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阅读
  • 2回复

[奇观]上学如上朝?这所被称“皇宫大学”,网友:清华北大瞬间不香了![2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4149
金币
456536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87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18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4小时前


在江西龙南,有一所大学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备受关注,它就是赣南医科大学龙南校区。


从远处望去,整个校园仿佛一座宏伟的宫殿,红墙金瓦、层檐叠嶂,让人不由联想到古代皇家建筑的庄重与气派。因此,它也被许多人称作“皇宫大学”,成为当地一处具有辨识度的文化地标。


该校区于2023年9月启动共建计划,随后在2024年初正式动工,并于同年8月揭牌启用。




校园占地543.07亩,总建筑面积达18.3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原本是一片废弃的矿山,通过“生态修复+高等教育”的模式实现了土地再生,不仅打造出功能完备的教学园区,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动范例。






校区预计容纳学生约4000人,提供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及教育学等六大类共34个本科专业方向。








除了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场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学生宿舍床位达6000个,教师公寓近400套,充分保障师生学习与生活的需求。


白求恩雕像静立于建筑群前,也传递着医学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作为龙南市第一所公办本科院校,该校区填补了当地公办高等教育的空白,被列为2024年教育领域重点项目。它的建成不仅优化了区域教育资源布局,也推动了地方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


在传统宫殿式建筑的外表下,赣南医科大学龙南校区融合了现代教学理念与绿色建设思路,既展现出中华建筑美学的魅力,也承载着育人与环保的双重使命。


随着学校不断发展,这座矗立于矿山旧址上的“宫殿学府”,正以它特有的方式,书写着教育创新与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下一座“宫殿”,又会从哪里生长出来?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3634
金币
547632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05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3小时前
赣南医科大学龙南校区:“皇宫大学”的传奇与启示

您提到的赣南医科大学龙南校区,确实以其独特的“宫殿式”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江西乃至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座被誉为“皇宫大学”的校园,不仅是教育场所,更是一座融合生态修复、文化传承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综合性地标。以下从多个维度为您详细解读:

一、建筑风格:古典宫阙与现代校园的完美融合

赣南医科大学龙南校区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中国古典宫殿式的建筑风格。正如您描述的,“红墙金瓦、层檐叠嶂”,这种设计将中国传统建筑的恢弘气势与医学教育的庄重氛围相结合,营造出“上学如同上朝”的独特体验。

- 设计理念:校区建筑总面积18.38万平方米,将中国古建元素(如斗拱、飞檐、琉璃瓦、红墙灰瓦等)融入现代校园规划中。例如,科创楼等核心建筑借鉴了明清宫殿的对称布局和装饰纹样,既体现了对华夏五千年文化的传承,也象征着医学事业的神圣与严谨。
- 视觉冲击:从空中俯瞰,校园宛如一座微型皇宫,中轴线分明,主次建筑错落有致。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还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使命感,仿佛在“穿越千年的求学之旅”。

二、建设背景:废弃矿山的华丽转身

龙南校区的诞生并非偶然,它背后是一段“变废为宝”的生态修复佳话:

- 前世今生:校园所在地曾是一片因露天采矿遗留的废弃采石场。早期粗放式开采导致植被破坏、陡岩峭壁林立、水土流失严重,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生态包袱”。龙南市创新提出“生态修复+高等教育”模式,投资3亿多元对废弃矿山进行综合治理。
- 修复成果:通过地形重塑、土壤改良、植被重建等工程,昔日满目疮痍的矿山变成了绿意盎然的现代化校园。这一实践不仅解决了生态欠账问题,还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空间,堪称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三、办学规模与功能定位

作为龙南市第一所公办本科院校,龙南校区的建设填补了当地高等教育的空白,其办学规模和功能规划极具前瞻性:

- 硬件设施:校园占地543.07亩(约36.2公顷),总投资约15亿元。除常规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场外,还配备了6000个学生宿舍床位和近400套教师公寓,可满足4000余名师生的学习生活需求。
- 专业设置:提供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及教育学等六大类共34个本科专业方向,重点突出医学特色,同时兼顾多学科协同发展。
- 文化象征:白求恩雕像静立于校园核心区域,时刻提醒师生传承“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医学精神。这种文化符号的植入,使校园不仅是知识殿堂,更是精神家园。

