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阅读
  • 1回复

[美食做法]七月十五鬼门开,有钱没钱记得备好6样食物,祈福纳祥,赶走霉运[3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2503
金币
386763
道行
2004
原创
2425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83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0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42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9-02) —

七月十五鬼门开,有钱没钱记得备好6样食物,祈福纳祥,赶走霉运!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中元节",在民间又被称为"鬼节"。这一天,按照传统说法是地府鬼门大开的日子,祖先的灵魂会回到阳间探望子孙。自古以来,人们就在这一天准备特定的食物,既是为了祭祀祖先,也是为了祈福纳祥、驱邪避灾。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无论贫富,家家户户都会备好六样传统食物,它们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第一样必不可少的食物是鸭子。民间素有"七月半吃鸭"的习俗,这一传统在南方尤为盛行。鸭子性凉,在炎热的七月食用可以清热解暑。更重要的是,"鸭"与"压"谐音,寓意着"压住"不祥之物。

在广西、广东等地,人们会制作烧鸭、白切鸭等各式鸭肉菜肴,香气四溢的鸭肉不仅是一道美味,更被视为驱邪的利器。据老一辈人说,鸭子还能作为交通工具,载着祖先的灵魂往返于阴阳两界。因此,中元节祭祖时,一盘肥美的鸭子是必不可少的供品。

第二样传统食物是饺子。北方地区有"七月十五包饺子"的习俗。饺子形似元宝,象征着财富与吉祥。人们相信,中元节吃饺子可以招财进宝,保佑家宅平安。在山西、河北等地,主妇们会特意将饺子包成半月形,寓意"阴阳调和"。

祭祖时,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要先供奉祖先,然后全家人才一起享用。有些地方还会在饺子里包入铜钱,谁吃到就预示着来年会有好运。饺子的馅料也很有讲究,多用韭菜、猪肉等阳气旺盛的食材,据说可以抵御阴气侵袭。

第三样必备食物是豆腐。民间有"鬼节吃豆腐,平安无灾祸"的说法。豆腐洁白如玉,象征着纯洁与祥和。在佛教文化中,豆腐是斋食的重要食材,中元节吃豆腐也体现了慈悲为怀的精神。

福建、台湾等地会制作"红糟豆腐",用红糟腌制豆腐,红色的外观寓意驱邪避灾。江浙一带则有吃"油豆腐"的习俗,金黄酥脆的油豆腐象征着富贵吉祥。豆腐富含蛋白质且容易消化,特别适合在炎热的七月食用,既满足了祭祀需求,又兼顾了养生之道。

第四样重要食物是水果,尤其是梨子。梨与"离"谐音,寓意远离灾祸、疾病。在祭祖时,人们会挑选新鲜饱满的梨子供奉,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健康。山东、河南等地有"中元供梨,百病远离"的民谚。

除了梨子,苹果也常被选用,取其"平安"之意;香蕉则因其形似元宝而被视为招财的吉祥物。需要注意的是,祭祖用的水果要完整无缺,不能有虫蛀或磕碰,以示对祖先的尊敬。供后的水果会被分给家人食用,象征着祖先赐予的福气。

第五样传统食物是米饭。在南方,中元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蒸一锅香喷喷的白米饭。米饭象征着五谷丰登、家宅兴旺。祭祀时,米饭要盛得满满的,形成一个圆润的"山"形,寓意家族人丁兴旺、福气满满。有些地方会在米饭上插一双筷子,表示请祖先享用。

在台湾、闽南地区,还有制作"油饭"的习俗,用糯米加入香菇、虾米等食材炒制,香气扑鼻的油饭既是对祖先的敬意,也寄托着对富足生活的向往。米饭作为主食,在中元节的餐桌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第六样不可或缺的食物是糕饼类点心。江浙一带有中元节吃"南瓜饼"的习俗,金黄的南瓜饼象征着太阳的光芒,可以驱散阴霾。苏州、无锡等地会制作"糯米糕",软糯香甜的糕点寓意生活甜蜜美满。

广东地区的"老婆饼"也是中元节常见的供品,圆润的外形象征团圆和谐。这些糕点不仅用于祭祀,也会分赠给亲友邻居,传递祝福与关爱。老人们常说,中元节吃些甜点可以让"好兄弟"们心情愉悦,不再作祟。

除了准备这六样食物,中元节还有许多饮食禁忌需要注意。比如不能吃牛肉,因为牛在农耕文化中是重要的劳动力,吃牛肉被视为不敬;

也不能吃狗肉,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吃狗肉会招致厄运。有些地方还忌讳吃鱼,因为"鱼"与"余"同音,怕把福气"吃光"。在用餐时,筷子不能插在饭上,这样形似上香,容易招来不祥之物。

随着时代发展,虽然一些年轻人对中元节的习俗了解不多,但在老一辈的坚持下,这些传统依然得以延续。如今,中元节的食物不仅承载着祭祀功能,更成为连接家人情感的纽带。当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食物时,传统文化就在这温馨的氛围中代代相传。

