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3阅读
  • 2回复

[养生保健]血管开始堵塞,不是看晕不晕倒!医生告诫:若有这3表现或已狭窄 [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367
金币
265038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02) —
血管的事,从来不靠晕倒来判断。人晕一下,大多数时候是神经性反应,是低血糖、心律变化、脑供血短暂波动引起,和动脉狭窄关系不大。


可血管堵了,它不吭声。堵得慢,不疼;堵得巧,没征兆。等到疼了,可能就是命门要紧了。
很多人搞错了顺序,以为身体出问题,一定是靠“感觉”来提示。真相刚好相反,身体最严重的毛病,往往不靠感觉。
人类进化的本能,是优先保命,不是优先报警。能不叫苦,身体就不叫苦。血管狭窄、动脉堵塞,就是这种沉默杀手。
它不靠晕倒告诉你,反而藏在一些毫不起眼的“小表现”里。
这三种表现,不是医院的检查结果,也不是医生的诊断结论,而是日常生活中偶尔冒出来的“毛边”。
但就像纸张撕口的那一线裂痕,真要不在意,它能一路撕到底。


第一个表现,是走路突然觉得腿沉,尤其是小腿,总像拉着点什么走不动。
有的人会以为是年纪到了,肌肉不行了,甚至以为是风湿、关节问题,但事实很简单:血不够用了。
腿部动脉狭窄后,供血变差,行走时肌肉需氧量大,一旦供不上,小腿先知觉。
医学上叫“间歇性跛行”。轻度时只是不舒服,重一点,走几十米就得停,像被什么卡住一样。
这时候很多人去按摩、贴膏药,结果血管越堵越狠。
说到底,人的腿是最能察觉动脉问题的地方之一,因为那里离心脏最远,最容易被“忽略供血”。


但讽刺的是,大家偏偏最容易把腿的问题,当成“单纯的腿问题”。第二个表现,是夜里睡觉时脚冷、麻、发胀,翻身都觉得不对劲。
有些人家里老人冬天会抱怨脚冷得睡不着,其实这不单是寒冷,更可能是血流不足。
尤其是那些脚趾变色、皮肤干裂、指甲变形的,很多是下肢动脉硬化在作怪。别小看这一点,脚的微血管最细,血一旦不流畅,末梢循环第一个出问题。
而这个问题不会自己好转,只会悄悄进展。脚趾发黑、溃烂的老年人,往往都是从一个“冷”字开始。
还有一点常被忽略的,是老年人走夜路容易摔跤。


有时候家属说“视力不好了”、“地滑”,其实脑供血下降了,反应变慢了。而这种脑供血下降,很多时候不是脑本身的病,而是颈动脉狭窄。
这是第三个表现,走路发飘,头晕但不晕倒,眼前发黑却说不出哪里不舒服。这类患者去医院常被归类为“老年眩晕综合征”,开点扩血管药,效果微乎其微。
真正的病根,是颈部大血管堵了,脑子没油了。这种堵法,不是一夜之间,而是十年累积。
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那一刻开始,就在血管里慢慢种下隐患。
而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不会告诉你堵了多少,它只会突然告诉你,“已经不行了”。这个突然,是一个失语、一个瘫倒、一个心梗、一个截肢。


但更深层的问题,不是血管堵不堵,而是人对“慢性”的认识。现代人最怕急病,怕癌症,怕猝死,却常常不怕“慢病”。
觉得慢慢来不碍事,今天不处理,明天再说。但真正的杀手,从来不是速度,而是方向。
你走错方向,哪怕走得慢,终点也依然是悬崖。血管狭窄,看的不是当下的症状,而是过往的生活方式。
抽烟,不是今天抽了一根有事,而是十年前开始每天一包到今天;高油高盐,不是这顿饭的油腻,而是过去无数顿饭的积累。
习惯,才是最精准的医学影像。可惜,人们对仪器的信任,远大于对生活轨迹的反思。


这一点,从一组数据就能看清。
2022年国家心血管中心发布的统计年报显示,中国有超过3.3亿心血管病患者,占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其中脑卒中1300万例,冠心病1100万例,且每年新增病例超过100万。
更讽刺的是,这些人里将近一半从来没做过血管检查,有相当比例的人直到中风、心梗才知道自己血管早就出问题了。
一项发表于《Lancet Regional Health》东亚版的研究指出,中国成年人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高达37%,其中60岁以上人群超过一半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
这不是一个模糊的数据,而是一个活生生的警告:堵,是多数人的宿命,但很多人偏偏还没意识到。


但问题来了,血管狭窄的真正原因,是血脂吗?是高血压吗?是糖尿病吗?这三者都对,但都不是最根源的东西。
更深的原因,是“系统老化”。
一个人如果同时有脂代谢紊乱、炎症反应增强、自由基积累、微循环障碍,这才是堵塞的综合驱动力。
这不是简单吃药能缓解的,而是整体生理系统的退化。所以该问的不是堵没堵,而是身体还有多少能力去清理堵塞物。
有些人年轻时胡吃海喝没事,是因为代谢能力强。可到了四五十岁还那样,问题就来了。
像一台旧电脑,卡顿不是软件的错,是硬件真的跑不动了。


