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阅读
  • 1回复

[猎奇]惊艳!四水归堂的中式院落竟然如此美丽![3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3335
金币
353171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3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18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0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9小时前
四水归堂 | 中式院落之美
四水归堂
晴雨两宜,四时皆景
是中国古代建筑赋予天井的独特文化内涵
四水归堂指的是院落中天井与房间的形式和关系
这种合院形式的民居
是皖南民居特有的一种布局方式
当地民居的屋顶都是斜坡形式
并且坡面斜向院内
下雨时节,雨水自屋檐滴落
在地面形成汇流环绕的格局
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
源源不断地流入院墙府内
既是藏蓄之所,也是财禄象征
因此被称为“四水归堂”
01.
四水归堂:有堂皆井
“天井”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军事名著孙子兵 法中,《孙子行军篇》记载“凡地有绝涧天井、天陷、天隙,必然远之勿近也。”原指天井是四面陡峭、中间低平的作战地形。
传统民居天井是由四周坡屋面的屋顶,围合成一个开放式空间,形成一个漏斗型井口,汇四水归堂(塘),下底设池塘、留沟防、变路径、安石埠,立基划界、以滴水为界的天然之井,故也取名“天井”。

摄影/陆雨春
在明清 期间,天井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式被广泛应用,早期的徽州和江西的民居都深受其影响,可以说是有堂皆井。
安徽歙县呈坎村▼

天井式建筑是南方地区最为普遍的传统建筑形式,是建筑组群内部采光系统的构成主体,是南方传统民居建筑中排水、通风的组织核心所在,也是我国南方传统建筑形象的重要构成元素,古徽州的天井被称作“明堂”,也有着“四水归明堂”之说。
天井采光可分为直接采光和间接采光▼

直接采光指采光窗户直接向外开设;间接采光指采光窗户朝向封闭式走廊、直接采光的厅、厨房等开设。
天井变化多端,式样丰富,从开口形状看,有方形的,有矩形的,有圆形的,布口方位宽窄不一,在正堂和门厅之间便形成了一种过渡的闲逸空间。而这精心构建的方寸天地,也给人一种“别有洞天”的奇妙感觉。

传统的天井民居一般以一层、二层为主,有少量的三层或三层以上的民居,通过天井的组织,形成了全封闭和顶部开敞空间的循环交替,展现出开合有序、丰富多变的空间形式。

传统民居天井体现着建筑中空间的重要性,在历经数千年洗礼之后的传统民居,天井无论在空间形式上,还是在建筑中采光、遮阳、通风、排水等功能上,都对现代文化建筑的空间设计产生启迪作用。
天井所营造的空间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展现了开合有序的空间变化,冲淡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建筑和城市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四水归堂的中式院落有了很多新的空间表现形式,不再单一,它在满足现代建筑的功能上融入传统文化,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法表现传统建筑四水归堂之美,延续被遗忘的传统。
02.
现代建筑中的“四水归堂”




  • 安吉悦榕庄



安吉悦榕庄的大堂是一个方正的四合院,观大堂庭院形制,四水归堂的院子将光、风、雨、雪等自然元素融纳其中,当身处院内,与自然的对话也在这四方院内悄然发生。







建筑设计/gad;摄影/姚力、黄金荣




  • 广州建发央玺


广州央玺的二进空间以下沉庭院演绎四水归堂,圆形屋檐由外而内设计,象征着天圆地方的理念,弧形排列的木扇格栅,通过挑檐和格栅形成灰空间,四面八方的水通过瓦屋面洒进圆形的庭院,和地面上镌刻的“玺”字形成曲水流觞融为空间一体,水滴犹思念般绵延不绝,形成独特的铜壶滴漏场景。




青瓦、曲水、桃木格栅加上岭南特有手工艺百鸟朝凤的灰塑内照壁,都在细节处渗透着中式韵味与岭南精神。一方圆院,一缕阳光,光阴四季,春华秋实。


景观设计/GVL怡境设计;三棱镜建筑空间摄影




  • 南通如苑·科技城企业公馆


如苑企业公馆建筑采用磅礴大气的中式园林建筑风格,主建筑的回形构造则采用古时的天井结构,寓意“四水归堂”,是传统东方智慧与美学的结晶,亦为室内空间的表达奠定基本语言基调。



建筑设计/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摄影/释象万合




  • 合肥建发雍龙府


四合房围城小院,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廊桥深处,轻吟雅舍。



景观设计/山水比德




  • 港龙融创·山水拾间项目展示区


建筑的屋檐四面围合,这是传统中式建筑风格的代表之一,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学思想。雨季时节,水从四面的檐壁汇聚,在江南文化里,寓意着财源风水,也寄托着家人的团圆的美好愿望。



建筑设计/上海桐源;景观设计/杭州朗庭;摄影/HOLI河狸




  • 九华山莲花小镇


小镇拙朴而沉稳,陡峭的屋面可以更好的营造光影,天井采用进口菠萝格原木,打造徽居中典型的四水归堂,仿佛是一场古今的对话。








建筑设计/上海日清;是然建筑摄影Schran Images&张骑麟,天井深化施工设计: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长沙建发央著


以四水归堂的下沉式庭院空间景观为主中心,注重自然采光,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会向天井流入,待到晴朗或是雨天,“洒金流银”之景从四水归堂的屋檐下重现,孕育着石板上的岁月,意蕴无穷。