中元节的食物习俗反映了中国人"敬天法祖"的传统观念,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祖先的感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备好这六样食物,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的习俗,都将持续温暖着中国人的心灵,守护着每个家庭的平安与幸福。

关于七月十五该备好的5种食材,就分享到这里,朋友们,中元节快到了,大家还有什么好的食材推荐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爱喜一起分享,厨艺有限,请多多指教。

别再点外卖了,6道家常菜,简单好做还下饭

别再点外卖了!6 道家常菜简单好做还下饭,顿顿光盘超满足
外卖吃多了总觉得油腻又不健康,其实在家做饭没那么难。今天给大家分享 6 道家常菜,食材常见,做法简单,每一道都超级下饭,不管是配米饭还是配馒头,都能让人胃口大开,顿顿吃光盘,赶紧学起来吧!

✅糯米笋炒腊肉:咸香下饭的经典搭配
糯米笋带着独特的清香,和腊肉的咸香融合在一起,简直是下饭神器。腊肉的油脂浸润着糯米笋,每一口都充满了层次感,小米辣和青椒的加入更是让这道菜多了一丝鲜辣,越吃越想吃。

【食材】
腊肉、糯米笋、小米辣、青椒、蒜末、生抽、蚝油、盐、味精、米酒、干辣椒面
【做法】腊肉冷水下锅焯水,水开煮 1 分钟后盛出,这样能去除腊肉表面的杂质和多余盐分;锅中放油,油热下蒜末、腊肉炒香,让腊肉的油脂充分释放出来;加入小米辣、青椒,炒至断生,青椒的清香和小米辣的辣味开始散发;倒入糯米笋,加生抽、蚝油、少许盐调味,让糯米笋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加干辣椒面,翻炒 1 分钟,增加这道菜的香辣口感;放味精,淋一圈米酒,快速炒匀出锅,米酒能让菜品的香味更浓郁。

✅土豆炖牛腩:软烂入味的暖心硬菜
土豆炖牛腩是一道经典的家常菜,牛腩炖得软烂入味,土豆吸饱了牛腩的汤汁,粉糯香甜,胡萝卜也带着淡淡的甜味,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这道菜热乎又下饭,尤其适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

【食材】
牛腩、土豆、胡萝卜、葱姜、料酒、冰糖、大葱、姜、蒜、八角、香叶、草果、桂皮、干辣椒、豆瓣酱、生抽、盐、鸡精、葱花
【做法】牛腩洗净切块,凉水下锅,加葱姜、料酒焯水,捞出用热水冲洗备用,这样能去除牛腩的血水和腥味;锅内加油、冰糖,小火炒至枣红色,放牛腩翻炒上色,让每块牛腩都均匀地裹上糖色;加大葱、姜、蒜、八角、香叶、草果、桂皮、干辣椒、豆瓣酱炒香,各种香料的香味充分融合;加开水烧开,放 1 勺生抽,转中小火煮 1 小时,让牛腩慢慢炖至软烂;加土豆、胡萝卜、少量盐,继续煮 10 分钟,加鸡精大火收汁,让汤汁浓稠地裹在食材上;撒葱花出锅,葱花的香味能为这道菜增色不少。


✅芦笋炒虾仁:清爽可口的营养快手菜
芦笋鲜嫩脆爽,虾仁 Q 弹滑嫩,这道菜不仅颜值高,营养也十分丰富。清淡的口感中带着一丝鲜甜,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很适合吃,而且做法简单,几分钟就能搞定。

【食材】
芦笋、虾仁、蒜末、蚝油、盐、黑胡椒粉
【做法】
1.虾去掉虾头、虾壳、虾线剥出虾仁。虾仁洗净,用厨房纸吸干水分,加盐、胡椒粉、料酒、一点淀粉抓匀,腌制10分钟。
2.芦笋用削皮刀去掉根部老皮,斜切成段。锅中水开加盐、食用油,下芦笋焯水1分钟,捞出过凉水沥干。
3.锅中油热,下蒜片和虾仁,炒至虾仁变色卷曲,加入芦笋一起翻炒。
4.调味加盐、少许生抽,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黑胡椒)


✅炒空心菜:翠绿爽口的家常素菜
空心菜是夏天常见的蔬菜,做法简单却十分下饭。翠绿的颜色让人看着就有食欲,口感脆嫩,带着淡淡的清香,不管是配粥还是配米饭都很合适。

【食材】
空心菜、干辣椒段、蒜末、生抽、盐、鸡精
【做法】空心菜洗净,分成菜杆和菜叶,这样分开处理能让烹饪更均匀;水开先放菜杆,烫 1 分钟捞出,再放菜叶烫 30 秒捞出,不同的部位烫的时间不同,能保证口感;锅中倒油,油热爆香干辣椒段和蒜末,香味瞬间弥漫开来;放入空心菜,加 1 勺生抽、少许盐和鸡精,调料的量要根据空心菜的多少来调整;大火翻炒 1 分钟,即可出锅,大火快炒能保持空心菜的鲜嫩。

