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阅读
  • 2回复

[数码讨论]马云强势回归,但人们对“阿里再次伟大”并不看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8156
金币
430136
道行
2004
原创
2428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04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42

议事 | 文/邱 林

在淡出公众视野多年后,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强势回归,他的直接参与度达到了五年来最强,并期待“阿里再次伟大”。

今年以来,马云亮相的频率显然越来越高了。从公开信息统计,2024年底以来,马云以各种方式“现身”至少已有10次。去年12月8日,马云罕见在支付宝和蚂蚁集团20周年活动现场致辞,阐述了他对人工智能(AI)的思考,这场演讲也是他近年来首次对外公开讲话。

现在,马云也不止是“刷刷脸”,他对阿里业务的亲力亲为程度,除参与数十亿美元支出决策外,他还要求阿里持续向他汇报集团AI业务发展的最新情况。最近一些有马云印记的业务包括阿里的AI发展,以及与美团、京东的外卖大战。据说阿里砸了500亿元,应对老对手京东杀入外卖市场,马云就是关键决策人。由于马云这一决策直接导致了外卖市场的“三强混战”,阿里、京东和美团的竞争局势进一步升温。

可以这样说,马云这次回归的第一战,或许就是带领阿里正面应对与美团、京东在外卖市场的战争,为他提出的让“阿里再次伟大”打响第一枪。不过,由于他面对的是“红海+监管+利润下滑”三线作战,按照现在的局面,昔日阿里电商基础设施优势已不足以保证胜出。

当然,在阿里的历史上,马云颠覆性的创新,恰恰都是打破常规,选择了艰难且少有人走的路。马云回归后,阿里将投入巨资用于AI和云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马云的AI布局,已经释放出强大竞争力。然而,这些只是让“阿里再次伟大”奠定了一些基础,但人们对“阿里再次伟大”并不看好,因为要这现这一目标,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方面是国内电商市场竞争激烈。拼多多、抖音、京东等平台崛起,腾讯的加入也动摇了投资者信心。阿里在国际业务上一直在亏钱,多个平台组成的杂牌军浪费大量推广费用,且市场份额已被巨头固化,未来扭转亏损局面难度较大。高盛集团称,截至7月,阿里在中国外卖市场占据了43%份额,落后于美团的47%。

另一方面是用户体验下滑。近几年来阿里“流量至上”的思维惯性导致用户体验滑铁卢。其失利的主要源于对用户体验的漠视,背离了用户至上的经营哲学,致使拼多多、抖音等后起之秀能够迅速超越。如客服部门KPI是“减少投诉量”而非“提升满意度”,消费者投诉时易遭遇“踢皮球”,相比之下,拼多多、抖音电商的客服服务更优,这使得阿里用户加速流失。

随着时代背景的不断变化,互联网红利不再,曾经支撑阿里庞大商业帝国的支柱开始崩塌。如今是AI红利不断释放的时代,行业发展规律与互联网时代不同,阿里的平台基因决定了它需要进行更底层、更彻底的变革,才能实现转型和升级,否则难以找到与当下AI时代同频共振。

更深刻的矛盾在于战略重心的摇摆。当马云要求“All in AI”时,阿里高层却面临着现实的业绩压力:阿里云虽然市场份额第一,但利润率仅为6.5%,远低于核心电商业务的23%。一位接近董事会的消息人士透露,蔡崇信曾在战略会上直言:“我们不能用今天的利润,去赌明天可能不存在的市场。”

如今,马云强势回归的形象,对于支撑“阿里再次伟大”是有利的,但是,能被舆论场支持多久?还难以预测。即使“阿里再次伟大”登上热搜容易,长久维持公众好感却是难事。一旦马云的活跃度下降,阿里是否能稳定维系这一波股价的欣欣向荣。

对于一个公司而言,究竟是马云的光芒更重要,还是企业的实际成绩更能说明问题?从企业角度来将更多关注从人身上转移到产品上,也许才是长远之计,但目前阿里的节奏似乎仍过多依赖马云的影响力。这样的短期效应和长期发展之间,隐藏着更深的危机。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8156
金币
430136
道行
2004
原创
2428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04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2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0:43
马云回归与阿里再战江湖

马云的回归无疑是阿里巴巴集团的一次重大事件。从2024年底开始,马云频繁亮相,尤其是在支付宝和蚂蚁集团20周年活动上的致辞,标志着他正式重返公众视野。这次回归不仅仅是“刷刷脸”,而是深度参与公司决策,特别是AI和外卖市场的竞争。

马云的决策与阿里业务

1. AI发展:
   - 马云对阿里AI业务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他要求高管们直接向他汇报AI业务进展,有时甚至一日三次。这种高强度的关注显示了他对AI领域的重视。
   - 阿里在AI领域的布局已经初见成效,通义大模型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家族,全球下载量超过3亿次。这为阿里在AI领域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2. 外卖市场大战:
   - 马云亲自主导了阿里巴巴投入500亿元补贴的决策,以应对京东 突 然杀入外卖市场。这一决策直接导致了外卖市场的“三强混战”,阿里、京东和美团的竞争局势进一步升温。
   - 尽管阿里在外卖市场上的份额有所提升,但仍然落后于美团。截至2025年7月,阿里在中国外卖市场占据了43%份额,落后于美团的47%。

