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能谷”设计方案的评价
由gmp建筑师事务所与南京大学建筑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设计的“中国能谷”项目,是一个充满创新和现代感的设计。以下是对该建筑设计的详细评价:
1. 设计理念与自然融合
- 设计灵感:塔楼设计灵感取自竹节生长,方形主体象征主干,四周“叶片”寓意新芽。这一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了自然的生长过程,还象征着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景观融合:项目基地北、西两侧被运粮河、上坝河的宽阔景观水带环绕,远眺紫金山,形成了高品质的自然视野。塔楼间规划了相互连接的“共享空间”,室外空间延伸至东南侧公园,实现了景观的无缝融合。
2. 功能布局与交通便捷
- 交通轴线:两座超高层塔楼沿园区东南向主交通轴线布局,该轴线连接地铁站,汇聚主要人流车流,是园区内部交通的关键。这种布局不仅提高了交通效率,还方便了人员流动。
- 共享空间:塔楼间规划了相互连接的“共享空间”,不仅增强了建筑之间的互动性,还提供了更多的公共活动区域。
3. 建筑形象与科技感
- 立面设计:玻璃与金属立面塑造了科技感十足的现代形象,垂直立柱强化挺拔感,底部柱廊导向门厅。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还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简洁与高效。
- 塔冠设计:塔冠设计为多层玻璃造型,配以绿化屋顶露台,极具辨识度并提供休憩场所。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建筑的视觉冲击力,还提供了舒适的休息空间。
4. 内部空间与灵活性
- 高效灵活的空间:塔楼内部空间高效灵活,每层可使用面积超80%,大进深适应多样办公需求,转角区域可灵活布置会议或休闲区。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还满足了不同办公需求。
- 空中花园:核心亮点在于通高的空中花园,提供三种定制化可能:连接上下层的开放楼梯空间、多功能厅前厅或改善微气候的绿化屋顶花园。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生态性,还提供了多样化的使用空间。
5. 公共广场与环境塑造
- 公共广场:两塔楼间的公共广场以喷泉水池为中心,浅色天然石材铺装传递简约大气。绿植沿边线集中布局保障广场通达性,遮荫落叶树围合地块。水体、绿地、广场、运动区协调布置,避免单调,空间通透性延伸至东南袖珍公园。
- 退台式景观设计:gmp通过退台式景观设计巧妙处理了场地复杂高差,优化整合了大地块与道路的连接,并强化了街区环境塑造。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场地的利用率,还增强了街区的整体性。
6. 材料与技术
- 材料选择:建筑立面比例强调挺拔,细长竖向百叶及简洁的单元式玻璃铝板幕墙突显科技理性,金属穿孔铝板内嵌开启扇保障自然通风。这种材料选择不仅美观,还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总结
“中国能谷”项目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理念,将自然、科技、功能和美学完美结合。gmp建筑师事务所与南京大学建筑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合作,为南京科技创新园打造了一个具有标志性和前瞻性的建筑作品。这一设计不仅提升了南京的城市形象,还为未来的科技创新提供了优质的硬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