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8阅读
  • 2回复

[养生保健]颈动脉斑块“细思极恐之处”曝光!全身都可藏雷,仅1招能拆弹![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367
金币
265038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02) —
近年来,“颈动脉斑块”成为了很多人都非常关注的一个健康问题。
由于颈动脉是大脑血流的“必经之路”,因此,很多人会本能性地担心:颈动脉斑块的存在会不会引起大脑的缺血、缺氧;以及,颈动脉斑块的破裂会不会造成脑梗死……


但事实上,从临床观察来看,大多数没有引起颈动脉狭窄的颈动脉斑块,最终发展为“颈动脉堵塞”或“直接引起脑梗死”的风险,并没有很多人所以为的那么大。
而颈动脉斑块真正“细思恐极之处”其实在于,它拉响了一个重要的“警报”---我们全身的动脉系统都已经处在一个“易于形成斑块”的不良环境之中了!


颈动脉是距离表皮最近的粗大动脉之一,并且,其与表皮之间并无复杂的组织器官或结构遮挡,因此,只需要通过超声检查就可以很好地观察颈动脉的各层结构。
也正因为如此,医学上,才将颈动脉给视作为观察全身动脉系统的一个重要“窗口”。


所以,当我们发现“颈动脉斑块”这个问题时,绝不能仅仅只考虑到这一根血管的风险。
要知道,全身所有的动脉血管都与颈动脉处于类似的环境当中。一旦颈动脉上“长出”斑块,往往意味着整个动脉系统都处于“易于形成斑块”的环境之中,而在其余的动脉血管上也都有可能“长出”类似的斑块……
可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仅仅因为发现了一个或两个颈动脉斑块,就去做覆盖全身所有动脉的、昂贵且可能带来不良反应的造影检查(如全身CT血管造影)。
但这也意味着:或许有不少潜在的动脉斑块,就像一颗颗埋藏在身体各处的“地雷”或“定时炸弹”,隐匿在了常规体检的视野之外!


举例来说,很多人都听说过的“急性心肌梗死”,就是在专门负责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内“长出”了斑块,这些斑块一旦破裂,会突然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从而造成心肌组织的缺血、坏死。
而要想识别出冠状动脉内有没有斑块,往往需要通过冠脉CTA或冠脉造影检查,这都不是常规体检会涉及到的检查项目。


再比如,大脑当中也有很多走行迂曲的细小动脉。在颈动脉上形成斑块的同时,这些脑血管内也同样有可能形成斑块。而这些斑块一旦破裂,血栓则会快速阻断脑组织的血流,从而引起脑梗死。
而要想看清楚脑血管的情况,则需要通过颅脑CTA或MRA等检查,与常规体检当中的颅脑CT平扫或MR平扫也是有很大不同的!


最后,很多人可能从没想到过:在行走一段距离后,腿部肌肉因缺血、缺氧而出现酸痛、无力、痉挛并被迫停下来休息的这种“间歇性跛行”症状,其实是由下肢动脉上的斑块所引起的,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导致静息疼痛与肢体坏疽。
而不少人可能压根儿从来就没意识到,上肢、下肢的动脉血管内,也会存在动脉斑块相关的问题……


简言之,发现“颈动脉斑块”最大的警示意义在于: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全身动脉系统可能面临着的系统性风险!
它强烈地提示我们:在那些目前还看不见或尚未被检查到的血管深处,有可能还埋藏了其他类似的“定时炸弹”。
这些隐匿着的风险,远比颈动脉斑块本身要更为广泛、更难以预测。
这才是真正让人“细思极恐”的根源所在。


既然,“颈动脉斑块”的存在所反映出的是一种“系统性”的问题,那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采取的手段也同样应该是“系统性”的。
而这种能“系统性”改变动脉所处环境的手段,正是“降脂”,更具体一点来说是“降低坏胆固醇”!