面临的挑战

1. 市场竞争:
   - 国内电商市场竞争激烈,拼多多、抖音、京东等平台崛起,腾讯的加入也动摇了投资者信心。阿里在国际业务上一直在亏钱,多个平台组成的杂牌军浪费大量推广费用,且市场份额已被巨头固化,未来扭转亏损局面难度较大。

2. 用户体验下滑:
   - 近几年来,阿里“流量至上”的思维惯性导致用户体验滑铁卢。客服部门KPI是“减少投诉量”而非“提升满意度”,消费者投诉时易遭遇“踢皮球”。相比之下,拼多多、抖音电商的客服服务更优,这使得阿里用户加速流失。

3. 战略重心的摇摆:
   - 当马云要求“All in AI”时,阿里高层却面临着现实的业绩压力。阿里云虽然市场份额第一,但利润率仅为6.5%,远低于核心电商业务的23%。这种战略重心的摇摆使得阿里在转型过程中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长期发展与短期效应

- 短期效应:
  - 马云的回归无疑为阿里带来了短期的市场信心和股价上涨。然而,这种效应能否长期维持仍是一个未知数。一旦马云的活跃度下降,阿里是否能稳定维系这一波股价的欣欣向荣?

- 长期发展:
  - 对于一个公司而言,究竟是马云的光芒更重要,还是企业的实际成绩更能说明问题?从企业角度来将更多关注从人身上转移到产品上,也许才是长远之计。
  - 目前阿里的节奏似乎仍过多依赖马云的影响力。这样的短期效应和长期发展之间,隐藏着更深的危机。

结论

马云的回归为阿里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动力,但要实现“阿里再次伟大”的目标,仍需面对诸多挑战。无论是市场竞争、用户体验还是战略重心的调整,阿里都需要进行更底层、更彻底的变革,才能在AI时代找到与之同频共振的发展路径。马云的光芒固然重要,但企业的实际成绩和长期发展才是决定阿里未来的关键。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5905
金币
378626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6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58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2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3:30
马云的强势回归以及他推动“阿里巴巴再次伟大”(Make Alibaba Great Again, MAGA)的愿景,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人们对这一目标的看法并不一致。尽管阿里巴巴的市值在马云回归后一度突破3万亿港元,并且公司在人工智能和本地生活服务等领域加大了投入,但外界对于“阿里再次伟大”的前景仍存在疑虑。

1. 马云回归的具体表现
马云的回归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

深度参与公司决策:据知情人士透露,马云虽未担任正式管理职务,但对集团战略的直接参与度达到了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他不仅频繁现身阿里园区,还多次与高层沟通,甚至一天内三次通过短信联系高级业务负责人,追问项目执行细节1。
推动AI战略:马云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关注尤为突出,他不仅参与顶层设计,还要求管理层定期汇报AI业务的最新进展。2024年,阿里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高达3800亿元,重点建设云计算和AI硬件基础设施1。
调整组织架构:为了提升决策效率,阿里对合伙人团队进行了大幅精简,从26人缩减至17人,权力向业务一线负责人集中。此外,阿里将业务重新划分为四大板块,聚焦于电商、云+AI、国际数字商业以及菜鸟、钉钉、夸克等多元生态业务2。
2. “阿里再次伟大”的愿景与挑战
“阿里再次伟大”的愿景旨在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使阿里巴巴重新焕发活力,重回行业领先地位。然而,这一目标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阿里巴巴在电商和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面临来自京东、美团等竞争对手的强烈挑战。尤其是在外卖市场,美团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而京东也在积极布局即时零售。尽管阿里投入了500亿元用于补贴即时零售与本地生活业务,但短期内难以改变市场格局1。
技术创新压力:虽然阿里在人工智能领域加大了投入,推出了自研AI芯片平头哥PPU,并在多个参数上对标国际领先产品,但与英伟达等国际巨头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此外,AI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商业化仍需时间验证2。
内部士气与文化重塑:过去几年,阿里巴巴经历了多次战略调整和管理层变动,导致员工士气一度低迷。马云的回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士气,但要真正重塑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仍需长期努力2。
3. 外界的质疑与担忧
尽管马云的回归带来了短期的市场提振,但外界对“阿里再次伟大”的愿景仍持谨慎态度:

股价波动:尽管阿里股价在马云回归后一度创下近四年来的新高,但市场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投资者担心,短期内的股价上涨是否能够持续,尤其是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

战略执行难度:马云提出的多项战略举措,如加大AI投入、整合电商业务等,虽然方向明确,但具体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例如,如何平衡不同业务板块之间的资源分配,如何确保技术创新能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等1。
管理层稳定性:马云的回归是否会影响现有管理层的稳定性,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虽然目前蔡崇信和吴泳铭分别担任董事会主席和CEO,但马云的隐形影响力是否会削弱他们的权威,仍有待观察4。
4. 总结
马云的强势回归无疑为阿里巴巴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短期内提振了市场信心,推动了公司战略的调整。然而,“阿里再次伟大”的愿景能否实现,仍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市场竞争的应对、技术创新的突破、内部文化的重塑以及管理层的稳定性。外界对这一目标的看法不一,既有期待也有担忧,未来的成败将取决于阿里巴巴能否在这些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