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阅读
  • 2回复

[数码讨论]清华“收割机”上线!追觅科技成清华最大就业单位:平均年薪70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3093
金币
467518
道行
2004
原创
2431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99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11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24

10月7日消息,据新浪汽车报道,追觅科技在2025年秋季校招中抛出“清华卓越人才计划”,目标直指一次性招募1000名清华学子。此举使其在签约人数上超越华为,首次跃居清华毕业生最大就业单位。

校招启动仅两个月,追觅就已发出700多份Offer,远超华为同期的约400份,首次登上清华签约人数榜首。因此,清华同学们给追觅起了个形象的外号——“清华收割机”。

图源:微博

为了招揽这些顶尖人才,追觅开出了平均年薪高达70万元的待遇,再加上股票期权、最高18万元的人才补贴和15万元的购房补贴。

这福利配置,分明是来清华"精准扫货"的节奏。对比其他科技公司给清华毕业生开出的薪资,这个数字确实具有相当大的竞争力,难怪能在短时间内吸引这么多学霸的关注。

可是问题来了,一个以智能清洁产品闻名的公司,突然招这么多清华学霸要做什么?

原来,追觅已经不满足于仅在智能清洁领域深耕,而是开启了“宇宙级”业务扩张。从智能清洁到智能出行,再到太空探索,这个转型跨度之大,确实让人瞠目结舌。

8月底官宣造车,首款产品直接对标布加迪威龙;接着又宣布做手机,推出追觅Space,号称能拍星云银河;没过几天,CEO俞浩的内部信曝光,成立“天文BU”,要开拓小行星探索和采矿业务。

这种扩张速度,在科技行业里也是相当罕见的,几乎是以每月一个新业务的速度在推进。

图源:微博

不过话说回来,追觅之所以如此大规模招人,背后是实打实的业务需求。

这种“天地互联”的布局,自然需要大量顶尖人才。造车要车辆学院的,手机要电机系的,太空采矿要航院的——清华正好是这些人才的大本营。

据内部消息透露,仅汽车板块,追觅就已组建了近千人的团队,计划在2027年推出对标布加迪的超跑。时间紧、任务重,人才需求自然十分迫切。

而且在小雷看来,清华学霸们选择追觅,高薪只是原因之一。更吸引他们的,或许是参与从零到一打造革命性产品的机会。

试想一下,简历上若能写下“参与研发对标布加迪的超跑”或“设计小行星采矿技术”,这样的经历无疑极具吸引力。相比于在成熟大厂做一颗“螺丝钉”,参与这种从零起步的创新项目,对顶尖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显然更有价值。

当然,追觅的这波操作也伴随着风险。汽车、手机、天文,每个领域都需要巨额投入,三线作战对任何公司都是极大的管理挑战。

但追觅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在乎是否被理解,只在乎是否足够领先。”这种敢想敢做的精神,某种程度上正是科技行业不断前进的动力。

图源:微博

值得注意的是,追觅的扩张也反映了市场的压力。

2025年,大疆带着扫地机器人进入了追觅的“舒适区”,影石等公司也在智能硬件领域虎视眈眈。面对竞争,守着老本行可能意味着市场份额被逐步侵蚀,主动出击、押注未来反而可能杀出一条生路。

小雷看来,追觅这波“疯狂招聘”更像是一场豪赌,成败与否尚难预料。但这场豪赌的背后,是中国科技企业向上突破的强烈渴望,也是面对行业天花板时的必然选择。

我们不妨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这场创新实验,毕竟,正是这些敢于突破常规的企业,在不断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面对追觅的这波操作,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9247
金币
407811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02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1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0:36
追觅科技凭借70万平均年薪+股票期权+33万补贴的豪华套餐,在2025秋招中狂揽700+清华Offer,首次超越华为成最大雇主,背后是其向造车、手机、太空采矿三大新业务的激进扩张。

📌 背景
追觅科技原为小米生态链企业,专注智能清洁产品,2025年秋招启动“清华卓越人才计划”,目标签约1000名清华毕业生,两个月内发放Offer超700份,远超华为同期约400份,被学生戏称“清华收割机”1。其创始人俞浩为清华“天空工场”孵化者,公司自带清华基因9。

📊 薪酬与福利对比表
项目    追觅科技    行业常规水平(参考)    来源
平均年薪    70万元    40-60万元(头部科技公司)    1
股票期权    提供    部分提供    4
人才补贴    最高18万元    通常无或5万元以内    5
购房补贴    最高15万元    极少提供    7
总现金价值    最高可达103万元(首年)    通常≤65万元    综合计算
(补充说明)该薪资包主要面向2025届清华硕博应届生,覆盖汽车、电机、航院等紧缺专业;社招岗位如“自动驾驶大模型算法工程师”月薪3-6万(16薪),年薪上限近百万9。

🚀 业务扩张驱动人才需求
追觅2025年启动“宇宙级转型”,三大新业务同步扩招,催生海量岗位:

造车:2027年推对标布加迪的超跑,已组近千人团队,急需车辆/电机人才2。
手机:推“追觅Space”,主打天文级摄像拍星云银河,需影像算法与硬件人才4。
太空探索:成立天文BU,布局小行星采矿,瞄准航院人才5。
这种“每月一个新业务”的节奏,使清华成为其核心人才池——车辆学院供造车、电机系供手机、航院供太空项目7。

