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六维力传感器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9805
金币
318080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65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1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7小时前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开幕。在机器人产业加速向智能化、人机协作迈进的关键节点,高精度力感知能力正从“锦上添花”跃升为“不可或缺”的底层基础设施。来自中国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企业——蓝点触控,以其覆盖机器人“手足关节”的全矩阵六维力及关节力传感器产品,向全球业界宣告:在赋予机器人“真实触感”的竞赛中,中国方案已占据关键席位。
“没有力传感器,机器人的精细操作几乎不可能。”蓝点触控创始人刘吴月在接受采访时强调。这位36岁的航天技术专家出身的创业者,道出了机器人智能化演进的核心瓶颈——物理交互能力。
构建机器人的“触觉神经”
力觉感知技术长期被视为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后一道技术壁垒。作为中国机器人力传感器领域的领头羊,蓝点触控此次参展阵容覆盖了机器人力控感知能力的完整解决方案。
蓝点触控的核心产品阵列直击机器人产业痛点:人形机器人专用六维力传感器突破空间约束,专为解决动态行走及精细操作而设计,使人形机器人摆脱“机械感”,具备类人操作的灵活性。
通用型六维力传感器作为成熟产品线,已在工业打磨、精密装配等场景验证可靠性,其多尺寸选项适配各类机器人末端工具;关节扭矩传感器植入机器人“关节”,为运动控制提供实时数据输入,是实现柔顺控制与碰撞安全的底层保障;拉压力传感器以极致紧凑结构,解决夹持力控制等单轴力测量需求,成为自动化产线的“隐形守护者”。
“六维力传感器几乎决定了整机更像‘机器’还是更‘类人’,是‘大老粗’还是能干‘精细活儿’。”刘吴月这样描述其产品的核心价值。这位曾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担任某项目总设计师的创业者,带领团队将航天领域的精密传感技术转化到机器人产业。
技术突围的国产化之路
蓝点触控展台的火热景象,正是中国企业高端传感器领域一场“逆袭”的生动注脚。曾几何时,高精度六维力传感器的核心技术长期被海外巨头牢牢垄断。直面这一痛点,刘吴月带领团队依托深厚的航天测力传感技术积累,聚焦四项关键技术突破:自主创新的弹性体设计、高响应嵌入式硬件电路、复杂的六维信息解耦算法以及精密的六维同步校准技术。正是这些突破,铸就了100%国产化的高性能传感器,完成了从艰难追赶到全面持平,局部超越的技术跃迁。
性能指标的飞跃赢得了市场的热烈反响和资本的高度认可。“在串扰抑制、灵敏度等核心性能上,我们已达到甚至超越了国际一线品牌。”刘吴月在近期完成B轮融资后,自信地向市场宣告。持续攀升的市场估值,正是对其技术实力及市场前景的最佳背书。
市场层面的反馈同样喜人,2024年该公司在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领域市占率突破70%,2025年上半年多个单客户出货量已达千台量级。在关节力矩传感器领域,其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达7万多套,占据国内市场95%以上份额。
另据刘吴月观察:“2024年人形机器人年出货量达到2000台,远超预期,2025年可能达5000台到1万台的量级”。
中国制造的全球机遇
“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的机会一定是在中国,全球的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中国造,一定是必然的结果。”刘吴月对此深信不疑。他做出此判断基于三大优势:国内对高性能产品的巨大消费需求、显著的供应链优势以及良好的创新土壤与迭代环境。
业界共识也日益清晰: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落地,高精度力控感知技术已从“锦上添花”变为“不可或缺”。它如同机器人的“触觉神经”,是实现安全人机协作、复杂环境适应、精细灵巧操作的核心前提。而蓝点触控计划利用融资资金面向人形机器人小尺寸、高精度、高带宽等需求,拓展更多细分领域的传感器产品。同时深耕力控算法,为机器人装上更智能的“触觉大脑”。
“爆发式增长才刚刚开始,指数级的增长还在后边。”刘吴月预测,全球机器人产业正经历从“视觉主导”到“力觉融合”的范式转变,随着机器人从结构化工厂走向开放环境,力传感器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带动人形机器人力传感器市成为百亿级规模市场。正如刘吴月所言:“全球的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中国造’一定是必然结果”。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9805
金币
318080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65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7小时前
中国六维力传感器技术突破 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2025年8月8日,在北京开幕的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上,中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企业蓝点触控携人形机器人专用六维力传感器等产品阵列亮相,展示了中国在机器人高精度力感知领域的技术突破。该传感器专为解决动态行走及精细操作而设计,突破空间约束,使人形机器人具备类人操作的灵活性,成为本次大会关注的焦点之一12。

