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阅读
  • 1回复

[奇观]水网之上编织未来聚落 - 友邦总部园区 / CROX闊合[7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3624
金币
547609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05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1小时前

如一交錯縱橫編織的水網,匯聚成一股自然之源,
行徑空橋中,微風,綠意,鳥語,
透過流水将四季美景引入建筑,
帶來自然清新的未来工业聚落。
项目视频
概况
中国高速城镇化浪潮中,原乡肌理渐失,如何平衡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承,成为当代建筑领域核心命题。友邦集成吊顶总部园区以非常规规划建造逻辑,给出实践答案—— 既承载 “分享设计” 使命,更以 “环境共生” 理念,让工业用地重植地域文化根系。

项目由阔合CROX林琮然担任总建筑师,以十一年时间完成从景观到建筑的一体化塑造,使园区成为一座“生长的有机体”。不同于传统“设计后置” 模式,林琮然以环境共生为核心,推动地方文化现代转译:彻底摒弃工业园 “生产至上” 逻辑,将江南水渠地景转化为串联办公、生产、展示的生态脉络,重构了 “步移景异” 叙事;以蔓延生長的建筑体量,呼应江南聚落 “自然” 的原生尺度, “分享设计” 通过开放南面的设计权,邀请了七家国际事务所共同打造,让设计力量关怀重新回到工业土地上,重现生产的聚落本应有的自由思想。

更具行业价值的是建筑师角色革新:在国际化与地域性张力间,从“设计执行者” 跃升为项目统筹者与社会沟通媒介。这种实践恰是中国制造业 “由量到质” 转型的建筑缩影 —— 以设计赋能产业空间,让工业用地重获文化温度,使生产聚落的自由思想在当代建筑语境中重生。
规划原则
友邦集成吊顶总部坐落于嘉兴百步开发区,基地被东西向水渠自然分隔为南北两地块。规划以“最大化保留江南水岸风貌” 为核心出发点,构建工业功能与人文气息交融的空间体系。核心设计 “年桥” 突破单纯的地面交通连接属性,以通透轻盈的空中形态接连结全年365 天不同时段的生活场景:它将闲适漫步的节奏与自然水岸景致相融,以蜿蜒的生态廊道串联南北的办公、生产与展示功能。北地块聚焦产业运营需求,布局生产、办公、住宿及餐厅等复合功能,建筑沿年桥东西两侧舒展生长,建筑群以低伏蔓延的体量嵌入大地,呼应传统聚落与自然共生的原生尺度,使机械性的工业厂房,更化作人与环境互动的核心平台,既实现园区多元功能的整合,又通过生态立体化设计优化办公空间,最终形成连贯且富有韵律感的建筑序列。

总体规划平面图
南地块平台的端点恰好呼应“滴水成河” 的自然源动力,动线向上环绕形成一座艺术展览馆;以此馆为核心,设计借鉴“縱橫水網” 的传统聚落肌理,划分出七块 “一亩三分地”,七栋功能各异的为地景建筑分置其中,与江南自然地景相映互动,未來將营造出独具韵味的人文空间。设计不止于满足机能需求与视觉美学,通过外部连接系统唤醒人与自然的深层记忆;同时以 “六感体验” 为纽带,让使用者从声、光、形、味、触、气等多维度感知空间,最终实现对当代江南生活场域的诗意回归。

C聚落概念图
未來设计聚落由林琮然协同七家国际知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包括:里伯斯金(美国),娜德塔·塔格利亚布(西班牙),藤本壮介(日本),亚历杭德罗.札拉波罗(西班牙),承孝相(韩国),武重义(越南)郭锡恩和胡如珊(中国上海)等9位国际著名的建筑师共同打造。
建筑聚落
天棚年桥:连接与融合的象征
连廊概念图
友邦总部园由北向南汇聚的回廊(年桥),其设计概念源自江南传统水流与桥的共生意象,二者交融凝练为承载风土记忆的核心空间载体。作为南北连通的主轴,年桥通过天桥系统将园区所有建筑串联为整体,这股持续的“连接力量” 不仅催生了建筑阶梯舞台与景觀平台,更让人与自然的关联记忆在此落地。


模块化玻璃天棚
园区内的大型天棚与连续空中回廊采用轻型结构设计,中央走廊上方覆盖透明钢构玻璃幕墙—既保障了遮雨的实用功能,又最大化引入自然采光与通风,构建出通透舒适的过渡空间。

