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0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数”联山海 “智”造未来——从东博会看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新机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5905
金币
378626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6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58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23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60个国家3200余家企业共赴这场秋日之约,16万平方米的展览总规模,集中展示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新成果。
  从推出AI会展智能体到首次创设人工智能专馆和新质生产力专馆,从场内硬核AI产品首发首秀到场外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持续拓展……站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时代的门口,东博会和峰会正见证和推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释放新机遇,共同培育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新动能。

      东博会和峰会成为人工智能合作“大舞台”
  渴了,有机器人煮咖啡、制作冰激凌;累了,可坐下来看机器人表演架子鼓,围观机器人拳击赛;谈生意时,各国客商可以使用AI翻译眼镜“同频交流”——这仿若科幻电影的场景,是本届东博会上真实的一幕。
  走过22年的东博会,今年首设1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馆。超100家国内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初创团队参加,不少AI前沿技术和一批新科技、硬核产品争相亮相,人工智能专馆成为中国—东盟数字合作的“超级舞台”。
  一批应用,勾勒出未来场景的生动轮廓。
  躯干由复合装甲覆盖的防爆机器人“天魁1号”,在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进入危险区域开展侦察和救援;
  仅需110秒,双臂双杯咖啡机器人便可完成两杯高品质现磨咖啡的订单,还能做上精美的“拉花”;
  从智能匹配商机、云端参展、AI客服到智慧会议管理,支持8种东盟语言的AI会展智能体的17个应用场景全面落地,开幕前即完成超3500对线上预匹配和近900场线下洽谈预约……
  一场赛事,展示数字经济的诸多可能。
  最初为了配合第22届东博会和峰会而举办的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已诞生智慧口岸、榴莲成熟度识别模型、数字果园等一批具备落地条件的成果。“如果说展馆展示的是‘今天’,那么‘A超’则在孕育‘明天’。”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
  7月举办至今,这一活动已吸引3300多支参赛队伍,其中有329支来自东盟,涉及跨境电商、文旅、汽车、农业等9个子赛道。
  一系列对话,凝聚各方共识,推动成果落地。
  首次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圆桌会,成立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为人工智能合作提供机制性保障。中国贸促会与东盟10国工商会共同发布《中国—东盟工商界关于人工智能产业合作南宁倡议》等报告,国内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和东盟国家商协会和企业围绕智慧城市、智慧制造、智慧农业等领域开展洽谈合作。
  “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让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青年创客都能找到自己的接口。”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庆霜说,把峰会打造成为区域人工智能、数字合作的重要平台。

      从“山水相连”到“数据相链”
  走入东博会崇左市展馆,中越友谊关智慧口岸的沙盘展示令人眼前一亮,通过无人驾驶运输车和自动化吊装设备,货物丝滑通关……作为中国首个跨境智慧口岸,这个项目基于卫星导航、人工智能、数据可控交互等技术,借助智慧指挥调度平台,能实现口岸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运行,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从会场走向会外,山水相连的中国—东盟正以大数据和AI为纽带,从多维度、多领域构建智慧化跨境合作链条,加快打造互利共赢的“数字丝绸之路”。
  数字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根基。自治区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说,今年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有望投入运营,届时将实现数据从广西南宁直接传输到东盟国家,极大缩短传输距离,降低通信成本,“以南宁到河内为例,数据传输时延将只有3.5毫秒,有力促进跨境电商等数字经济发展”。
  作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目前广西已建成12条直达越南、老挝、缅甸等东盟国家的跨境陆缆,国际通信信道总容量突破9000吉字节(GB),有效赋能中国—东盟数字贸易与数字经济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
  中国—东盟信息港,为推动中国—东盟数字互联互通而生。在东博会的展位上,它化身为一个数字生态微缩景观,向来宾集中展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一系列前沿的数字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让抽象的“数字互联互通”变得可视、可感。
  “我们致力于为中国数商开拓东盟市场搭建合规、高效的合作桥梁。着力推动中国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数据人才培训以及行业标准规范在东盟国家落地。”中国东信高级解决方案经理黄恺杰说,截至目前,公司已成功带动21家数商出海。
  从畅通信息动脉到赋能产业升级,再到密切人文交流,“人工智能+”正为中国—东盟更多合作领域注入新动力。
  位于马来西亚八打灵再也市的中国—马来西亚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内,阿里云、大疆、深度求索(DeepSeek)等十多家中国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在此云集。
  “我们与马来西亚电子政务集团(MYEG)共同建设‘面向中国—东盟的数字证照跨境服务平台’,目前正推动中马两国数字身份互认的落地应用,通过AI智能体,中国‘星火·链网’和马来西亚Zetrix区块链的结合,可以实现两国公民在驾驶资格、金融、旅游等领域的跨境身份无缝验证。”广西北投信创集团副总工程师苑翔说。

