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8阅读
  • 1回复

[保健养生]立冬后,记得少吃鸭肉和羊肉,多吃3肉,营养不燥,为寒冬储能量 [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5466
金币
72005
道行
38009
原创
2554
奖券
3213
斑龄
138
道券
1273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7534(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11-2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06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11-20) —
冬补有讲究,温和进补才是硬道理

北风渐紧,立冬已过,正式步入了冬季。传统养生讲究"秋冬养阴",立冬后气候干燥,如果过多食用温燥的羊肉和偏凉的鸭肉,反而容易引起不适。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三种温和滋补的肉类,既能储备能量,又不会上火燥热,助您平稳过冬。



黄焖鸡,温补不上火的冬日暖心菜

鸡肉性温味甘,有温中益气的功效,相比羊肉更为平和。黄焖的烹饪方式能锁住营养,搭配香菇、土豆等食材,营养均衡又美味。





制作窍门:

1、干香菇提前用温水泡发,泡发的水不要倒掉,留着炖鸡更香。

2、鸡肉处理要到位。鸡剁块后,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去除血水。焯水时冷水下锅,加料酒、姜片,水开后煮2分钟,捞出用温水洗净。

3、土豆切滚刀块,青红椒切块备用。泡发的香菇去蒂,大的一切为二。

4、热锅少油,先下冰糖炒出糖色,放入鸡块快速翻炒上色。加入姜片、蒜瓣、香菇,继续翻炒出香味。

5、转入砂锅,加入泡香菇的水和适量开水,水量没过食材。加2勺生抽、1勺老抽,小火慢炖20分钟。

6、加入土豆块,继续炖10分钟至土豆软糯。最后放入青红椒,大火收汁即可。

这道菜香气四溢,鸡肉嫩滑,土豆吸饱了汤汁,暖心又暖胃。



鲫鱼豆腐汤,滋阴润燥的养生汤品

鲫鱼富含优质蛋白,脂肪含量低,与豆腐同煮,滋阴润燥效果更佳。这道汤品特别适合冬季皮肤干燥、容易上火的人群。





处理技巧:

1、鲫鱼处理要细致。请鱼贩处理干净后,回家还要仔细去除腹内黑膜,这是去腥的关键。鱼身划几刀,用料酒、盐抹匀腌制10分钟。

2、豆腐切块后,在沸水中焯烫1分钟,捞出沥干。这样既能去除豆腥味,煮汤时也不易碎。

3、煎鱼不破皮的秘诀:锅烧热后用姜片擦拭,再倒油,油温七成热时下鱼,不要急于翻动,煎至金黄再翻面。

4、将煎好的鲫鱼放入汤锅,加入足量开水,这是汤色奶白的关键。放入姜片、葱段,大火煮10分钟。

5、转小火,加入豆腐块,继续炖15分钟。出锅前5分钟加入枸杞,最后加盐调味。

这道汤汤色乳白,鲜美醇厚,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上火。



板栗烧排骨,补肾健脾的时令美味

板栗是冬季的时令食材,有"肾之果"的美誉。搭配排骨同烧,补肾健脾,强健筋骨,为抵御严寒储备能量。



烹饪要点:

1、板栗去皮有妙招。生板栗用剪刀剪开外壳,在沸水中煮3分钟,趁热剥皮,内膜也能轻松去除。

2、排骨焯水要彻底。冷水下锅,水开后煮5分钟,充分捞出浮沫。捞出后用温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

3、热锅少油,放入冰糖小火炒至枣红色,加入排骨快速翻炒上色。加入葱段、姜片、八角,炒出香味。

4、淋入2勺生抽、1勺老抽、1勺料酒,翻炒均匀。加入板栗和足量开水,水量要没过食材。

5、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40分钟至排骨酥烂。最后开大火收汁,让汤汁浓稠地包裹在食材上。

这道菜排骨软烂,板栗香甜,是冬季进补的绝佳选择。



冬日食肉,贵在“温和”与“坚持”

立冬后的饮食调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比于大燥大热的食材,鸡肉、鲫鱼、排骨这三种肉类性质更加平和,既能补充冬季必需的营养和能量,又不易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

从今天起,不妨试试这三道暖心佳肴,用美食温暖整个冬天,健康安稳地迎接“一九二九不出手”的严寒吧!