现代医学开始强调“全身炎症状态”这个概念,也正是意识到:动脉狭窄不是局部问题,而是全身健康的一面镜子。
那有人会说,血管堵了还能通吗?这个问题不光技术上重要,观念上更关键。
堵了可以通,但代价高,风险大,效果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彻底”。支架、搭桥、溶栓,听起来很先进,但它们不是在“治好”血管,而是在“勉强维持”。
真正的恢复,从来靠的是改变生活方式,是长期建立新的代谢平衡。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一个人不换生活习惯,做了再多手术,也是在原地打转。那血管还会再堵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彻底无路可通。
所以别把手术当成出路,它只是提醒:你已经没有退路了。


有趣的是,一些长期练习冥想、控制呼吸、从事园艺、规律锻炼的中老年人,动脉硬化进展反而慢。
这不是迷信,而是自律在细胞层面重塑了炎症路径。这种非药物干预,虽慢,但是真正起效。
而这,才是血管健康的方向。
1条评分金币+24
妞妞乐乐 金币 +24 - 07-0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367
金币
265038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28
根据提供的资料,血管开始堵塞时,并非仅仅通过是否出现头晕或晕倒来判断。医生告诫,如果出现以下三种表现,可能意味着血管已经处于狭窄状态,甚至存在潜在危险:

1. 间歇性跛行
这种症状表现为行走一段时间后,腿部会出现疼痛、麻木或者疲劳感,需要停下来休息才能继续行走。这是由于下肢动脉狭窄导致腿部血液供应不足所引起的。随着病情发展,即使短距离行走也可能引发不适。

2. 夜间手脚冰冷或麻木
夜间睡觉时,如果手脚经常感到冰冷,甚至麻木,尤其是在气温适中的情况下仍然如此,这可能是外周血管狭窄的信号。血管狭窄或堵塞会导致血液无法充分流向手脚,影响温度调节和感觉神经的正常运作。

3. 频繁头晕或头痛
如果头晕或头痛的症状逐渐变得频繁,尤其是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可能与颈部血管或脑部血管的狭窄有关。颈动脉狭窄会影响大脑的血流量,长期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暂时性脑缺血,进而出现眩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
以上这些症状并非仅限于头晕或晕倒,因此,当出现上述任何一种表现时,建议尽早就医检查,以排除血管狭窄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血管堵塞的风险因素
血管堵塞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可分为血管自身病变、生活方式、疾病因素、遗传因素、其他因素等方面,具体如下:

血管自身病变
动脉硬化: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内壁可能积累脂肪、胆固醇等物质,形成斑块,导致血管壁变厚、硬化,进而可能阻塞血流,这是动脉血管堵塞最常见的原因。
血栓形成:血栓是由血液凝固形成的固体团块,可能由于血管内壁受损、血流减缓或血液成分异常引起。脱落的血栓可以随血液流动,阻塞其他部位的血管。静脉血管堵塞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较为常见,通常发生在腿部深静脉中。
炎症:血管壁的炎症反应也可能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

生活方式
不良饮食习惯:高脂肪、高盐分、高糖的饮食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过多食用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盐和糖的食物,容易使血管内壁受损、产生斑块,进而形成血管堵塞。
缺乏运动: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会减慢血液循环,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例如长期久坐3小时,或经常乘坐火车或飞机,都不利于血液循环。

吸烟与饮酒:烟草中的化学物质和酒精能损害血管壁,促进斑块形成和血栓,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
压力与睡眠不足:长期精神压力大和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影响血管健康。持久的压力会造成神经功能失调,增加患三高疾病的风险,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睡眠不足、熬夜等容易导致人体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等过多分泌,继而增加血液的浓度,使血流减缓

疾病因素
高血压: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对血管壁造成较大压力,损伤血管内皮,容易使脂质在血管壁沉积,促进血管堵塞的发生。
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下肢血管出现粥样硬化,从而引起下肢血管堵塞;同时,糖尿病还可能引发微血管病变,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胰岛素抵抗会影响代谢,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高脂血症:血浆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血液中脂质成分过高,会导致下肢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下肢血管堵塞。
静脉曲张:当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时,深静脉的血液会大量反流到浅静脉,导致浅静脉的血液出现瘀滞现象。如果血液淤积严重,将会造成血管堵住。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史、“三高”病史的人群,血管堵塞的风险较高,其中又以糖尿病的家族遗传影响最大。

其他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自然老化,动脉壁的弹性逐渐下降,血管壁会逐渐增厚、变硬、失去弹性,从而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更容易发生血管病变和堵塞

