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会正确煮鸡蛋吗?煮鸡蛋时直接加清水煮是错的,今天教你多加这一步,鸡蛋鲜嫩壳一碰就掉。

如果你还认为煮鸡蛋是很简单的事情,那就大错特错了,下面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朋友是不是经常遇到鸡蛋难剥皮,蛋壳连着蛋白,剥得手忙脚乱还浪费不少蛋清,特别是喜欢溏心蛋的朋友,更是头疼不已。

除此以外,在煮鸡蛋的过程中,经常会有炸裂的现象,鸡蛋外壳直接裂开掉,里面的蛋白流到锅中,弄得到处都是。

其实这主要是源于你煮鸡蛋的方式不太对,所以煮鸡蛋也有方法,下面就分享给大家,保准让你煮的鸡蛋壳一碰就掉。

首先准备6个鸡蛋放入盆中,加入少许的小苏打,一勺食盐,倒入多一些的清水,将食盐和小苏打搅拌溶解,浸泡五分钟。

五分钟后,再用厨房纸巾擦洗干净,因为鸡蛋壳表面有很多细菌,甚至残留鸡粪,用食盐水清洗可以杀菌消毒,小苏打则能软化污垢,这样更容易清洗干净。

清洗干净后,我们再换水将鸡蛋漂洗一下,注意这里要往水里加入少许白醋,多加这一步,煮出来的鸡蛋会特别好剥壳,而且营养也不会流失。

这是因为蛋壳是碳酸钙材质,而醋能与碳酸钙反应,使鸡蛋在煮好后更容易剥壳,再将鸡蛋浸泡在醋水中备用。

接下来我们起锅烧水,大火把水烧热,往锅里加入一勺食盐,用勺子搅拌均匀使盐化开。

加入食盐有两个好处,一是盐里的离子可以增大蛋壳和膜之间的空隙,更方便剥壳,二是盐能让煮鸡蛋的口感更好,减少腥味,更容易让人接受。

那么煮鸡蛋究竟是冷水入锅还是水开入锅呢?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在水微开的时候下锅。

当锅底开始起密集的小泡泡时,就可以将鸡蛋下锅了。

因为冷水煮鸡蛋会导致加热时间太久,影响口感,而水开入锅则容易使鸡蛋受热不均匀,导致夹生腥味还会特别重。

再来说煮多长时间,从安全的角度来讲,煮鸡蛋的时间不能过短,一般煮六分钟时,蛋黄开始凝固。

建议大家最好煮到八分钟左右,这样既能确保消灭可能存在于鸡蛋中的沙门氏菌,又能保持鸡蛋的营养和口感。

煮制时间到了后,将鸡蛋控水捞出,放入凉水中浸泡一下,这样会使鸡蛋更容易剥皮,轻轻一剥就掉了。

而且经过凉水浸泡的鸡蛋口感也会更加紧致、细嫩好吃,浸泡到不烫手后,就可以控水捞出了。

接下来,就来实践看看我们的煮至方法到底效果如何,先把鸡蛋敲一敲,然后呢捏一捏使蛋壳分离。

现在轻轻一碰鸡蛋壳就下来了,而且都是一大块一大块的,不会碎掉,每天喜欢吃鸡蛋的朋友,可以试一试这个方法,这样剥鸡蛋真的很解压。

接下来宋姐就用剥好的鸡蛋来跟大家分享一道美食。

我们先将鸡蛋撕成小块装入碗中,再准备一口蒜臼,把大蒜剥皮放入蒜臼子中,加入一勺盐捣成蒜泥。

捣好后加入少许生抽,一勺芝麻香油,再将其搅拌均匀,这样捣出来的蒜泥吃起更加有味道。

然后将蒜泥倒入鸡蛋碗中,加入少许葱花增香,再次拌匀,使每一块鸡蛋都均匀地裹上蒜泥充分入味,这样就可以装入盘中开吃了。

这样做出来的蒜泥鸡蛋,蒜香味特别浓郁,百吃不腻,非常有味,做法又特别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