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3阅读
  • 2回复

[法规]高速限速标准改了?120将要成为历史?车主:这下能放心踩油门了[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4480
金币
47972
道行
38009
原创
2478
奖券
5104
斑龄
137
道券
1220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6093(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10-15



高速限速标准改了?120将要成为历史?车主:这下能放心踩油门了

140公里/小时。部分高速公路已经悄然把限速标志换新了 120km/h这个中国高速的“图腾”数字 正在被挑战 真的要告别了吗?



别急着狂喜。别着急喊爽。也别太快下结论。数据很实。争议也很大。这波“限速调整潮”,到底是通行效率的升级,还是安全底线的摇摆?你问我。老司机也想问。

限速背后的门道

为什么一直是120?这是个老梗。其实。不是随便定的。中国高速设计规范本来就为120量身打造 路基宽度、防护栏、摩擦系数,全按这个标准来。就像给一双鞋定码数,路要配鞋,鞋也要配脚。全国绝大部分高速,还是“120党”。。。但新高速、新路段、某些试点,早已偷偷摸摸把上限提到130、140,甚至部分路段不限速。

原因?很简单。汽车工业发展太快了 现在连十几万的家用轿车,极速都能逼

近200km/h,ESP、AEB这些安全配置成标配。再不是2000年那种开个捷达就能横着走的年代。#车主 素质也水涨船高。年年新手少,#老司机 多。#高速公路 的建设水平,近十年已经世界顶级。不是吹。很多新高速,设计时速本来就超120。所以限速提升,逻辑没毛病。想想是不是?

可。真的这么简单?现实没想象中顺滑。新政策一出来。圈里立刻炸锅。有人拍手叫好,说终于能摆脱“龟速车队”,一脚到底更顺畅。有的人却摇头。担心事故风险飙升,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hold得住140的速度。更何况,限速调整地区差异大。有的地方刚提,有的地方还在120原地徘徊。标准混乱。你说,到底该听谁的?

真实体验+技术解构

老司机最关心的从来不是纸面数据。而是——“我能不能放心地踩油门?”

先说动力和底盘。现在主流家轿,像#

比亚迪汉EV、#特斯拉Model 3、#宝马3系,百公里加速都能进7秒。高速上提速超车,根本不费力。发动机转速保持在2000-2500转,油耗也不算离谱。变速箱逻辑聪明。几乎感受不到换挡顿挫。底盘悬架更扎实,哪怕在130km/h的时速下变道。侧倾也能被抑制住。稳定。



但问题来了。风噪明显增加。130以后,车里说话得提高嗓门。高速胎噪也跟着起飞。还有一个细节:方向盘指向变得更“紧”。你会发现,哪怕是一点点微调,车辆响应都更直接。新手容易紧张。老司机都懂,速度越快,反应时间越短。哪怕只是一瞬间的分神,危险系数也指数级上涨。

智能配置这块,值得点赞。#L2级别自动驾驶辅助,已经成了新车标配。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碰撞预警,这些功能在高速行驶时,能帮你分担不少压力。尤其夜间、长途,疲劳驾驶风险大,智能系统能救命。但别迷信。再智能的系统,也不能替你全权负责。反应慢半拍,还是要你自己踩刹车。

还有个大实话。路况和天气,才是决定限速能不能放开的关键。晴天白日,路面干净,开到130没压力。但遇到雨雪雾霾。哪怕限速标志写着140,你最好还是乖乖收油门。别问为什么。交警叔叔都在盯着。

相信不少车友开过不同地区高速。你会发现,有些地方限速标志“断崖式”变化。上一秒120,下一秒80。还没来得及反应,摄像头已经给你留了影。这种“鬼畜限速”,才是让人最抓狂的。现在,全国统一限速标准、优化限速标志的呼声越来越高。不少省份已经开始拆除不合理的限速牌。终于等到这一天。真的。

谁能享受“快感”?谁还得忍?

回到核心问题。120是不是要成为历史?答案是:短期内不会全面消失。但局部放宽已成趋势。



适合“高速快感”的,首先肯定是那些经常跑#长途、有强动力车型的用户。比如商务出差、跨省自驾,提升限速能极大节省时间。举个例子。1000公里路程,120km/h跑8小时20分,140km/h只要7小时10分。省下的时间,能多喝两杯咖啡。

但#普通家用小车,尤其是老旧车型,还是别盲目飙。底盘支撑、刹车性能、轮胎等级,都是隐形门槛。还有#新手司机。别以为限速放宽就等于随便飞。安全永远是第一条铁律。哪个老司机没见过130飘起来的五菱宏光 。。。 还是那句老话,高速路上,车快不等于你快。命只有一条。

