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阅读
  • 2回复

[手机]1999经典价!红米无敌性价比新机来袭:首发九千大电池+性能神U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9610
金币
518090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32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4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0:26

在红米K90系列发布后,因为全新的红米K90 Pro Max上探到四千档,加上K90起步价也上涨了100元,还有最合适的12G+512G更是直接涨价600来到3199的位置,所以让不少人都对红米K90系列的性价比表达了不满。而官方及时调,对12G+512G版进行降价

在发布一天后就降价300,让其来到2899的位置,总算是短暂的平息了吐槽声音。不过红米K90的价格还是稳不住,这才发布没几天,在第三方平台就开始降价了,最低在2400左右就能拿下。

其实官方也知道现在的红米K90系列再说什么性价比也不合适了,于是前不久卢伟冰就明确表示K系列会通过科技创新+体验领先持续向上,Turbo系列会逐步接棒。懂得都懂接棒的就是性价比了。红米产品经理笋寸也表示,Turbo新机将在性能&性价比上带来惊喜

但以前的K系列性价比有多完美,旗舰焊门员的名头是怎么来的,Turbo系列想要接棒,不拿出点真本事来恐怕是不行的。而近日红米Turbo5系列也是正式入网,并且多个关键参数也得到了曝光!

首先是搭载的处理器,依然是首发联发科次旗舰芯天玑8500,跑分已经出炉,工程机就达到了220万,CPU综合性能已经看齐骁龙8 Gen3,GPU得分更是超越了骁龙8 Gen3,有这样的性能表现足以满足日常使用和主流大型游戏了。但处理器并非是该机最大卖点

红米Turbo5确认将会搭载9000毫安的超大电池,也是在荣耀10000毫安电池新机问世前市面上电池容量最大的新机,相较市面上寥寥无几的几款八字头大电池新机,红米Turbo5的续航表现又会达到新高度

屏幕尺寸上是6.6寸,和红米K90一样,也配备了1.5K的超RGB像素屏。同时Turbo5机身外观升级为金属中框+大R角设计。而红米Turbo5 Pro或将一同亮相,屏幕尺寸增大至6.83寸,处理器要么搭载天玑9400e要么搭载骁龙8 Gen5,价格则是经典的1999起,Pro版则是2299或2499起,取代红米K90曾经的位置!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1812
金币
436574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1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52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0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9:59
红米K90系列发布后因定价上涨引发的争议,核心原因涉及产品定位调整、供应链成本压力及用户预期管理失衡等多重因素。结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 一、内存成本暴涨是直接诱因
全球存储芯片价格飙升

2025年Q2以来,DDR4、LPDDR5X、NAND闪存等全系列存储芯片价格连续5个月大幅上涨,主流DDR4芯片周涨幅达9.86%45。三星、SK海力士等供应商计划在Q4将DRAM和NAND价格上调30%413。
对手机的影响:K90系列搭载的LPDDR5X内存成本涨幅超预期,导致不同存储版本价差拉大。例如12GB+512GB版本首发定价3199元,比12GB+256GB版(2599元)高600元,远超前代400元的价差258。
未来成本压力持续加剧

行业预测2026年新旗舰内存成本将同比再涨20%-30%,涨幅"可换一颗2亿像素潜望镜头"71018。小米财报显示,存储涨价已致其手机毛利率从12.1%降至11.5%1118。
📱 二、产品定位升级推高定价
配置全面高端化

性能:Pro Max搭载3nm工艺的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标准版性能对齐前代Pro机型827。
影像:Pro Max首次配备5000万像素三摄(含5倍潜望长焦),标准版新增长焦镜头补齐短板827。
续航:Pro Max电池增至7560mAh(前代6000mAh),支持100W有线+50W无线快充823。
定价策略上探

Pro Max起售价3999元(前代K80 Pro为3699元),标准版从2499元涨至2599元689。小米明确表示K系列"不以价格限制产品定义",甚至"不排斥与小米数字系列竞争"

三、用户不满的焦点:价差与诚意感知
存储版本价差引发质疑

12GB+512GB版本定价3199元被批"内存是金子做的",用户认为600元差价缺乏合理性2715。
快速降价补救与公关回应

发布24小时内,小米宣布12GB+512GB版本首销月直降300元至2899元,支持价保1314。
卢伟冰解释为"成本压力传导",雷军强调"内存涨价太多,望理解诚意"31113。原产品经理王腾也称"升级大+内存涨,价格已厚道"1622。
🌐 四、行业趋势:成本压力波及全产业链
多家品牌跟涨:iQOO 15起售价涨200元,真我GT8系列涨300-500元,OPPO/vivo旗舰机均有100-300元涨幅518。
成本传导不可逆:台积电3nm芯片代工涨价16%-24%,定制屏幕/影像研发投入进一步推高成本518。行业进入"高投入、高定价、高体验"新阶段5。
💎 总结:争议本质是定位与成本的博弈
因素    影响表现
内存涨价    存储成本飙升致版本价差扩大,Pro Max顶配成本等同新增高端镜头710。
产品高端化    配置全面升级推高起售价,但用户对"性价比"标签预期未同步调整2426。
用户预期    首销降价补救获部分认可,但短期操作被指被动,长期成本压力难缓解118。
💡 用户建议:若计划购机,可优先考虑首销月降价的12GB+512GB版本(2899元)123;长期看,内存涨价趋势下,未来大存储手机价格可能持续走高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9610
金币
518090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32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0:26
红米K90系列发布后因定价上涨引发广泛争议,不少用户感到不满,背后原因涉及产品定位、市场竞争、用户心理预期以及品牌策略等多重因素的交织。以下从五个核心维度深入剖析这一现象,揭示其背后的深层逻辑与行业趋势。