根据目前学术界主流的【脂质浸润学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否会形成,主要决定于两大因素:第一,血液当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坏胆固醇”的水平(渗透力)高低;第二,动脉内皮对于“坏胆固醇”侵蚀或渗透的抵抗能力。
简单来说,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坏胆固醇”的浓度(渗透力)超过了动脉内皮的抵抗能力时,就会在全身营造出“有利于斑块形成”的环境。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有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特别容易“长斑块”。因为,在这部分人体内,“坏胆固醇”的浓度明显上升了;同时,高血压与糖尿病还破坏了动脉内皮的抵抗能力。
而在一些“坏胆固醇”水平不高的老年人体内,之所以也很容易检出颈动脉斑块。则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内皮的抵抗能力会不断下降。这时候,即便“坏胆固醇”水平不是很高,也足以渗透到动脉内皮之下。


毫无疑问,对于上述所提到的不论哪种情况,只要把“坏胆固醇”的水平给降下来,那么,理论上,都可以让“促进斑块形成”的环境得到整体上的改善!
这也就是为何我们会说,“降低坏胆固醇”是能够系统性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段了。

1条评分金币+24
妞妞乐乐 金币 +24 - 06-2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367
金币
265038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24
颈动脉斑块的“细思极恐之处”
颈动脉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颈动脉中的沉积,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病变。它不仅限于颈动脉,实际上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冠状动脉、颅内血管、四肢血管等。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在颈动脉中发现了斑块,那么其他部位也可能存在类似的问题。

全身都可藏雷
颈动脉斑块的存在提示着全身血管健康的潜在风险。当斑块不稳定时,可能会破裂或脱落,随血液流动至大脑或其他器官,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此外,斑块的侵蚀作用还可能增加血管壁破裂或形成夹层的风险,对生命构成威胁。

仅1招能拆弹:科学评估与治疗
面对颈动脉斑块,关键在于科学的态度和合理的处理方法。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

检查与评估

超声检查:这是评价颈动脉斑块最常用且便捷有效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健康体检和斑块状态的监测中。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可以进一步评估斑块的特征及成分,判断其易损性。
生活方式调整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是首要任务。这包括但不限于戒烟、控制饮食(减少高脂食物摄入)、增加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重以及管理压力等。
药物治疗

对于已经形成的斑块,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药物以稳定斑块、降低血脂水平或者控制血压等危险因素。
必要时手术干预

如果斑块导致了明显的血管狭窄,影响到了血流动力学变化,则可能需要考虑进行介入手术治疗。
对于颈动脉斑块,“细思极恐”提醒我们要重视其潜在危害;而通过科学手段对其进行评估与干预,则是“拆弹”的关键所在。早期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能够显著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颈动脉斑块如何自我检测
目前无法自我准确检测颈动脉斑块,因为它需要依靠专业的仪器设备才能检测出来,一般自己不能摸到颈动脉斑块。不过可以通过关注自身是否出现相关症状和控制危险因素进行初步的自我评估:

留意症状表现
短暂脑缺血发作
肢体麻木无力:留意是否反复出现一侧肢体,如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麻木、无力,甚至手中物品掉落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颈动脉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引起脑部短暂性供血不足,影响了肢体的神经功能6。
言语障碍:注意自己说话时是否突然出现言语不清、表达困难或理解障碍。比如突然无法准确说出想说的话,或者听不懂他人的话语,这可能是脑部供血异常影响了语言中枢功能。
头晕目眩:有无突然发作的头晕,感觉天旋地转,甚至站立不稳。这可能与颈动脉斑块致使脑部血流减少,影响了平衡感有关。

视力问题
单眼黑蒙:即一只眼睛突然出现眼前发黑、视物不清,但通常在数分钟内又恢复正常。这是因为颈动脉斑块导致向眼部供血的血管血流减少或中断,引起视网膜短暂性缺血。

其他表现
记忆力减退:如果近期出现记忆力明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也可能与颈动脉斑块影响脑部供血,导致大脑功能受到一定影响有关。但记忆力减退也可能由多种其他因素引起,需要综合判断。

关注危险因素
饮食与生活习惯
观察自己的日常饮食是否不健康,比如是否经常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的食物,像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腌制食品等。同时,是否长期缺乏运动,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增加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风险。