      自贸区再升级加速释放乘数效应
  当前,中国正加快实施“人工智能+”全球合作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共享,而东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数字市场之一。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表示,中国庞大的数字生态与领先平台将为双方合作提供强大支撑。双方应着力推动数字贸易、电子商务、数据治理等领域合作,并把握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云服务等全球趋势,共同培育独角兽企业与科技巨头,将本地区打造为创新高地。
  “我现在戴的这款眼镜,可以实现在线和离线的外文翻译,也有提词作用,我们正在对接缅甸方面的需求,实现缅甸语的精准翻译。未来还将进一步开拓东盟市场。”东博会展馆内,深圳云译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负责人巴灿边展示公司产品边对记者说。
  商务部门介绍,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有望年内签署。从2.0版到3.0版,一个包容、现代、全面、互利的自贸协定,将加快释放人工智能合作的潜力。
  东博会期间,众多东盟国家人士来到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南A中心”)参观。今年前8月中心签约国内人工智能项目51个,落地项目40个;签约东盟国家企业16家,覆盖人工智能多个领域。
  “‘南A中心’可以通过东博会,打通技术、资源、市场链路,进而打造包含东盟语料的AI大模型与行业垂类AI智能体,为东盟各国量身定制应用方案,将AI从技术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生产力引擎。”中心首席科学家郭沙说。
  今年2月,中国—老挝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签约。目前,由广西投资集团投资建设的老挝中心已建成约500平方米的展示与交互区域。从算力基础设施到老挝语大模型研发,再到共建企业征信系统等,依托“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模式,广西正以系统化的方式,全方位地为老挝的AI发展提供支撑。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说,通过规则对接、标准互认、机制互通,3.0版将更有利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东盟市场顺畅落地,推动双方在数字经济等领域携手合作,释放出更大的乘数效应。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5905
金币
378626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6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58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2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9-19
“数”联山海 “智”造未来——从东博会看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新机遇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东博会)于2025年9月17日至21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本届展会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首次将人工智能(AI)置于核心地位,全方位展示中国与东盟在AI领域的合作潜力与落地成果,标志着双方合作正式迈入“数智时代”。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本届东博会所揭示的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新机遇:

一、机制建设:高层对话与制度保障成型
本届东博会首次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圆桌会议,中国与东盟十国人工智能主管部门最高负责人齐聚南宁,共同探讨AI伦理、产业标准、数据安全等前沿议题,旨在为区域人工智能治理提供制度性保障。会议宣布启动建设中国—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围绕夯实发展基础、开源服务、产业对接与人才培育四大方向推进务实合作。

同时,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国贸促会与东盟十国工商会共同发布《中国—东盟工商界关于人工智能产业合作南宁倡议》,为AI合作提供常态化、机制化平台。

二、场景落地:AI技术深度赋能跨境合作
东博会不仅是展示平台,更成为AI技术落地东盟的“试验田”和“加速器”。多项创新应用首次集中亮相:

AI会展智能体:支持8种东盟语言,覆盖17个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客服、商机撮合、会议管理等,开幕前已完成超3500对线上预匹配和近900场线下洽谈预约,极大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
跨境智慧口岸:中越友谊关智慧口岸项目通过无人驾驶运输车与自动化吊装设备,实现24小时通关,依托AI与区块链技术提升效率与安全性。
数字身份互认:中国—马来西亚合作开发“中马证照通”小程序,中国游客15–20分钟即可在线申领可在马使用的数字驾照,依托“星火·链网”区块链实现跨境验证。
产业AI化:越南企业用AI检测电子制造质量,缅甸参展商用AI优化手工艺品设计,斯里兰卡茶叶企业借助AI溯源系统提升附加值,新加坡企业通过AI优化跨境物流。
三、生态构建:“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模式成型
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桥头堡,创新提出并实践“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AI产业合作生态。位于南宁的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已吸引阿里云、大疆、DeepSeek等十余家中国AI领军企业入驻,并与马来西亚、老挝、缅甸等8国签署合作意向。

