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在《红楼梦》中的判词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这短短几句,也勾勒出了她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后来再读《红楼梦》,细细品味晴雯这一人物形象,愈发觉得做人不要太 “晴雯”。
晴雯生得极为标致,眉眼间也颇有几分林黛玉的神韵,针线活儿更是堪称一绝。在怡红院众多丫鬟中,她本应凭借自身优势过得顺遂些,然而她的性格却成了她命运的 “绊脚石”。
例如在第五十二回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中,贾宝玉不小心将贾母赏赐的雀金裘烧了个洞,众人皆束手无策,唯有晴雯在重病之下,强撑着身体熬夜缝补。她的这份忠诚虽然令人钦佩,可这背后也凸显出了她不懂爱惜自己、过于逞强的一面。
从为人处世的角度看,她这个人其实很不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这种性格也实在不可取。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有些人一味地逞强,最后却不一定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还有就是晴雯这个人的脾气也火爆,例如抄检大观园时,晴雯表现出了对此极为反感,更是 “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并指着王善保家的鼻子骂道:
“你说你是太太打发来的,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太太那边的人我也都见过,就只没看见你这么个有头有脸大管事的奶奶!”
晴雯的这一行为,虽然看似大快人心,但从长远来看,却给自己招来了大祸,更是直接导致晴雯被王夫人认定为是勾引宝玉的 “狐媚子”,最终被逐出贾府。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一定不能仅凭一时意气用事。
如果像晴雯这样,不顾后果地宣泄情绪,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与晴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袭人,袭人虽同样身为怡红院的丫鬟却深谙处世之道,而且还善于揣摩主子的心思,懂得迎合贾府中的长辈。在对待宝玉的问题上,她既关心宝玉的生活起居,又时刻留意宝玉的言行,一旦发现有不妥之处,便会委婉地劝谏。袭人这种谨小慎微、善于周旋的处世方式,也使她在贾府中赢得了上上下下的好感,而且地位也相对稳固。
反观晴雯,她属于那种不屑于像袭人那样讨好他人,始终坚守自己的个性,却忽略了在封建等级森严的贾府中,这种过于自我的做法很难生存下去。
当然了,晴雯的性格并非毫无可取之处。比如她对封建礼教的不屑,对自由平等的向往,都体现出她性格中的闪光点。但是在现实面前,这些优点却无法帮助她摆脱悲剧命运。
在如今的社会,我们同样需要在保持自我的同时,也要学会适应环境,掌握一定的处世技巧,一定不能像晴雯那样,过于自我,不考虑他人感受,不懂得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她的经历其实也是警示着我们,做人不能太 “晴雯”。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懂得灵活处世,也要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收敛自己的锋芒,且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一直立足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