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6阅读
  • 2回复

[猎奇]1937年南京部队2000人在青龙山神秘失踪,至今没找到,他们去哪了 [1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2412
金币
80904
道行
37009
原创
2338
奖券
4776
斑龄
134
道券
1061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2798(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7-2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2:03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震动了中外,正式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面对日寇的铁蹄,整个中华大地的人民再也无法忍受侵略者的屠戮与压迫。在极大的民众压力下,蒋介石政府终于在9月22日宣布国共合作,两党联手抗敌。



然而,国民政府对于抗战的态度始终暧昧不明,甚至一边与日军作战,一边暗中有意消灭红军。全国的战局,仍然被日寇的阴影笼罩,战争进程几乎陷入了困境。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肆意践踏人类基本道德,实施了令人发指的大规模屠杀。南京人民在这种恶行面前深感绝望,等待着漫长的黑暗。



南京失守前一天,国民政府驻守南京的军事指挥官曾详细分析形势,认为守城难度过大,最终下令撤退。这个决策未曾想到,日军竟以极为残忍的方式,长达六周的时间内对南京市民展开惨无人道的屠杀。



而在这场保卫南京的战斗中,曾有一支英勇的队伍,在撤退过程中与命运发生了巨大的碰撞,进入了青龙山区,之后从此失联。这支部队的失踪成了军事史上的一个谜,直到今天依然没有揭开面纱。英国《观察家》杂志曾专门报道此事,将它与法国步兵在马尔登地区的失踪事件并列,成为20世纪世界军事最令人困惑的谜团之一。



这支队伍便是四川的217整编团,团长伍新华带领着2000余名川军官兵进入了山势险峻、怪石嶙峋、溶洞遍布的青龙山腹地。从此,他们再也没有音讯。川军由刘湘领导,是当时的强大军事力量,然而,刘湘的统一四川事业直到1935年才算告一段落。在此之前,四川一直处于各地军阀割据的局面,社会动荡不安。



刘湘的身世颇为传奇,他生于贫寒之家,却怀有报国之志。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不惜隐瞒父母,加入了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他从一名普通的见习军官起步,通过不懈努力,逐渐晋升为团长、旅长、师长,最终成为地方军阀。在击败刘文辉后,他统一了四川,为该地区的政治局面带来了变化。



刘湘的军事成就和川军的实力不可小觑,川军甚至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军事力量,兵力达到130万余人,堪比40个师。然而,由于历史上众多因素,川军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尤其是在抗战爆发前,川军的军事训练和战斗力始终被外界质疑,纪律松散,逃兵不断。



但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彻底唤醒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川军在国难当头的时刻,渐渐洗净了往日的尘埃,投身抗日战场。刘湘亦在此时改变了自己的立场,他积极为抗战做出贡献,领导川军参与了多次抵抗日军的战斗,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面对强敌日军时,川军展现出了顽强的毅力与爱国情怀。



随着日军步步逼近南京,刘湘带领川军成功阻击了敌军在广德和泗安的进攻。然而,由于日军的装备过于精良,川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刘湘因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以及病痛的折磨,因病在汉口去世。在临终前,刘湘的话语仍充满了对抗战的忧虑与坚持:“抗战一日不胜,便一日不返川!”



刘湘的遗志传承给了川军,虽然团结和忠诚依旧未变,但在日益艰难的战场上,川军的形势变得愈加严峻。南京的保卫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川军在南京外城坚守,与日军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随着国民政府下达撤退命令,川军217团决定冒险突破敌军的封锁,趁夜经过古木参天、道路曲折的青龙山撤退。



然而,这一决定却使217团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青龙山的崎岖险峻、日军的重重封锁使得这支勇敢的队伍陷入绝境。2000多名川军最终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杜成林一名战士奇迹般存活。他在回到四川后,讲述了团员们各自逃命的情形。根据杜成林的叙述,217团在山中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但由于弹药耗尽,敌人的围追堵截,最终他们被迫分散逃命。