慢性疾病情况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管壁长期承受较大压力,容资芩穑矢壮粱纬砂呖椤?梢远ㄆ诠用血压计测量血压,如果血压长期高于正常范围(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需格外关注。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高,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功能,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以使用血糖仪定期检测血糖,若血糖值异

常,增加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
高血脂:了解自己的血脂情况,如果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过高,会更容易在颈动脉壁上沉积形成斑块。虽然无法自行检测血脂,但血脂异常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高血脂患者,自己患颈动脉斑块的风险也可能增加。
如果发现自己有上述相关症状表现或存在多个危险因素,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如超声检查、CT血管成像等,以便早期发现颈动脉斑块,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干预措施

预防颈动脉斑块的生活方式
想要预防颈动脉斑块,可以从以下生活方式入手:

健康饮食
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斑块形成的风险。以下是饮食上的一些建议: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建议多吃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选择健康脂肪: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选择像橄榄油、鱼油等健康的脂肪来源。鱼类中的ω - 3脂肪酸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可每周至少食用两次深海鱼类。
控制食盐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以帮助控制血。
限制饮酒:避免过量饮酒,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

规律运动
规律运动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降低斑块形成风险。成年人每周应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此外,力量训练也很重要,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每次练习主要肌群。运动还能控制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颈动脉内皮细胞,引发炎症反应,增加斑块形成风险;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戒烟限酒后,血管功能可逐渐恢复,显著降低颈动脉斑块的风险。

定期体检
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导致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等。颈动脉超声检查是检测颈动脉斑块的有效手段,建议定期进行此类检查,以便及时了解斑块的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避免精神紧张
长期精神紧张会使体内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增加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可能性。应学会通过如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情绪中。

颈动脉斑块的治疗方法
治疗颈动脉斑块的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颈动脉斑块的基础疗法,它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还能降低血脂水平,减少斑块的形成和发展。

饮食:采取均衡饮食方案,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如鱼类、豆类)的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如少吃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克。
运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也可适当进行引体向上,增强背部肌肉力量,促进颈部血液循环,适用于轻度至中度颈动脉斑块且无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其他:戒烟限酒,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颈动脉斑块治疗的重要手段,具体如下:

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能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稳定或缩小颈动脉斑块,适用于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使用时需要监测肝功能和肌酶水平。此外,中成药通心络胶囊具有调脂、抗炎、抗凝,疏通血管,保护血管内皮,抑制新斑块形成,稳定已形成斑块的作用。

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防止血液凝固,预防血栓形成。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对于有症状或已经发生过相关疾病的患者效果更佳。
控制血糖药:稳定血糖水平有助于预防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对于存在高血糖且伴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
手术治疗
当颈动脉斑块造成严重的血管狭窄或出现相关症状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主要针对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或堵塞导致的缺血性卒中风险较高的患者,或重度颈动脉斑块引起持续性症状,经过规范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该手术通过移除受损的颈动脉内膜来恢复血管通畅,这是一种侵入性手术,需要在全麻下由专业医生执行。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这是一种介入放射学技术,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或者不适合行内膜剥脱术的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或重度颈动脉斑块引起反复发作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且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在局部麻醉下,通过导管将金属网状物送至狭窄部位支撑开通血管。
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都应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1条评分金币+8
妞妞乐乐 金币 +8 - 06-2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987
金币
275183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2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24
颈动脉斑块的警示意义与系统性解决方案

近年来,“颈动脉斑块”成为了很多人都非常关注的一个健康问题。由于颈动脉是大脑血流的“必经之路”,因此,很多人会本能性地担心:颈动脉斑块的存在会不会引起大脑的缺血、缺氧;以及,颈动脉斑块的破裂会不会造成脑梗死……

但事实上,从临床观察来看,大多数没有引起颈动脉狭窄的颈动脉斑块,最终发展为“颈动脉堵塞”或“直接引起脑梗死”的风险,并没有很多人所以为的那么大。而颈动脉斑块真正“细思恐极之处”其实在于,它拉响了一个重要的“警报”——我们全身的动脉系统都已经处在一个“易于形成斑块”的不良环境之中了!