性价比怎么评?限速提升,对高性能车主绝对是利好。对基础车型,意义有限。对省时、效率控,确实提升明显。对安全敏感型,警钟长鸣。未来预测?随着新路开通、车辆升级,全国高速限速一定会更科学、更合理。但120km/h还会很长时间存在。别期待一夜之间全线提速。毕竟,德国不限速那套,离我们还有点远。



所以。别被“120成历史”洗脑。别被短视频里的激情踩油门带节奏。限速变了。心态不能飘。开车这事儿,没永远的快慢,只有永远的安全。这下,能放心踩油门了?也许吧。但更要学会,什么时候该松一脚。毕竟,方向盘在手,命运在你脚下。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离线maahp

UID: 64038


发帖
16253
金币
564
道行
5743
原创
9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5803(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6-01
最后登录: 2025-10-1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0-11
说得对极了,命是自己的,速度不是那么重要,时间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本不值钱。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琹人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4172
金币
476829
道行
2004
原创
2431
奖券
3095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26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1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7:45
截至目前(2025年),中国部分高速公路试点将最高限速提升至140公里/小时,引发了公众对“120km/h限速是否会成为历史”的广泛讨论。然而,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120km/h的限速将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

一、140km/h限速是局部试点,非全国推广

目前将限速提高至140km/h的路段主要集中于路况优良、车流密度低、智能化管理水平高的特定高速公路路段,例如浙江、江苏、山东等地的部分智慧高速试点路段。这些调整是在充分评估道路设计标准、交通流量、事故率和车辆性能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试验。

- 目的:探索提高通行效率与道路资源利用率的新模式。
- 范围:仅限具备条件的少数路段,并非普遍现象。
- 管理方式:通常配合智能动态限速系统,根据天气、拥堵等情况实时调整。

因此,140km/h的出现是精细化、差异化管理的进步,而非对原有120km/h标准的全面取代。

---

二、120km/h仍是全国主流限速标准,具有现实合理性

我国绝大多数高速公路仍执行120km/h的最高限速,这一标准基于多重因素综合制定:

| 因素 | 说明 |
|------|------|
| 安全冗余 | 随着车速提升,制动距离呈平方级增长。140km/h时的刹车距离比120km/h长约30%以上,风险显著增加。 |
| 车辆性能差异 | 并非所有车辆都能稳定驾驭140km/h,尤其在大货车、老旧车型混行情况下,速度差易引发事故。 |
| 驾驶习惯与反应能力 | 多数驾驶员缺乏长期高速行驶的经验,注意力、判断力随速度升高而下降。 |
| 道路等级差异 | 许多高速公路建于山区、弯道较多或桥梁隧道密集区域,不具备持续高速运行条件。 |

此外,120km/h作为长期形成的驾驶共识,已深度嵌入交通法规、导航系统、执法体系之中,短期内难以被替代。

---

三、未来趋势:差异化、动态化限速将成为主流

真正的发展方向并非简单“提限速”,而是构建更智能、更具弹性的限速管理体系:

1. 分车道限速:  
   如左侧超车道允许更高限速(如140km/h),右侧车道保持120km/h,实现“按需提速”。

2. 动态可变限速(VSL):  
   利用物联网、气象监测、车路协同技术,在能见度低、雨雪天气或拥堵时自动下调限速,保障安全。

3. 车型分级限速:  
   对高性能车辆设定更高上限,同时严格限制货车、客车的速度区间,减少速度离散性。

4. 试点经验积累后逐步推广:  
   若140km/h试点证明安全可控且效益明显,未来可能在更多符合条件的干线高速上推广应用,但仍会保留120km/h作为基础标准。

---

四、国际比较:中国限速处于合理区间

对比全球主要国家高速公路限速情况:

| 国家/地区 | 最高限速(km/h) | 备注 |
|----------|------------------|------|
| 德国 | 不设限(部分路段) | 约50%高速公路有建议速度或临时限速 |
| 美国 | 65–85 mph(约105–137km/h) | 各州不同,德州部分路段达137km/h |
| 法国 | 130(干燥)/110(雨天) | 动态调整机制成熟 |
| 日本 | 100–120 | 新干线部分路段试行140 |
| 中国 | 120(常规)/140(试点) | 正迈向精细化管理 |

可见,中国当前的限速政策既不过于保守,也不冒进,正处于向现代化交通治理转型的关键阶段。

---

结论:120km/h不会消失,但将不再是“唯一答案”

> 140km/h的出现不是终结,而是一个信号——中国高速公路正从“统一限速”走向“精准控速”的新时代。

- 在可预见的未来,120km/h仍将是全国绝大多数高速公路的基准限速;
- 140km/h将在特定条件下作为补充性、选择性的提速选项存在;
- 更重要的是,以智能系统为核心的动态限速体系将成为发展方向,让安全与效率实现更优平衡。

因此,与其说“120km/h将成为历史”,不如说它正在被赋予新的角色:从“铁律”转变为“基准值”,在更加灵活、智慧的交通管理系统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