✅芹菜木耳炒鸡蛋:营养均衡的健康菜品
芹菜富含膳食纤维,木耳清脆爽口,鸡蛋鲜嫩可口,这三者搭配在一起,营养均衡,口感丰富。这道菜清淡不油腻,很适合作为家常菜经常食用。

【食材】
芹菜、木耳、鸡蛋、蒜片、辣椒、盐、蚝油
【做法】木耳、芹菜洗净切段,焯水后捞出,焯水能去除木耳的杂质和芹菜的草酸;鸡蛋放少许油,炒散备用,炒鸡蛋时油可以稍微多一点,这样炒出来的鸡蛋更蓬松;锅中再倒油,爆香蒜片、辣椒,倒入木耳、芹菜、炒好的鸡蛋,快速翻炒;加少许盐、1 勺蚝油,翻炒均匀即可出锅,简单的调味就能让这道菜美味可口。

✅葱烧豆腐:酱香浓郁的下饭豆腐菜
豆腐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葱烧豆腐做法简单,酱香浓郁,豆腐吸饱了汤汁,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这道菜成本低,味道好,是很多人餐桌上的常客。

【食材】
豆腐、大葱、生抽、蚝油、老抽、淀粉、盐、清水
【做法】调酱汁:2 勺生抽 + 1 勺蚝油 + 少许老抽 + 1 勺淀粉 + 少许盐 + 半碗清水,搅拌均匀,酱汁的比例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豆腐掰小块,大葱斜刀切段,豆腐掰成小块比切成小块更入味;热锅热油,放入豆腐煎至表面金黄,煎至金黄的豆腐口感更好,也更容易吸饱汤汁;加入大葱,倒入调好的料汁,让大葱的香味和料汁充分融合;盖上锅盖焖煮约 2 分钟,收汁即可出锅,收汁的时候要不停翻炒,避免糊锅。

这 6 道家常菜做法都很简单,食材在菜市场也很容易买到。别再点外卖了,试着在家做一做,不仅健康美味,还能享受烹饪的乐趣。赶紧把这些菜谱收藏起来,有空的时候做给家人吃吧!
1条评分金币+20
huozm32831 金币 +20 - 昨天 20:4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2503
金币
386763
道行
2004
原创
2425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83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0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1:45
中元节除了文章里讲到的“鸭、饺子、豆腐、水果、米饭、糕饼”这六样“标配”之外,各地其实还有不少既讨口彩、又容易上手的应景食材/菜式,今天再给你补 5 个“好意头”小食,做法简单、寓意也好,祭祖、自吃两相宜。  

1. 发糕(步步“发”)  
   谐音梗永不过时——“发”就代表着家运、财运一起旺。  
   懒人版做法:预拌发糕粉 200 g+冷水 160 ml 搅匀,倒进小碗八分满,撒点红枣丁,水开后蒸 12 min 即可。  

2. 莲子银耳羹(连生贵子,圆圆满满)  
   七月十五暑气未退,来一碗清润的甜汤再合适不过。  
   干银耳泡发+莲子 20 g+百合 10 g,小火炖 40 min,最后放冰糖、枸杞。祭祖时可盛三碗排成品字形,寓意“连中三元”。  

3. 韭菜盒子(长长久久,招财进宝)  
   韭菜“久财”,盒子“荷包”——把财气牢牢兜住。  
   面皮:中筋粉 250 g+热水 120 ml+冷水 30 ml,和好后醒 20 min。  
   馅料:韭菜碎、鸡蛋碎、虾皮、少许香油拌匀。  
   包成半月形,收口捏花,平底锅少油两面煎金黄即可。  

4. 绿豆汤(解煞除秽)  
   民间认为绿豆能“压惊、解毒”,中元节熬一大锅,既给祖先“解煞”,也给自己一家老小解暑。  
   绿豆提前泡 2 h,加水 1:8 比例,大火煮开后小火 25 min,加冰糖、陈皮丝,放凉了喝更爽口。  

5. 烤麸(“靠福”)  
   江南一带老传统,烤麸=“靠福”,配上木耳、花生、香菇一起红烧,福气满满。  
   懒人可用现成油炸烤麸,焯水后与泡发的木耳、香菇、花生米同炒,加生抽、老抽、冰糖、八角,小火焖 15 min,收汁后淋香油。  

——小贴士——  
• 祭祖时,把以上食物各取一点单独装盘,摆成“七星伴月”或“三牲四果”格局,既体面又有好寓意。  
• 当天做的菜最好一顿吃完,不留隔夜的“冷灶”,民间说法是避免“好兄弟”留恋不走。  
• 若怕麻烦,可提前一晚把烤麸、发糕、莲子羹做好冷藏,当天复热即可,味道不打折。  

祝大家中元节平安顺遂,福财双至!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4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