年桥天棚与建筑连通
当多样绿植与穿梭于其间的办公人群相映,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边界被悄然模糊,这种“融合精神” 不仅流淌于日常办公与个体活动的细节中,更成为串联园区全域、维系空间活力的重要命脉。





年桥下工作区
生产工厂:功能与美学的统一
工厂概念图
八栋工厂采用两两对称的布局逻辑,设计以简洁实用为核心准则。方正体量为基础,搭配水滴形三角开窗,开窗形式与天棚分割语汇保持一致,确保整体设计语言的连贯性。

天棚廊桥与生产工厂鸟瞰夜景

厂房建筑表皮
中庭区域留设大面采光玻璃,通过视线穿透形成内部空间的联结系统;同步配置空中廊道,构建以人为本的动线组织, 一层开口面向天棚回廊,实现人员直通地面的便捷性,天桥则衔接至建筑内部,同时预留两层高的机械工作平台,满足工业操作需求。

生产工厂南入口
南北向两两连排的工厂通过角度调整,释放出户外卸货场地;每个厂房单元内部整合完整流水线,既保障单栋独立高效生产,也能实现八栋厂房协同运作的整体效率,达成功能与布局的深度适配。

工厂之间的绿化空间

生产工厂回廊端口
总部与生活楼: 水岸边交错生成的建筑
总部与生活楼概念图
建筑核心设计概念“与流水交错的山”,旨在让建筑呼应场地肌理、传递空间动态平衡感,而非对自然形态的符号化借用。

空中连廊通生活楼和总部楼
量体规划以东西两侧建筑的水平向度共生为核心:摒弃摩天楼对垂直高度的追求,转向让建筑“贴地生长”;中心 “年桥” 作为串联平衡的关键媒介,既从空间上区隔两侧建筑体,又通过水平视觉呼应形成 “隔而不断” 的对话关系,弱化建筑高耸感,实现与场地环境的共生。

总部办公楼北面视角

总部办公楼南面视角

总部楼电瓶车车道
立面设计提取国画“斧劈皴” 灵感,结合南面临水特质传递东方山水意境。为兼顾意趣与实用,选用折叠式百叶幕墙:其折叠肌理呼应抽象山水,幕墙虚实关系形成动态模糊感,呈现通透且不定的整体形象;功能上,凹凸建筑表面可高效绝缘隔热、阻挡光污染,同时保障任意角度观景视野,室内则借面板间光线反射形成散射光,维持明朗通透。

总部仰望视角

总部立面铝板冲孔自然排列
建筑量体细节的多维度进退处理,以创造实用空间为目的:进退间生成阳台,作为室内外过渡带;形成的室内角落空间,为总部办公或生活休憩提供灵活小尺度场域。

总部办公楼大堂
此外,东西侧建筑交错造型在一层围合开阔大堂,作为使用者聚集、交流的公共核心;中间楼层与顶部因量体上下错位形成内庭花园,将绿化引入建筑内部,拓展开放活动场域,使功能性空间融入自然生机。

总部与生活楼夜景
云馆艺术中心:传统哲思的现代转译
云馆概念图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 传统哲思中,“万有、万事、万物” 皆循纲纪运行,八卦以 “通彻天地” 之能成 “大道之源”,其周而复始、包罗万象的精神,恰与友邦企业精神相契,若以廊桥道路为 “河道”,这股由八卦衍生的正面力量,便如 “源头活水” 般贯穿整个厂区;而将八卦的 “万象变化” 与龙卷风的 “声势宏大” 相融合,更形成引人探寻的空间张力,恰应 “波浪兼天,舟中不知惧,君子身在局中,而心在局外” 的意境。

云馆北面视角
友邦艺术中心位于园区一端,相较于厂区其他建筑更具外向性,是对外展示企业文化的地标性载体。其设计概念锚定“八卦”:无论从何种角度观察,建筑皆能呈现 “正面” 观感,既暗合企业多面向发展、积极向上的形象,更借八卦 “含盖万有” 的属性,宣示艺术中心的核心价值 —— 成为激发创意的 “可能性场域”,既是设计师的灵感之源,亦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中庭挑空处