预防血管堵塞的生活方式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饮食、运动、生活习惯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 健康饮食
控制胆固醇和脂肪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如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比如橄榄油、鱼类、坚果等。
增加蔬果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有效降低胆固醇。
控制糖分摄入:避免过多摄入添加糖,尤其是饮料和甜点中的糖分。

2. 定期锻炼
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血管堵塞。
力量训练:包括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有助于增强心血管健康。
增加活动量:尽量减少久坐时间,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促进血液循环。

3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来控制体重。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4. 戒烟限酒
戒烟: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狭窄和堵塞。戒烟有益心血管健康。
限酒:避免过度饮酒,以免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负担

5. 控制血压和血糖
定期测量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血管问题,因此需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

6. 减少压力
寻找适合的减压方法:如冥想、深呼吸、瑜伽、放松音乐等。
管理压力:学会应对压力,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7. 定期体检
早期发现问题: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脂、血糖、血压等检查。
上述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降低血管堵塞的风险,保护心血管健康。这些措施不仅适用于一般人群,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家族病史的人、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等,也需要更加个性化的关注和医疗建议。

自我检测血管健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方法和指标,可以帮助您初步判断自己的血管状况:

1. 观察身体信号
头晕、胸闷、四肢麻木或冰冷:这些可能是血管问题的早期信号。
2. 测量血压
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120mmHg,舒张压60-80mmHg。长期高于或低于此范围可能提示血管功能异常。

3. 血脂检测
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可以反映血管的健康状况。
4. 握拳测试
通过简单的握拳测试能初步判断血管弹性:握紧拳头30秒后松开,观察手掌颜色恢复时间,若超过3秒,可能提示血液循环不良。

5. 踝肱指数(ABI)
测量上肢与下肢的血压比值,即踝肱指数。该指数对于判断是否存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判断全身动脉硬化情况有很强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具体方法:测量上肢血压时,如果左右上肢高压数值不一致,取数值高的一侧为准。
6. 单腿站立测试
上了年纪的人,如果能够单腿站立10秒,更可能健康长寿。

7. 手劲大小
握力是衡量一个人整体力量的关键指标,一个人的握力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心脏水平的好坏。
8. 舌头下面的静脉观察
观察舌头下面的静脉,如果发现异常,可能暗示血管存在问题。
9. 生活方式评估
饮食不合理、运动量少、体脂过高、精神压力过大都会影响血管健康

注意事项
如果自测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如血管造影或CT血管成像进一步明确问题,并根据医生建议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以上方法仅作为初步判断工具,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诊断。如果您有任何疑虑或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1条评分金币+8
妞妞乐乐 金币 +8 - 07-0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987
金币
275183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2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28
血管健康与生活方式

你提到的关于血管健康的问题非常关键,尤其是如何通过日常生活的细微变化来判断血管是否出现问题。确实,血管堵塞往往是一个悄无声息的过程,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可能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以下是对你的观点的一些补充和总结:

---

血管堵塞的隐匿性

1. 无症状的危险:
   - 血管堵塞通常不会立即引起疼痛或明显的不适,尤其是在早期阶段。这是因为人体有一定的代偿机制,可以暂时维持血液流动。
   - 一旦出现疼痛或严重症状,往往意味着堵塞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甚至可能已经威胁到生命。

2. 常见的“小表现”:
   - 间歇性跛行:走路时感到腿部沉重、疲劳,尤其是小腿部分。这是因为腿部动脉狭窄导致供血不足。
   - 夜间脚冷、麻、发胀:这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引起的末梢循环问题。
   - 头晕、眼前发黑:这可能是颈动脉狭窄导致脑供血不足的表现。

---

生活方式与血管健康

1. 慢性病的影响:
   -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导致血管堵塞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些慢性病会逐渐损害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 2022年国家心血管中心发布的统计年报显示,中国有超过3.3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脑卒中1300万例,冠心病1100万例。这说明慢性病对血管健康的巨大影响。

2. 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 饮食:高脂、高盐、高糖饮食会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建议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
   - 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可以显著改善血管健康。
   -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严重损害血管内皮,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 控制体重: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

预防与治疗

1. 定期体检:
   - 定期进行血管检查,如颈动脉超声、下肢动脉超声等,可以早期发现血管问题。
   - 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的患者,更应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2. 非药物干预:
   - 冥想与呼吸控制: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减轻压力,降低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血管健康。
   - 园艺与规律锻炼: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还能改善心情,减少炎症。

3. 药物与手术:
   - 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从而减缓血管堵塞的进程。
   - 手术治疗,如支架、搭桥、溶栓等,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并不能根治问题。改变生活方式才是根本。

---

结论

血管健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努力。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有效预防血管堵塞,保持身体健康。记住,真正的健康不是靠药物或手术维持的,而是靠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方式。
1条评分金币+7
妞妞乐乐 金币 +7 - 07-0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