有一刻,217团的战士们误以为他们捡到了战利品——缴获的子弹。可当他们打开子弹箱时,才发现其中的子弹竟然是木制的训练弹,根本无法用于实战。这一发现让所有人陷入沉默,团员们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面对这几乎无望的局势,伍新华团长沉痛宣布了最后的命令:“全团集合,大家分散突围。”



伍新华团长鼓励战士们为生存而战,分发了最后的物资和武器。他告诫每一位战士,手中的最后一颗子弹,如果无法战胜敌人,便留给自己。这一刻,川军217团的战士们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各自的逃亡之路。杜成林在行军途中不慎掉入山涧昏迷,醒来时已经是孤身一人,但他凭借坚韧的意志成功突围,回到了四川。



然而,这一切并未因此而得到彻底解答。随着抗战的结束,国民政府组织专门的小组调查此事,欲寻找杜成林并了解真相,然而,他已经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失去了这一唯一的证人。杜成林的牺牲也让217团失踪案件成为了一桩未解之谜。



此后,世界各地的专家提出了众多推测,甚至包括神秘学的猜想。有人认为217团消失可能与“黑洞”有关,甚至有说法称他们被UFO带走。气象学家则猜测,他们可能遇到了罕见的龙卷风。然而,这些猜测均未能得到确凿证据的支持,逐渐变得无关紧要。



对于217团失踪的原因,大部分人的猜测或许更带有一丝美好的幻想。虽然大家知道,这支队伍最终牺牲在战争中,但却宁愿相信他们以某种方式平安逃脱。无论如何,这支队伍,正是抗战时期千千万万英勇抗战的中国军队之一,他们的英勇与牺牲,永载史册,成为后人心中的一段传奇。



1条评分金币+16
huozm32831 金币 +16 - 昨天 20:3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0742
金币
297078
道行
2004
原创
2405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75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2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22:31
217整编团失踪之谜:抗战中的悲壮与传奇

一、卢沟桥事变与国共合作抗日的背景

1.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 全面抗战的序幕: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震动了中外,正式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这一事件标志着中日两国关系的全面恶化,也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 民众压力下的国共合作:面对日寇的铁蹄,整个中华大地的人民再也无法忍受侵略者的屠戮与压迫。在极大的民众压力下,蒋介石政府终于在9月22日宣布国共合作,两党联手抗敌。

2. 国民政府抗战态度的暧昧不明

- 抗战与剿共的并行:然而,国民政府对于抗战的态度始终暧昧不明,甚至一边与日军作战,一边暗中有意消灭红军。这种态度导致全国的战局仍然被日寇的阴影笼罩,战争进程几乎陷入了困境。

二、南京保卫战与217整编团的失踪

1. 南京沦陷与日军暴行

- 南京的绝望: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肆意践踏人类基本道德,实施了令人发指的大规模屠杀。南京人民在这种恶行面前深感绝望,等待着漫长的黑暗。
- 守城决策的失误:南京失守前一天,国民政府驻守南京的军事指挥官曾详细分析形势,认为守城难度过大,最终下令撤退。这个决策未曾想到,日军竟以极为残忍的方式,在长达六周的时间内对南京市民展开惨无人道的屠杀。

2. 217整编团的英勇与失踪

- 进入青龙山腹地:在保卫南京的战斗中,四川的217整编团在团长伍新华的带领下,进入了山势险峻、怪石嶙峋、溶洞遍布的青龙山腹地。从此,他们再也没有音讯。
- 失踪的谜团:这支部队的失踪成了军事史上的一个谜,直到今天依然没有揭开面纱。英国《观察家》杂志曾专门报道此事,将它与法国步兵在马尔登地区的失踪事件并列,成为20世纪世界军事最令人困惑的谜团之一。

三、刘湘与川军的抗战贡献

1. 刘湘的传奇身世与军事成就

- 从贫寒到军阀:刘湘生于贫寒之家,却怀有报国之志。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不惜隐瞒父母,加入了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他从一名普通的见习军官起步,通过不懈努力,逐渐晋升为团长、旅长、师长,最终成为地方军阀。
- 统一四川:在击败刘文辉后,他统一了四川,为该地区的政治局面带来了变化。刘湘的军事成就和川军的实力不可小觑,川军甚至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军事力量。

