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俨然已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对人们健康构成显著影响的主要慢性病之一,其危害不容小觑,亟待人们予以重视。
糖尿病的发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失明等,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因此,了解糖尿病的成因、及早识别糖尿病的高风险因素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变得越来越重要。
大多数人可能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但实际上,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息息相关。

糖尿病的高风险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些不易察觉的生活习惯,往往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犯的错误,尤其是四个习惯,医生提醒,这四个习惯已经成为导致糖尿病悄然侵袭人群的重要原因。
我们现在的饮食中,精制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无处不在,尤其是白米、白面、甜点、糖果、各类速食食品等。
精制碳水化合物,是经加工剔除天然纤维与营养成分的食物,消化之际,其会迅速转化为葡萄糖,致使血糖急剧攀升,对健康存在一定潜在影响。
长期食用过多的精制碳水化合物,不仅会引起血糖波动,还会增加胰岛素分泌的压力,久而久之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前兆,也是一种糖尿病的根本病因。

为了维持体内正常的血糖水平,胰岛素需要发挥作用,将血糖转化为能量,或者存储在肝脏和肌肉中。
但如果长时间摄入过多的精制碳水化合物,胰岛素会不断分泌,导致胰腺负担加重,而胰岛素的作用逐渐减弱,这个过程被称为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很多人可能并未意识到,每天吃的面包、米饭、饼干等精制碳水化合物,其实会对身体产生如此大的影响,糖尿病前期往往就在这样的习惯下悄然来临。
因此,医生建议,要降低糖尿病的风险,应该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取而代之的是选择更多含有纤维的全谷物食物。

随着现代社会压力的增加,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熬夜,或者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然而,长期缺乏充足的睡眠,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极大,特别是对代谢系统的影响。
研究发现,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人体内多个重要激素的分泌紊乱,尤其是与食欲、代谢相关的激素。
更甚者,睡眠不足会引发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作为助力身体利用血糖的激素,其正常功能会受睡眠不足干扰,致使作用效果减弱,进而让血糖难以有效转化为能量。
因此,医生建议,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预防糖尿病至关重要,成年人每天应当保持7至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以保证胰岛素的正常作用和身体的正常代谢。

此外,睡前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减少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堪称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过度肥胖,腹部脂肪不断累积,常与糖尿病的发生紧密相连,需警惕肥胖对健康带来的潜在威胁。
研究发现,腹部脂肪会分泌出一系列影响代谢的物质,如脂肪酸和炎性因子,这些物质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工作,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肥胖,尤其是内脏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推动力。
此外,肥胖会使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攀升,促使胰岛素分泌量增多,这会让胰腺长时间处于高负荷运转,进而加剧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胰岛素分泌逐渐失调,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因此,减肥对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可以帮助减轻体重,减少腹部脂肪积累,从而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减轻体重,特别是减少腹部脂肪的积累,对于预防糖尿病至关重要。
慢性疾病的失控,是糖尿病发生的又一大诱因,许多糖尿病患者并不是突然患病,而是在长期的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慢性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逐渐发展成糖尿病。

例如,高血压患者往往伴有胰岛素抵抗;高血脂患者因血脂异常引发血管硬化,从而提升患糖尿病的风险,若慢性疾病未能得到有效管控,糖尿病的发生几近必然。
长期服用一些药物,也可能间接增加糖尿病的风险,比如,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利尿剂等,可能会影响血糖的控制,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而且,许多慢性病本身就与糖尿病有相似的病理机制,二者的交织使得糖尿病的防控变得更加复杂。
故而,慢性疾病的管理对糖尿病预防至关重要,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察觉并管控相关问题,可显著降低糖尿病的发病几率,为健康增添保障。

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及控制慢性疾病,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的风险,如果能够早早发现这些不良习惯,并及时改正,那么糖尿病的发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对于那些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来说,改掉这些习惯,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预防措施,能够帮助延缓甚至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糖尿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徐园.基层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5,40(04):228-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