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依靠机器人重塑服务业 工业机器人(机械臂)早已遍布中国工厂,为人类服务的人形机器人、用于救援的机器狗也正兴起,这个由中国主导的产业已然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如今,中国百姓已对购物中心里的扫地机器人、酒店里的送货机器人习以为常了。社交媒体上还经常看到机器人跑半程马拉松、在拳击场上比赛的视频。这种对日常生活中出现机器人的熟悉感,加深了对其科技应用以及人们心理上的接纳程度,并推动中国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机器人专利申请总量的2/3。
与人形机器人相比,工业机器人不太“上镜”,但正是它有效促进了“世界工厂”的自动化。比如,中信重工最近投资用于地震或矿山坍塌时的紧急救援机器人,该公司国际销售部负责人说:“这些机械臂安装在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底盘上,可掀起瓦砾,打开通道。”
中国还在加快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技术的发展,开发出越来越强大的款式,且价格比日美竞争对手便宜得多。预计到205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将达5万亿美元、超10亿台的规模,中国将拥有最大份额。目前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领跑者包括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众擎、智元等企业。譬如宇树7月份发布的最新款人形机器人,拥有26个关节,售价只需3.99万元。该公司还推出各种类型的机器狗,基本款可以跟随、拍摄主人,其他型号能将消防水管带到离火焰最近的地方,深入化工厂绘制地图并检测有毒排放,负重50公斤货物。有一只机器狗已在比利时酒企百威英博的中国分厂上岗巡逻了。
还有些人形机器人把目标对准“银发经济”。优理奇机器人公司由耶鲁大学博士杨丰瑜去年在苏州创立,刚刚推出一款轮式机器人,它可以执行简单的任务:备菜、擦厕所、倒垃圾、清理桌子、把餐具放入洗碗机,甚至还能演奏乐器。其创始人透露:“目前已有一些企业和酒店订购。到今年年底,我们将生产5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