是看餐前餐后的数值。其实真正关键的是血糖波动范围、全天平均水平、血糖的变异系数。
这些反映的是身体在应对不同代谢需求时的能力。如果这些波动频繁、变化剧烈,即使单次血糖值正常,也掩盖不了糖代谢紊乱的事实。可惜这些细节,日常生活中几乎没人关注。
临床上一些病情控制稳定的糖友,不是靠吃得少,而是靠吃得对;不是靠盲目用药,而是用科学的方法评估和调整。
反倒是一些自认为懂的人,喜欢用自己的逻辑替代医学常识,出了问题才想起去问医生。

这不是知识问题,是对疾病的认知深度还不够。
1条评分金币+21
xian209 金币 +21 - 06-1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987
金币
275183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2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16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夏季的确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时期。高温天气不仅会影响血糖控制,还可能因为不当的生活习惯导致急性并发症。以下是一些糖尿病患者在夏天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1. 避免冷饮和冰水果:冰冷的食物和饮料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增加血糖波动的风险。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常温的水和食物。

2. 规律饮食:即使在夏天食欲下降,也应保持规律的饮食,避免因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血糖波动。可以适当增加蔬菜和低糖水果的摄入,但应避免用水果替代正餐。

3. 合理使用胰岛素:胰岛素的剂量调整需要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饮食和运动情况综合判断,不能仅凭感觉或单一因素进行调整。擅自减少或增加胰岛素剂量都可能导致血糖失控。

4. 防止低血糖:在高温天气下,出汗多、摄入热量不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低血糖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糖果或葡萄糖片,以备不时之需。

5. 注意胰岛素储存:高温会影响胰岛素的稳定性。未使用的胰岛素应储存在冰箱中,已开封的胰岛素可在室温下保存,但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

6. 监测血糖变化:夏季血糖波动可能更加频繁,应加强血糖监测,尤其是餐前餐后、运动前后等关键时间点。

7. 保持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血糖控制,但应避免在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适量运动。

8.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出汗多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同时适当补充电解质,如口服补液盐。

9. 避免使用冷水澡或吹空调:这些行为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血糖控制。

10. 科学认知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需要长期、综合的管理。患者应遵循医嘱,科学用药和调整生活习惯,而不是仅凭个人经验或感觉行事。

总之,糖尿病患者在夏天需要更加注意血糖控制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只有通过科学、细致的管理,才能减少急性并发症的风险,保持血糖的长期稳定。任何关于药物调整或生活方式改变的决定,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