颈动脉斑块的警示意义

1. 全身动脉系统的“窗口”
颈动脉是距离表皮最近的粗大动脉之一,并且,其与表皮之间并无复杂的组织器官或结构遮挡,因此,只需要通过超声检查就可以很好地观察颈动脉的各层结构。也正因为如此,医学上,才将颈动脉给视作为观察全身动脉系统的一个重要“窗口”。

2. 系统性风险
当我们发现“颈动脉斑块”这个问题时,绝不能仅仅只考虑到这一根血管的风险。要知道,全身所有的动脉血管都与颈动脉处于类似的环境当中。一旦颈动脉上“长出”斑块,往往意味着整个动脉系统都处于“易于形成斑块”的环境之中,而在其余的动脉血管上也都有可能“长出”类似的斑块……

3. 隐匿的风险
可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仅仅因为发现了一个或两个颈动脉斑块,就去做覆盖全身所有动脉的、昂贵且可能带来不良反应的造影检查(如全身CT血管造影)。但这也意味着:或许有不少潜在的动脉斑块,就像一颗颗埋藏在身体各处的“地雷”或“定时炸弹”,隐匿在了常规体检的视野之外!

具体案例

1. 急性心肌梗死
很多人都听说过的“急性心肌梗死”,就是在专门负责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内“长出”了斑块,这些斑块一旦破裂,会突然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从而造成心肌组织的缺血、坏死。而要想识别出冠状动脉内有没有斑块,往往需要通过冠脉CTA或冠脉造影检查,这都不是常规体检会涉及到的检查项目。

2. 脑梗死
大脑当中也有很多走行迂曲的细小动脉。在颈动脉上形成斑块的同时,这些脑血管内也同样有可能形成斑块。而这些斑块一旦破裂,血栓则会快速阻断脑组织的血流,从而引起脑梗死。而要想看清楚脑血管的情况,则需要通过颅脑CTA或MRA等检查,与常规体检当中的颅脑CT平扫或MR平扫也是有很大不同的!

3. 间歇性跛行
最后,很多人可能从没想到过:在行走一段距离后,腿部肌肉因缺血、缺氧而出现酸痛、无力、痉挛并被迫停下来休息的这种“间歇性跛行”症状,其实是由下肢动脉上的斑块所引起的,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导致静息疼痛与肢体坏疽。而不少人可能压根儿从来就没意识到,上肢、下肢的动脉血管内,也会存在动脉斑块相关的问题……

系统性解决方案

1. 降脂治疗
既然,“颈动脉斑块”的存在所反映出的是一种“系统性”的问题,那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采取的手段也同样应该是“系统性”的。而这种能“系统性”改变动脉所处环境的手段,正是“降脂”,更具体一点来说是“降低坏胆固醇”!

2. 脂质浸润学说
根据目前学术界主流的【脂质浸润学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否会形成,主要决定于两大因素:第一,血液当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坏胆固醇”的水平(渗透力)高低;第二,动脉内皮对于“坏胆固醇”侵蚀或渗透的抵抗能力。简单来说,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坏胆固醇”的浓度(渗透力)超过了动脉内皮的抵抗能力时,就会在全身营造出“有利于斑块形成”的环境。

3. 降低坏胆固醇
毫无疑问,对于上述所提到的不论哪种情况,只要把“坏胆固醇”的水平给降下来,那么,理论上,都可以让“促进斑块形成”的环境得到整体上的改善!这也就是为何我们会说,“降低坏胆固醇”是能够系统性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段了。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颈动脉斑块”的存在不仅仅是局部的问题,更是全身动脉系统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警示信号。因此,在发现颈动脉斑块后,应采取系统性的措施来改善全身血管环境,特别是通过降低坏胆固醇来预防和控制其他部位可能出现的类似问题。
1条评分金币+6
妞妞乐乐 金币 +6 - 06-2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