中庭仰望视角
艺术中心以文化展陈、艺术交流、创意展售为核心功能,形态上采用“八面体” 设计,呼应中国传统 “八卦楼” 的属性。空间规划延续南北长廊的动线逻辑,沿长廊向上回转可抵达屋顶 —— 此处既是瞭望全园的观景台,亦是进入建筑的入口:通过屋顶漩涡造型的玻璃体步入室内,再顺流线而下,整个过程暗喻 “凝聚多元视野与创思”。
门卫房:与土地肌理呼应

上掀门卫房
门卫房以“地表上掀” 为核心手法生成屋顶,如连接天地般自然形成开放式等候空间:访客在此停留后,经内庭进入园区。

与树木共生

总部入口夜景

总部入口夜景

总部主入口形象
建筑对外保留全面视野,对内则开放屋顶层,提升空间使用性。大面玻璃幕墙支撑屋顶,中部留设中庭,实现建筑与植物的共生;两层式布局强化建筑与土地的关联,让小体量空间既满足基础功能,又融入场地肌理。
前卫自然:生态表意到文化转译
林琮然的“前卫自然”理念在友邦总部园区中,实现了从自然形态到生态智慧、从地域符号到文化基因的升华。

与绿意相结合的空中连廊

连廊中庭挑空夜间景观
这一实践不仅为产业建筑提供了“环境共生”的技术样本,更通过设计重构了工业文明与自然、传统的伦理关系,预示了中国建筑从“量产空间”向“生命场域”转型的深层探索。

天桥通往生产工厂入口夜景
项目图纸



桥系统

鸟瞰图插画

总部办公楼北立面图

总部办公楼东立面图

总部办公楼南立面图

总部办公楼西立面图

厂房立面图

厂房立面图
厂房南北立面图

员工宿舍楼北立面图

员工宿舍楼东立面图

员工宿舍楼南立面图

员工宿舍楼西立面图

云馆北立面图

云馆东立面图

云馆南立面图

云馆西立面图

幕墙剖面图

友邦标准节点

展馆幕墙节点图





后勤楼1F

后勤楼1F-

行政楼1F

行政楼2F

行政楼3F

行政楼4F

行政楼5F

行政楼6F

行政楼7F

行政楼8F

云馆一层平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总部园区
建築规劃設計: 2014年6月至12月
建築方案到施工图设计: 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
室內及展廳設計到施工图设计: 2018年3月至2022年8月
主建築項目完成日期:2025年11月
业主:浙江友邦集成吊顶股份有限公司
項目地: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百步时尚小镇
基地面积: 83.346平方米
项目总建筑面积:98.708平方米
主持建筑师:林琮然
規劃建築设计团队:陈冠宇 Darcy 叶秀南 周天野 朱伽仪 王心慧盛天宇 杜翔翔 贺亦周 王于思 周雯
珏 丁山
室內設計團隊:李本涛、杨维玲、万若珈、顾博闻、段美晨、莫抒琳、周晨媛、朱飔晗、黄培耿、陈灿
当地配合建筑师,施工图设计: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建筑研究设计院
幕墙设计:上海旭密林幕墙有限公司
灯光设计:上海大可莱伊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摄影:胡艺怀
影像:孫中川
项目策划:Rebecca.L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3624
金币
547609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05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1小时前
友邦集成吊顶总部园区:水网之上编织的未来工业聚落

项目概述:自然与工业的共生诗篇

友邦集成吊顶总部园区坐落于浙江嘉兴,由CROX阔合林琮然担任总建筑师,历经十一年打造,于2025年11月正式建成。项目建筑面积达98708平方米,以其“水网交织”的独特设计语言,重新定义了工业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正如描述中所述:“如一交错纵横编织的水网,汇聚成一股自然之源,行径空桥中,微风、绿意、鸟语,透过流水将四季美景引入建筑,带来自然清新的未来工业聚落。”这一理念深刻回应了中国高速城镇化进程中“原乡肌理渐失”的困境,探索了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承的平衡之道。

设计核心:环境共生与文化转译

1. 水网肌理的现代转译
   林琮然团队彻底摒弃传统工业园“生产至上”的单一逻辑,将江南水渠地景转化为串联办公、生产、展示的生态脉络。基地被东西向水渠自然分隔为南北两地块,规划以“最大化保留江南水岸风貌”为核心,构建了工业功能与人文气息交融的空间体系。这种“步移景异”的叙事手法,将自然水元素与建筑空间深度融合,使工业用地重植地域文化根系。