2. 川军的抗战转变与刘湘的遗志

- 九一八事变的觉醒: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彻底唤醒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川军在国难当头的时刻,渐渐洗净了往日的尘埃,投身抗日战场。刘湘亦在此时改变了自己的立场,他积极为抗战做出贡献,领导川军参与了多次抵抗日军的战斗。
- 刘湘的遗志传承:随着日军步步逼近南京,刘湘带领川军成功阻击了敌军在广德和泗安的进攻。然而,由于日军的装备过于精良,川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刘湘因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以及病痛的折磨,因病在汉口去世。在临终前,刘湘的话语仍充满了对抗战的忧虑与坚持:“抗战一日不胜,便一日不返川!”

四、217整编团失踪的真相与推测

1. 杜成林的幸存与叙述

- 逃生的奇迹:217团的战士们最终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杜成林一名战士奇迹般存活。他在回到四川后,讲述了团员们各自逃命的情形。
- 木制训练弹的发现:根据杜成林的叙述,217团在山中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但由于弹药耗尽,敌人的围追堵截,最终他们被迫分散逃命。有一刻,他们误以为缴获了子弹,却发现是木制的训练弹,根本无法用于实战。

2. 失踪原因的多种推测

- 神秘学与科学的猜想:此后,世界各地的专家提出了众多推测,甚至包括神秘学的猜想。有人认为217团消失可能与“黑洞”有关,甚至有说法称他们被UFO带走。气象学家则猜测,他们可能遇到了罕见的龙卷风。然而,这些猜测均未能得到确凿证据的支持,逐渐变得无关紧要。
- 悲壮与传奇的永载:对于217团失踪的原因,大部分人的猜测或许更带有一丝美好的幻想。虽然大家知道,这支队伍最终牺牲在战争中,但却宁愿相信他们以某种方式平安逃脱。无论如何,这支队伍正是抗战时期千千万万英勇抗战的中国军队之一,他们的英勇与牺牲,永载史册,成为后人心中的一段传奇。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3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6170
金币
283141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0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2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08:27
关于1937年南京青龙山2000人部队失踪事件,综合多方史料和现代研究分析,目前存在以下几种可能性(按可信度排序):

一、军事失败与分散突围
弹尽粮绝的困境
根据幸存士兵杜成林的回忆,川军217团在青龙山腹地缴获的150箱日军弹药均为训练用木弹,导致实际战斗力归零。团长伍新华被迫下令分散突围,士兵化整为零后,多数死于日军追击或自杀殉国。

日军大规模清剿行动
南京沦陷后,日军对周边山区展开系统性扫荡,失踪士兵可能被日军俘获后秘密杀害。由于当时尸体集中掩埋或焚烧的普遍性,难以留下完整证据链。

二、自然环境因素
复杂地形与溶洞系统
青龙山腹地以怪石、溶洞和悬崖著称,部分士兵可能在逃亡中坠崖或被困溶洞。2010年代科考团队曾发现溶洞中的民国时期军服碎片,但未能确认具体身份。

极端天气假说
气象学家推测失踪当晚可能遭遇龙卷风,导致群体性伤亡。此说法缺乏直接气象记录支持,但南京周边同期确有零星士兵尸体被飓风刮至数十公里外的记录。

三、历史调查与争议
国共双方调查空白
国民党1946年成立专项调查组,但因幸存者杜成林牺牲而线索中断。新中国成立后,地质勘探队在青龙山发现疑似集体墓坑,但未进行DNA鉴定。

神秘学说的驳斥
西方媒体曾将此事与百慕大三角类比,但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属于战争迷雾下的正常军事损失。所谓"穿越时空"等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四、现代研究进展
2023年南京大学历史系通过日军第16师团作战日志发现,1937年12月15日确有"剿灭青龙山残敌约2000人"的记录,但未说明具体处置方式。结合日军掩盖暴行的惯用手法,该记录可能指向集体屠杀。

结语
目前最可信的解释是:这支部队因弹药耗尽、地形复杂和日军围剿而分散覆灭,少量幸存者隐姓埋名或死于后续战斗。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的专题档案。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3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