四、建设历程与重要节点

龙南校区的建设速度令人瞩目,体现了“龙南速度”与“赣医效率”:

- 2023年9月:启动共建计划,由龙南市人民政府与赣南医科大学合作共建。
- 2024年初:正式动工建设。春节期间项目不停工,建设者们抢抓工期,确保工程进度。
- 2024年8月2日:举行隆重的揭牌仪式,标志着校区正式启用。赣州市、龙南市及学校领导共同为校区揭牌,并同步启用“赣南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实训基地”。
- 2024年9月:迎来首批316名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校区隆重举行。校长张小康勉励新生“胸怀国之大者,树立远大志向”,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五、社会影响与未来展望

赣南医科大学龙南校区的建成运营,产生了多方面积极影响:

1. 教育赋能:结束了龙南市无公办本科院校的历史,实现了“公办、民办本科高校双覆盖”,提升了区域教育层次。
2. 人才支撑:为赣州乃至江西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助力打造“赣南区域性教育科创和医疗康养中心”。
3. 文旅融合:独特的建筑风格使其成为网红打卡地,“像穿越古代故宫一样”的游览体验吸引了众多游客,促进了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4. 校地合作:深化了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科研转化、医疗服务等领域形成联动效应。

六、“下一座‘宫殿’”的可能性

龙南校区的成功实践证明,“生态修复+高等教育”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未来,“下一座‘宫殿’”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向生长:

1. 其他废弃矿区/工业遗址:类似龙南废弃矿山的案例在全国多地存在,通过生态修复转化为教育用地或文化园区是可行路径。
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性开发:在古城核心区或历史街区周边,结合传统建筑风格建设特色校区或文创园区。
3. 乡村振兴与教育结合:在乡村地区利用闲置土地或古村落资源,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中小学或职业院校。

结语

赣南医科大学龙南校区不仅仅是一所大学,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文化传承创新的载体,更是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从废弃矿山到“皇宫学府”,这一蜕变背后是理念的革新、技术的进步和对未来的担当。正如您所问,“下一座‘宫殿’会从哪里生长出来?”答案或许就在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而龙南校区的故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只要有创新思维和坚定行动,任何荒芜之地都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4149
金币
456536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87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4小时前
🏯 1. 赣南医科大学(龙南校区)
皇宫式建筑群:校区采用仿古宫殿设计,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红墙金瓦的宫廷风格贯穿整体。
规模与投资:占地500亩,总投资15亿元,气势恢宏如皇家园林。
网友调侃:"一秒穿越回封建王朝""清华北大瞬间不香了"。

🏛️ 2.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靖安校区)
仿古建筑集群:校区依山傍水,建筑群以红墙黄瓦为主,路灯、长椅均采用古风设计,远观形似故宫。
功能定位:初衷为艺术生写生基地,后因建筑过于华丽被称"皇家学院"。
争议焦点:投资数亿元引发"学术资源vs建筑攀比"的讨论。

⛪ 3.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图书馆
哥特式地标:26米挑高穹顶、十字形结构、钟楼塔尖,被误认为"奢华会所"。
设计初衷:原计划作为学校礼堂,后改为图书馆,耗资超5000万。
学生反馈:部分学生称赞环境提升学习体验,也有网友戏称"楚天皇家帝国学院"。

⚖️ 争议与思考
舆论两极:
支持方:独特建筑提升学习氛围,成为文化地标;
反对方:教育资源应优先投入学术而非"面子工程"。
文化象征:部分学校试图通过传统建筑传递文化底蕴,但需平衡实用性与象征意义。

💎 结语:这些"皇宫大学"以视觉冲击重塑校园美学,在惊叹"上朝式体验"之余,也引发对教育本质的深层探讨——象牙塔的辉煌,终究需以学术光芒为根基。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