2. “年桥”:连接与融合的生命线
   园区的核心设计“年桥”突破了单纯地面交通连接的属性,以通透轻盈的空中形态连接南北地块。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连通,更是人与自然互动的核心平台。“年桥”通过天桥系统将所有建筑串联为整体,其设计概念源自江南传统水流与桥的共生意象,承载着风土记忆。天棚采用模块化玻璃结构,中央走廊上方覆盖透明钢构玻璃幕墙,既保障遮雨功能,又最大化引入自然采光与通风,构建出通透舒适的过渡空间。当绿植与办公人群在此交织,“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边界被悄然模糊”。

3. 聚落式的建筑布局
   北地块聚焦产业运营需求,布局生产、办公、住宿及餐厅等复合功能。建筑沿年桥东西两侧舒展生长,以低伏蔓延的体量嵌入大地,呼应传统聚落“自然”的原生尺度。八栋工厂采用两两对称布局,方正体量搭配水滴形三角开窗,开窗形式与天棚分割语汇保持一致,确保整体设计语言连贯。中庭区域留设大面采光玻璃,并配置空中廊道,构建以人为本的动线组织。

   南地块则以“滴水成河”的自然源动力为核心,动线向上环绕形成艺术展览馆。借鉴“纵横水网”的传统聚落肌理,划分出七块“一亩三分地”,七栋功能各异的地景建筑分置其中。未来,这些地块将由林琮然协同里伯斯金(美国)、藤本壮介(日本)、郭锡恩和胡如珊(中国上海)等9位国际著名建筑师共同打造,形成多元设计力量碰撞的“未来设计聚落”。

建筑细节:功能与美学的统一

1. 总部与生活楼:“与流水交错的山”
   总部与生活楼的设计概念为“与流水交错的山”,旨在让建筑呼应场地肌理、传递空间动态平衡感。量体规划以东西两侧建筑的水平向度共生为核心,摒弃摩天楼对垂直高度的追求,转向“贴地生长”。立面设计提取国画“斧劈皴”灵感,选用折叠式百叶幕墙:其折叠肌理呼应抽象山水,凹凸表面可高效绝缘隔热,在兼顾意趣与实用的同时,传递东方山水意境。

2. 生产工厂:简洁实用与生态融合
   生产工厂采用两两对称布局,方正体量为基础,水滴形三角开窗确保光线渗透。中庭大面采光玻璃和空中廊道的设计,既满足工业操作需求(预留两层高的机械工作平台),又提升了人员流动的便捷性。南北向两两连排的工厂通过角度调整释放户外卸货场地,每个厂房单元内部整合完整流水线,实现独立高效生产与协同运作的整体效率。

3. 生态立体化设计
   园区通过“六感体验”(声、光、形、味、触、气)唤醒人与自然的深层记忆。例如,“年桥”下的工作区引入微风、绿意与鸟语;屋顶光伏、雨水收集系统等绿色技术的应用(类似肇庆“绿美工厂”理念),实现了节能降耗与生态循环。植被覆盖率高,四季美景透过流水引入建筑内部,营造出“自然清新”的工作环境。

行业价值:建筑师角色的革新

友邦总部园区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独特的设计美学,更在于建筑师角色的革新。林琮然从“设计执行者”跃升为项目统筹者与社会沟通媒介,在国际化与地域性张力间找到平衡。这种实践恰是中国制造业“由量到质”转型的建筑缩影——以设计赋能产业空间,让工业用地重获文化温度。

正如项目所诠释的:“分享设计”通过开放南面的设计权,邀请七家国际事务所共同打造,让设计力量关怀重新回到工业土地上。这种开放协作模式打破了传统工业建筑的封闭性,使生产聚落的自由思想在当代建筑语境中重生。

结语:未来工业聚落的典范

友邦集成吊顶总部园区以其“水网编织”的设计理念、“年桥”连接的空间策略和生态共生的发展理念,成功塑造了一个自然清新、功能复合、文化深厚的未来工业聚落。它不仅是一座建筑作品,更是对当代工业文明如何回归自然、传承文化的深刻思考。在2025年的今天,这个刚刚落成的园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一个极具启发性的实践样本。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