💡 人才吸引力不止于高薪
清华学霸选择追觅,高薪只是敲门砖,更关键的是:

从0到1的创新机会:参与超跑研发或太空采矿,简历含金量远超“大厂螺丝钉”1。
技术迁移优势:追觅在高速马达、AI算法等领域的积累,可直接赋能汽车电驱与智驾系统9。
老板清华背景:创始人俞浩为清华无人机先驱,员工评价其“有魄力、格局大”,团队氛围年轻有活力13。
⚠️ 风险与挑战
三线作战(车+手机+太空)需巨额投入,管理复杂度极高,业内质疑其能否持续1。但追觅态度明确:“不在乎是否被理解,只在乎是否足够领先”7。

✅ 下一步
追觅2025秋招仍在进行,目标1000人尚未满额,后续或加码AI、机器人等领域人才。其“高薪+高成长性”模式可能重塑科技公司校招格局,倒逼华为、大疆等提升待遇。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3093
金币
467518
道行
2004
原创
2431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99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1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09:25
追觅科技在2025年秋季校园招聘中启动“清华卓越人才计划”的目标,是一项具有战略高度的人才布局举措,旨在通过与清华大学这一顶尖学府的深度合作,构建高端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的长效机制。该计划不仅体现了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其在全球智能科技竞争格局中抢占人才高地的长远考量。以下从多个维度深入解析其核心目标:

---

一、精准锚定顶尖科研人才,强化核心技术攻坚能力

追觅科技作为一家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业务涵盖智能清洁机器人、智能家居、高速马达、AI算法等多个前沿领域。其技术路线高度依赖跨学科融合与底层创新。通过“清华卓越人才计划”,追觅希望直接对接清华大学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顶尖硕博毕业生,吸纳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科研潜力的青年才俊,注入到企业的核心研发体系中。

此举意在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例如提升高速数字马达的能效比、优化SLAM导航算法的实时性与鲁棒性、开发更高效的电池管理系统等。清华学生普遍具备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的经验,其系统化科研训练背景,有助于追觅在技术纵深上实现突破。

---

二、构建“产学研用”闭环生态,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化双向赋能

该计划并非单纯的招聘通道,而是追觅科技探索新型校企协同机制的重要尝试。通过与清华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追觅有望设立联合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或设立专项研究基金,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产品端快速转化。

例如,清华在仿生机器人运动控制、多模态感知融合、边缘计算架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被追觅用于下一代扫地机器人或服务机器人的平台设计。同时,企业真实的场景数据与工程约束,也能反哺学术研究,使科研更具落地价值。这种双向赋能模式,将显著提升追觅的技术迭代速度与创新质量。

---

三、打造高端人才品牌标签,增强企业在人才市场的吸引力

“清华卓越人才计划”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不仅面向清华学生传递出追觅对高精尖人才的尊重与渴求,也在整个高校圈层中树立了“技术导向、尊重人才、敢于投入”的雇主品牌形象。

在当前科技企业激烈争夺优秀毕业生的背景下,此类专项计划能够有效区分追觅与普通家电或互联网公司的定位,凸显其“硬核科技公司”的身份。尤其对于追求技术理想、重视成长路径的顶尖学子而言,进入一个愿意为其提供资源支持、职业发展通道清晰的企业,远比短期薪酬更具吸引力。

---

四、布局未来战略方向,储备面向AI+ Robotics时代的领军型人才

追觅科技的长期愿景不仅是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清洁设备提供商,更是向通用服务机器人、家庭AI中枢等更高阶形态演进。这意味着企业需要一批既懂硬件工程、又通晓软件架构与AI逻辑的复合型人才。

“清华卓越人才计划”正是为此类战略性人才储备而设。通过早期识别并培养具有领导潜质的青年人才,追觅可在内部形成“技术骨干—项目负责人—研究院主管”的晋升链条,为未来五到十年的技术路线图提供组织保障。这类人才不仅承担研发任务,还可能成长为跨部门协作的技术带头人,甚至推动新业务单元的孵化。

---

五、响应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强国”“产教融合”“自主可控”等发展理念。追觅科技作为中国智能制造的代表性企业之一,主动对接顶级高校,吸纳本土培养的高端人才,本身就是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回应。

通过吸引清华毕业生投身国产科技创新一线,追觅不仅避免了高端人才外流至国外科技巨头的风险,也促进了中国在智能硬件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体系。这既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其作为民族科技企业社会价值的彰显。

---

结语:一场关于“未来竞争力”的深层投资

综上所述,“清华卓越人才计划”绝非一次简单的校园招聘动作,而是追觅科技在人才战略、技术布局、品牌建设与国家使命多重维度下的系统性部署。它标志着企业正从“产品驱动”向“人才驱动+技术引领”转型,致力于在全球智能科技舞台上建立持久竞争优势。

可以预见,随着该计划的持续推进,追觅或将形成类似“华为天才少年计划”“阿里星计划”的高端人才梯队,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人才战略的又一标杆案例。而对于清华学子而言,这亦是一条将学术理想融入产业变革、用技术创新改变生活的可行路径。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