---

一、价格突破“性价比”心理防线,动摇品牌根基

红米(Redmi)自诞生以来,始终以“极致性价比”为核心标签,主打“高端配置、中端价格”,成为预算敏感型消费者的首选品牌。K系列作为红米的旗舰产品线,虽逐步向中高端靠拢,但用户对其仍抱有强烈的价格锚定——即“2000元档位拿下骁龙旗舰芯”。

然而,红米K90系列起售价突破2499元,顶配版逼近3500元,已接近甚至超过部分小米数字系列旧款机型。这一价格跃迁让用户产生“品牌背离初心”的感知。尤其在搭载相同或相近芯片(如骁龙8 Gen3)的情况下,若与小米Civi系列或旧款小米数字旗舰相比,红米的“性价比优势”被大幅稀释,导致用户质疑:“我为什么不买更早发布的小米主品牌手机?”

---

二、成本上涨解释乏力,缺乏足够“价值补偿”

官方将涨价归因于“元器件成本上升、研发投入加大、屏幕/电池/影像系统升级”等因素。然而,在消费者看来,这些理由并未充分转化为“可感知的价值提升”。

例如:
- 屏幕虽升级为2K分辨率+高频PWM调光,但同价位竞品(如一加、realme、iQOO)早已普及;
- 电池容量提升至6000mAh以上,但机身厚度和重量随之增加,影响手感;
- 影像系统虽引入新传感器,但算法优化不足,夜景与人像表现仍逊于主打影像的品牌。

当硬件升级未能带来明显体验跃迁时,用户会认为“为微小进步支付过高溢价”,从而产生被“收割”的情绪。

---

三、市场环境变化:友商“内卷”加剧,红米相对优势减弱

近年来,中国中端手机市场进入“军备竞赛”阶段。vivo iQOO、OPPO realme、一加、荣耀等品牌纷纷加大性能机投入,推出搭载旗舰芯片、高刷屏、百瓦快充的产品,起售价普遍控制在2000–2500元区间。

在此背景下,红米K90系列若维持原价尚可保持竞争力,但涨价之后,其“首发骁龙旗舰芯”的传统优势被削弱。例如:
- iQOO Neo9系列同样搭载骁龙8 Gen3,起售价仅2299元;
- realme GT Neo6 SE以更低价格提供相近配置;
- 荣耀100 Pro在设计、屏幕、影像方面全面对标,价格重叠严重。

用户自然会问:“既然性能差不多,为何要多花300–500元买红米?”这种横向对比下的“性价比滑坡”,是不满情绪的重要来源。

---

四、用户群体迁移与品牌认知错位

红米的传统用户多为学生、年轻职场人、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对价格极为敏感。随着K系列不断“高端化”,其目标人群正悄然向一二线城市、追求性能的年轻人转移。但品牌宣传与用户认知尚未完全同步。

许多老用户仍视红米为“千元神机制造者”,难以接受其向3000元价位冲击。而新用户又更倾向选择设计精致、品牌调性更高的小米、荣耀或苹果生态产品。结果是:老用户觉得“背叛”,新用户觉得“不够格”,形成尴尬的“夹心层”困境。

此外,红米在营销中强调“旗舰体验”,却未同步提升售后服务、系统体验与品牌形象,导致“高价低感”的落差进一步放大不满。

---

五、行业趋势下的战略必然与用户的无奈博弈

客观而言,红米K90系列涨价也有其合理性:
- 全球供应链成本持续攀升,尤其是先进制程芯片、高分辨率屏幕、大容量硅负极电池等;
- 小米集团整体推行高端化战略,红米作为子品牌也需承担利润压力;
- 若长期固守低价,可能导致研发投入受限,陷入“廉价=低质”的恶性循环。

但从用户视角看,他们愿意为技术进步买单,但拒绝“被动接受品牌溢价”。理想的状态是:配置大幅提升 + 价格小幅上涨 = 感知价值最大化。而当前的情况更像是“配置适度升级 + 价格显著上涨”,打破了这一心理平衡。

---

结语:一场关于“信任”与“进化的博弈”

红米K90系列的涨价风波,表面是价格问题,实则是品牌进化过程中与用户期待之间的冲突。它折射出一个深刻命题:当一个以“性价比”立身的品牌试图向上突破时,如何在不失去初心的前提下赢得尊重与利润?

未来,红米或许需要更清晰地划分产品线——保留真正的“性价比守门员”型号(如Note系列),同时让K系列明确转向“性能旗舰”,并在设计、系统、服务上全面对标高端,才能真正实现从“便宜好用”到“值得高价”的品牌跃迁。

否则,每一次涨价都可能成为一次“信任损耗”,最终侵蚀其最宝贵的资产:用户的忠诚与信赖。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