景观设计/山水比德;摄影:曾江河





  • 威海国医院


设计将四周檐廊处理为圆形,圆形的天井和四方的庭院,宜设而设,精在体宜,同时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朴素哲学,庭院中汇聚雨水而成的水景在有水和枯水期,传达出温润和寂寥的不同气质。


建筑设计/GLA,摄影/姚力



  • 觀芷·翠陌民宿酒店




杭州卧野空间设计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3335
金币
353171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3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18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0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9小时前
四水归堂:中式院落的文化内涵与空间美学
“四水归堂”是中国传统民居中极具代表性的布局形式,尤其在皖南、江南等地区广泛应用。其核心特征是通过四周坡屋面围合形成天井,雨水沿屋檐汇入院内,既体现了实用功能,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这种“晴雨两宜,四时皆景”的设计,将自然元素与人文理念巧妙融合,成为中式院落美学的经典范式。

四水归堂的核心特征与文化寓意
空间布局:天井为核心的合院形式
结构定义:由四面坡屋顶围合出开放式天井,形成“漏斗型井口”,雨水经坡面汇入院内,底部设池塘、沟渠等排水系统,以“滴水为界”划分空间。
布局特点:多为一至二层建筑,以堂屋为中心,两侧设厢房,南侧为门楼,形成“有堂皆井”的格局。天井兼具采光(直接/间接采光)、通风、排水功能,是建筑组群的“呼吸系统”。
文化象征:天人合一与财禄寓意
风水与财富:雨水汇流象征“四方之财”流入宅内,寓意“藏蓄之所,财禄象征”,体现“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
理学思想:天井营造的“开合有序”空间,暗合“天人合一”理念,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使建筑与环境形成有机整体。
伦理秩序:正房为长辈居所,厢房供子女居住,门楼作为入口过渡,体现传统家族的尊卑等级与生活秩序。
四水归堂的历史演变与地域特色
历史渊源:从天井到民居范式
术语起源:“天井”最早见于《孙子兵法》,原指军事地形,后演变为民居中的开敞空间。明清时期,天井在徽州、江西等地民居中广泛应用,形成“有堂皆井”的普及性特征

功能进化:早期用于防御与排水,后发展为调节微气候(适应南方温湿环境)、组织采光通风的核心结构,同时承载宗族活动与日常生活。
地域差异:皖南与江南的独特表达
皖南民居:以徽州呈坎村为代表,天井方正紧凑,屋顶坡度陡峭,青瓦铺顶,石板铺地,强调“四水归明堂”的仪式感。
江南水乡:临水而建,天井与水系结合,前门通巷、后门临水,码头与天井形成“水陆相生”的格局,如苏州、绍兴民居。
岭南变体:融入灰塑、木扇格栅等元素,如广州建发央玺以“圆形屋檐”“曲水流觞”演绎四水归堂,结合百鸟朝凤灰塑,体现地域文化融合。
现代建筑中的四水归堂: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经典案例:当代设计对传统的转译
项目名称    设计亮点    文化表达
安吉悦榕庄    方正四合院形制,天井引入光、风、雨、雪自然元素,营造“与自然对话”的闲逸空间    延续“四时皆景”的意境,弱化功能边界
广州建发央玺    下沉式圆形庭院,弧形木扇格栅形成“铜壶滴漏”场景,结合岭南灰塑与桃木格栅    以“天圆地方”象征重构传统符号
合肥建发雍龙府    四合房围合小院,廊桥连接建筑,雨季“洒金流银”的落水景观呼应江南文化    强调“团圆”与“财源”的吉祥寓意
南通如苑企业公馆    回形构造复刻天井结构,作为企业公馆的空间核心,彰显“东方智慧与美学”    传统形制与现代办公功能的结合
创新方向:材料、技术与功能拓展
材料革新:采用菠萝格原木(九华山莲花小镇)、玻璃幕墙等现代材料,保留坡屋顶、天井等传统符号。
空间重构:通过下沉庭院、多层天井(如三层合院“步步高升”外观)打破单层局限,适应现代生活需求

文化延续:提取“四水归堂”的精神内核,转化为景观设计(如曲水、石埠)、光影艺术(如天井光影四季变化),而非简单复刻形制。
四水归堂的当代价值:美学与生态的双重启示
美学价值:方寸天地中的意境营造
空间诗意:天井虽小,却通过“框景”“借景”手法形成“别有洞天”的视觉效果,晴时阳光洒落,雨时水帘环绕,四季景色各异。
细节之美:漏窗、雕梁、灰塑等装饰元素与天井空间呼应,如岭南民居的“百鸟朝凤”灰塑照壁,使实用结构升华为艺术载体。
生态智慧:传统技术的现代启示
微气候调节:天井通过热压效应促进通风,结合植被与水体降低室温,为现代低碳建筑提供“被动式设计”范例。
水资源管理:雨水收集系统(池塘、沟渠)体现“海绵城市”理念,对当代建筑排水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四水归堂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中式美学与生活哲学的浓缩。从皖南古村的青瓦天井到现代建筑的创新演绎,这一传统智慧始终以“水”为媒介,连接天地、人伦与时空,成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美学符号。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