蓝点触控六维力传感器产品矩阵及技术优势
人形机器人专用六维力传感器:可实现对力和力矩六个维度的精准测量,灵活集成于足底、手腕、手指等部位,为机器人提供动态力学反馈,助力其准确感知运动状态及与外界相互作用,实现精准灵巧操作。其精度达0.1%FS,体积和重量较传统产品锐减80%-90%,实现无感化集成安装23。
通用型六维力传感器:作为成熟产品线,已在工业打磨、精密装配等场景验证可靠性,多尺寸选项适配各类机器人末端工具2。
关节扭矩传感器:植入机器人关节,为运动控制提供实时数据输入,是实现柔顺控制与碰撞安全的底层保障2。
拉压力传感器:以极致紧凑结构解决夹持力控制等单轴力测量需求,成为自动化产线的隐形守护者2。
六维力传感器技术壁垒与国产化突破
技术壁垒:力觉感知技术长期被视为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后一道技术壁垒,高精度六维力传感器核心技术曾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2。
国产化突破:蓝点触控创始人刘吴月带领团队依托航天测力传感技术积累,聚焦四项关键技术突破:自主创新的弹性体设计、高响应嵌入式硬件电路、复杂的六维信息解耦算法以及精密的六维同步校准技术,成功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完成从追赶至全面持平、局部超越的技术跃迁2。
六维力传感器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
应用场景:除人形机器人外,还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领域,如智能理疗按摩方案(通过力控反馈为腰肌劳损人群提供梯度按压、为术后康复者设计柔性牵引)、机械臂拖动示教技术(降低自动化门槛,适合柔性制造需求)等2。
市场前景: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约13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接近136.6亿元。蓝点触控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力传感器市场将达百亿级规模,中国凭借巨大消费需求、供应链优势及创新环境,有望在全球人形机器人零部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6504
金币
341189
道行
2004
原创
2412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76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4小时前
中国智造崛起:蓝点触控引领全球机器人“触觉革命”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上,中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企业——蓝点触控,以其全矩阵六维力及关节力传感器产品,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在机器人“触觉感知”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这不仅标志着中国在机器人底层核心技术上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转变,更预示着中国智造正在全球机器人产业链中占据关键席位。

---

一、高精度力感知:机器人智能化的“触觉神经”

1.1 从“锦上添花”到“不可或缺”
在机器人向智能化、人机协作快速演进的当下,高精度力感知能力已从可有可无的“附加功能”跃升为机器人的“核心基础设施”。正如蓝点触控创始人刘吴月所言:“没有力传感器,机器人的精细操作几乎不可能。”

1.2 构建机器人“触觉神经”
蓝点触控的产品矩阵覆盖了机器人“手足关节”的多个关键感知节点,包括:
- 人形机器人专用六维力传感器:突破空间限制,解决动态行走与精细操作难题,使人形机器人具备类人灵活性。
- 通用型六维力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打磨、精密装配等场景,适配多种末端工具。
- 关节扭矩传感器:为运动控制提供实时反馈,保障柔顺控制与碰撞安全。
- 拉压力传感器:以紧凑结构满足夹持力控制等单轴测量需求,成为自动化产线的“隐形守护者”。

---

二、技术突围:从“受制于人”到“100%国产化”

2.1 曾被海外垄断的高端传感器市场
过去,高精度六维力传感器的核心技术长期被欧美企业垄断,中国机器人企业难以摆脱“卡脖子”困境。

2.2 蓝点触控的四大关键技术突破
依托创始人刘吴月在航天测力传感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蓝点触控聚焦四大核心突破:
1. 自主创新弹性体设计:提升传感器结构强度与精度。
2. 高响应嵌入式硬件电路:实现快速、稳定的数据采集。
3. 复杂六维信息解耦算法:精准分离多维力信息。
4. 精密六维同步校准技术:确保传感器在不同维度的协同一致性。

这些技术突破,使得蓝点触控实现了100%国产化,并在性能上达到甚至超越国际一线品牌。

---

三、市场反馈:国产替代加速,市占率持续攀升

蓝点触控的技术实力赢得了市场和资本的双重认可:

3.1 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 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领域:2024年市占率突破70%。
- 关节力矩传感器领域: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达7万多套,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5%。
- 多个客户单次采购量已达千台级,显示其产品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3.2 行业前景广阔
刘吴月预测:“2024年人形机器人年出货量达2000台,2025年有望达到5000至10000台。”这一增长趋势将进一步推动高精度力控传感器市场规模的爆发式扩张。

---

四、中国制造的全球机遇

4.1 中国智造的三大优势
刘吴月坚定认为:“全球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中国造,是必然结果。”其判断基于以下三大优势:
1. 庞大的高性能产品需求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之一。
2. 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具备快速迭代和成本优势。
3. 良好的创新生态与政策支持:国内对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4.2 力控感知技术成为新范式核心
随着机器人从工厂走向开放环境,“视觉主导”正向“力觉融合”转变。高精度力控感知技术已成为实现:
- 安全人机协作
- 复杂环境适应
- 精细灵巧操作

的核心前提。未来,这一领域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百亿级。

---

五、未来布局:打造“触觉大脑”,拓展细分市场

蓝点触控计划利用最新一轮融资资金,重点投入以下方向:

5.1 拓展细分领域传感器产品
- 面向人形机器人“小尺寸、高精度、高带宽”需求,开发更轻、更灵、更智能的传感器。
- 探索医疗、服务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新型力控感知应用场景。

5.2 深耕力控算法,打造“触觉大脑”
- 在硬件基础上,发展智能算法,提升机器人对力反馈的自主判断与响应能力。
- 推动机器人从“感知”走向“认知”,实现更高层次的智能化操作。

---

六、结语:中国智造,触觉先行

蓝点触控的崛起,是中国高端制造从“跟跑”到“领跑”的缩影。在全球机器人产业从“视觉主导”向“力觉融合”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正以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快速迭代的产业生态和庞大的市场需求,逐步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制造中心。

正如刘吴月所言:“爆发式增长才刚刚开始,指数级的增长还在后边。”

> 资料来源: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  
> 适用对象:关注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高端传感器、人工智能、科技投资等领域的读者。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