该模式有效连接中国技术优势与东盟市场场景,例如:

广西北投信创集团与马来西亚MYEG共建数字证照跨境服务平台;
南宁师范大学与老挝、缅甸企业共建AI创新实验室,聚焦6G通信与芯片研发;
中国银行广西分行推出300亿元专项金融支持,助力打造面向东盟的AI国际合作高地。
四、基础设施:数字丝绸之路加速贯通
数字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合作根基。广西已建成12条直达东盟国家的跨境陆缆,国际通信信道总容量突破9000GB。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预计2025年内投入运营,届时南宁至河内数据传输时延将缩短至3.5毫秒,为跨境电商与数字服务提供强力支撑。

中国—东盟信息港作为数字生态核心载体,在东博会集中展示大数据、AI、云计算等解决方案,推动“数字互联互通”从概念走向可视可感。

五、产业协同:从商品贸易迈向技术共创
本届东博会AI专馆面积达1万平方米,展出约1200项前沿AI产品,中国展区AI或AI赋能展品占比超50%。东盟国家亦积极参展:马来西亚展示绿色能源AI应用,文莱呈现智能医疗体系,泰国亮出数字经济4.0成果。

合作领域从传统制造、农业向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能交通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例如:

文莱已将AI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
马来西亚利用AI进行实时疾病监测与精准公共卫生干预;
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广西)启用,强化区域公共卫生协作能力。
六、人文纽带:青年与人才合作激活未来
东博会不仅是经贸平台,更是人文交流枢纽。2025年为“东盟—中国人文交流年”,双方持续开展青年领军者成长计划、“10+3青年科学家论坛”等活动,搭建互学互鉴平台。

东盟国家对AI人才需求迫切,中国已累计培训东盟技术骨干1400多名,通过联合实验室、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构建可持续的人才供应链。

总结:链联通开启合作新纪元
中国与东盟的AI合作正从“项目对接”迈向“链联通”——即通过技术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生态。面对全球科技博弈与供应链重构,这一合作不仅降低AI开发成本、提升区域竞争力,更成为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战略支点。

正如东盟秘书长高金洪所言,中国庞大的数字生态与领先平台将为双方合作提供强大支撑,期待共同培育独角兽企业,将本地区打造为全球创新高地。“数”联山海,“智”造未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正在书写区域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8156
金币
430136
道行
2004
原创
2428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04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2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9-20
中国—东盟博览会:人工智能合作的新机遇

东博会成为人工智能合作的“大舞台”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在广西南宁开幕,本届东博会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首次将人工智能(AI)作为主角,展示了中国与东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新机遇。博览会设立了1万平方米的人工智能专馆,吸引了超过100家国内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初创团队参加,展示了AI前沿技术和一批新科技、硬核产品。此外,东博会还举办了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产生了智慧口岸、榴莲成熟度识别模型、数字果园等一批具备落地条件的成果。

从“山水相连”到“数据相链”

东博会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的最新应用,还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的合作。例如,中越友谊关智慧口岸的沙盘展示,通过无人驾驶运输车和自动化吊装设备,实现了货物的丝滑通关。广西已建成12条直达东盟国家的跨境陆缆,国际通信信道总容量突破9000吉字节(GB),有效赋能中国—东盟数字贸易与数字经济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

自贸区升级加速释放乘数效应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有望年内签署。从2.0版到3.0版,一个包容、现代、全面、互利的自贸协定,将加快释放人工智能合作的潜力。东博会期间,众多东盟国家人士来到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南A中心”)参观。今年前8月中心签约国内人工智能项目51个,落地项目40个;签约东盟国家企业16家,覆盖人工智能多个领域。中国—老挝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的建设也是广西以系统化的方式,全方位地为老挝的AI发展提供支撑的一个例子。

本届东博会和峰会正见证和推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释放新机遇,共同培育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新动能。通过规则对接、标准互认、机制互通,3.0版将更有利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东盟市场顺畅落地,推动双方在数字经济等领域携手合作,释放出更大的乘数效应。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