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这个名字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因为他的儿子薛丁山太有名了,薛仁贵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将军。虽然薛丁山是个虚构人物,但薛仁贵却是真实存在的,他活跃于唐朝贞观年间,是李世民提拔的猛将。

那么,薛仁贵凭什么能得到李世民的重用呢?他又做了什么事,才让李世民把他从一个普通士兵提拔成大将呢?

拿破仑曾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薛仁贵的故事正是这样的例子。虽然出身贫寒,身为普通士兵的薛仁贵本无机会成为将军,但他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在战场上勇敢作战,最终凭借自己的表现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

薛仁贵第一次崭露头角是在一次意外的情况下。那是唐军出征高句丽的第二年,薛仁贵刚开始并不显眼,但与他关系好的人都知道,他绝非普通士兵。身穿白色战袍,手持方天画戟,薛仁贵的装备就透露出他的非凡之处。实际上,他的上司刘君邛为他特别准备了这些装备,显示了刘君邛的独特眼光。刘君邛当时也只是个郎将,急需一名优秀的士兵来保护自己,薛仁贵无疑是他的最佳选择。

在辽东战场上,敌军同样强悍。尽管唐军屡战屡胜,但并非没有损失,战场上也有不少士兵牺牲。一次,刘君邛被敌人围困,眼看自己就要陷入绝境。这时,敌军忽然听到一声大吼,只见一名白袍小将冲了过来,正是薛仁贵!尽管他只有一人,但他英勇的气势仿佛千军万马,敌军竟纷纷后退,不敢与他对抗。薛仁贵成功救出了刘君邛,随后两人顺利撤退。这一战,薛仁贵的英勇表现让他在军中声名鹊起,李世民也开始注意到这位年轻的将领。

此后,李世民亲眼见到薛仁贵的勇猛表现,在一次战斗中,薛仁贵再次单枪匹马冲入敌阵,敌军如见猛虎,纷纷逃散,唐军因此获得大胜。李世民深受感动,眼中似乎回到了年轻时看到尉迟恭、秦琼、程咬金等将领浴血奋战的情景,热泪盈眶。战后,李世民亲自召见了薛仁贵,并将他从士兵提拔为游击将军。返回长安后,李世民更是将他调入皇城,负责镇守玄武门。

李世民去世时,已经五十多岁,面临着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他在临终前特别看中了薛仁贵,曾与他深谈,表达了对他的极大信任。李世民说:“跟我一起征战的将领们都已年老,我想提拔几个年轻人,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幸好在辽东战场上发现了你。并不是因为那场胜利让我高兴,而是因为遇到了你。”

对于一个贫寒出身的年轻人来说,听到这样的话,无疑是激动的,也许他心中暗自发誓,要为大唐拼尽全力,死而后已。李世民去世后,李治继位。最初,李治并未重用薛仁贵,因为他对这位老将并不太了解。直到有一次,李治才发现了薛仁贵的真正价值。

李治登基的第五年,皇宫遭遇山洪威胁,许多镇守的士兵纷纷逃跑。可是,薛仁贵没有退缩,而是登高警告,最终确保了李治的安全。李治非常感动,拉着薛仁贵的手说:“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身边一直有一位忠臣!”他不仅赏赐了薛仁贵一匹御马,还开始重用他。

七年后,李治改元“龙朔”,这一年,唐朝的盟友回纥部族首领去世,局势发生了变化。回纥部族联合周围小部落反抗唐朝,李治命薛仁贵率军前往平叛。薛仁贵带领军队一路抵达天山,敌军已严阵以待,但薛仁贵不慌不忙,果断发射三箭,成功击杀三名敌军将领,震慑了敌军。这些原本只是被迫与唐朝为敌的小部落在看到薛仁贵的勇猛后纷纷投降,最终有十三万敌军投降。

然而,薛仁贵认为这些降卒是出于对唐军威胁的恐惧,投降后依然可能反叛。于是,他建议将所有投降的敌军一律处决,避免留下后患。虽然这在当时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李治最终接受了他的建议。薛仁贵继续追击逃散的敌人,并成功抓获了大量铁勒人的家属。

这之后,薛仁贵开始接受一些“战利品”,其中包括一名美丽的女子。他收养了这名女子并将她纳为妾。尽管这在军中并不罕见,但还是有人向李治告了状。李治认为薛仁贵立下了赫赫战功,便未对他进行处罚。

后人认为,薛仁贵之所以做出这些举动,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因为那些功高震主的将领往往结局悲惨。显然,薛仁贵的做法成功保护了自己,他最终得以善终,活到了七十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