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说秋天啥最馋人?除了大闸蟹,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捧热乎乎的糖炒栗子!但你可别光把它当零嘴,这玩意在懂行的人眼里,可是个“双面娇娃”——生吃能养肾,熟吃能健胃!
真的,我不忽悠你。家里做饭时,甭管是炒菜还是煮粥,随手扔几粒进去,那味道和营养立马就上了一个档次。今天我就显摆一下我家对付栗子的几个绝招,从硬菜到零嘴再到汤水,保你把这个秋天的“补肾健脾果”吃得明明白白!
第一道:板栗烧排骨——香到骨头里的当家菜
这道菜是我家秋冬季的“定海神针”,端上桌,那股混合着肉香和栗子甜的味儿,能把所有人的馋虫都勾出来。
我的懒人烧法(但味道一点不马虎):
排骨焯水这事儿不能省,记得冷水下锅,加点料酒和几片姜,水开撇干净血沫,捞出来用热水冲净。千万别用冷水,不然肉一激,缩得跟柴火似的,咬不动可别怪我。
炒糖色?太麻烦!我直接用老抽上色。锅里放点油,把沥干水的排骨倒进去,中火煸到表面有点焦黄,这样炖出来更香。然后加姜片、葱段、两个八角,翻炒出香味。
倒入没过排骨的热水,加老抽、生抽、一小块冰糖(提鲜和味,让汤汁油亮),烧开后转小火,先炖它20分钟。
关键来了:这时候再放剥好的生板栗! 为啥不一开始就放?因为板栗比排骨容易烂,一起下锅,等排骨酥了,板栗早就化成渣找不着了。再炖20-30分钟,看到汤汁变浓稠,根据口味加点盐,大火收个汁就好了。
唠叨一句: 剥生板栗有个笨办法但好用:用刀在鼓面上砍个十字口,放开水里泡五分钟,趁热剥,里层那件“毛衣服”一扯就下来。可别用剪刀,滑溜溜的容易伤着手!
第二道:糖烤板栗(空气炸锅版)——在家复刻街头美味
没有空气炸锅?用烤箱也一样。这法子比用大铁锅炒省事儿多了,而且干净,甜度还能自己掌控。
我的减糖小妙招:
板栗同样处理,洗干净,用刀在鼓面划个深一点的口子(这步是防爆炸的关键,千万别偷懒!)。
把板栗倒进一个大碗里,淋上一点点玉米油或者融化的黄油(别多,能让板栗表面均匀沾上一层就行),晃匀。
重点:白糖或蜂蜜不用直接洒在板栗上! 我是在碗底用一点点热水把白糖或蜂蜜化开,然后再把裹了油的板栗放进去滚一圈,这样甜味附着得更均匀,还不会结块。
放进空气炸锅,165度,先烤15分钟。拉出来看看,开口笑了没?然后给它们逐个刷一层薄薄的糖水(或者蜂蜜水),再送回去烤5-10分钟,看到口子裂得大大的,香味扑鼻,就成了。
唠叨一句: 刚出锅的栗子内心滚烫,吃的时候小心点,别像我家娃似的,馋得直接往嘴里塞,烫得直跳脚。晾一小会儿,那时候口感最好,又甜又面。
第三道:板栗香菇莲子炖鸡汤——温润补益的“神仙水”
这汤水,秋天喝真是再舒服不过了。栗子健脾,莲子安神,香菇提鲜,组合在一起就是一碗温润的滋补剂。
我的炖汤秘诀(汤清味不寡):
鸡肉(我习惯用半只老母鸡)焯水同上,冷水下锅,撇沫,热水冲洗。
把所有食材——鸡块、泡发的香菇、去芯的干莲子、还有生板栗,一股脑儿扔进砂锅。对了,泡香菇的水别倒,滤掉底下的渣子,一起倒进去,这水是天然的味精。
加入足量的热水,拍块老姜,别的啥调料都先别放!大火烧开转小火,盖上盖子,慢悠悠炖它一个半到两小时。
关火前十分钟,再加盐调味。这样炖出来的汤,是清亮的淡黄色,味道却无比醇厚。喝一口,从喉咙一直暖到胃里。
唠叨一句: 莲子最好买已经去掉莲芯的,不然炖出的汤会带一丝苦味。要是没去掉,自己费点事捅一下,不然一锅好汤就毁了。
【饭后唠点嗑】
生吃熟吃有讲究:老人家说生板栗补肾效果好,每天慢慢嚼服5-7颗,对腰腿有好。但不好消化,肠胃弱的就别试了。熟吃,尤其是炖汤煮粥,健脾胃的功效就上来了,老少皆宜。
适量是关键:板栗这玩意儿,好吃但“滞气”,一次别吃太多,尤其是孩子,当零嘴一天一小把就够了,不然容易胀肚子。
所以说,这其貌不扬的小板栗,还真是个宝藏。趁着秋天正当时,赶紧把它端上你家的餐桌吧!吃得暖和,补得舒服,这才是过日子的智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