1条评分金币+21
xian209 金币 +21 - 昨天 18:4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4479
金币
554855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19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2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22:47
立冬后温和进补:三款暖心肉类食谱与养生智慧

引言:立冬养生,温和进补是核心
立冬已过(2025年11月7日),标志着冬季正式开始。中医强调“秋冬养阴”,此时人体阳气内敛,需通过食补储备能量。然而,盲目追求大温大热的羊肉或偏凉的鸭肉,易导致上火或消化不良。正如您所言,“温和进补才是硬道理”。结合今日(2025年11月19日)的养生需求,我们推荐三款性质平和、营养丰富的肉类食谱——黄焖鸡、鲫鱼豆腐汤和板栗烧排骨,它们既能补充能量,又不会引发燥热,是冬季理想的滋补选择。

一、黄焖鸡:温中益气的冬日暖心菜
食材特性与养生价值
鸡肉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的功效。相比羊肉的“大热”,鸡肉更为平和,适合大多数人群。黄焖鸡通过慢炖的方式,将鸡肉的鲜美与香菇、土豆等食材的营养充分融合,是一道老少皆宜的温补佳肴。

制作窍门详解
1. 食材准备:
   - 鸡肉(鸡腿肉或鸡胸肉均可)500克,干香菇5-6朵,土豆1个,青红椒各1个,姜片、蒜瓣适量,冰糖10克,生抽2勺,老抽1勺,料酒1勺,盐少许。

2. 关键步骤:
   - 预处理鸡肉:鸡剁块后用清水浸泡30分钟去除血水,焯水时冷水下锅,加料酒、姜片,水开后煮2分钟,捞出用温水洗净(避免肉质变紧)。  
   - 泡发香菇:干香菇用温水泡发30分钟,泡发的水过滤后留用(增加汤汁鲜味)。  
   - 炒糖色:热锅少油,放入冰糖小火炒至融化呈枣红色,立即放入鸡块翻炒至上色。  
   - 炖煮入味:加入姜片、蒜瓣、香菇翻炒出香,倒入泡香菇的水和适量开水(没过食材),加生抽、老抽调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20分钟。  
   - 加入配菜:放入切块的土豆,继续炖10分钟至土豆软糯,最后加入青红椒块大火收汁,加盐调味即可。

健康亮点
- 黄焖鸡的“焖”法能最大限度保留营养,鸡肉嫩滑不柴。  
- 香菇富含多糖体,增强免疫力;土豆提供碳水化合物,补充能量。  
- 整体口感醇厚,温而不燥,适合脾胃虚弱、冬季易感风寒者食用。

二、鲫鱼豆腐汤:滋阴润燥的养生汤品
食材特性与养生价值
鲫鱼性平味甘,归脾、胃、大肠经,《本草纲目》记载其能“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止血”。豆腐则性凉味甘,能清热润燥、生津解渴。二者搭配,既能滋阴润燥,又能健脾养胃,是冬季干燥环境下理想的汤品。

处理技巧与制作步骤
1. 食材准备:
   - 鲫鱼1条(约500克),豆腐1块,姜片3-4片,葱段适量,枸杞少许,盐、料酒各适量。

2. 关键步骤:
   - 处理鲫鱼:去除鱼鳞、内脏及腹内黑膜(去腥关键),鱼身两侧划2-3刀,用料酒、盐腌制10分钟。  
   - 煎鱼防破皮:锅烧热后用姜片擦拭锅底,倒入少许油,油温七成热时放入鲫鱼,中小火煎至两面金黄(煎时不要频繁翻动,待一面定型后再翻面)。  
   - 熬制奶白汤:煎好的鲫鱼转入汤锅,加入足量开水(必须开水才能熬出奶白色汤),放入姜片、葱段,大火煮10分钟。  
   - 加入豆腐:豆腐切块后用沸水焯烫1分钟(去豆腥味且不易碎),放入汤中,转小火炖15分钟。  
   - 调味出锅:最后5分钟加入枸杞,加盐调味即可。

健康亮点
- 鲫鱼蛋白质含量高且易吸收,脂肪含量低,适合减肥及控制血脂人群。  
- 豆腐提供植物蛋白和钙质,与鲫鱼搭配形成“荤素互补”,营养更全面。  
- 汤品清淡不油腻,适合冬季皮肤干燥、口干舌燥者饮用,能有效缓解燥热。

三、板栗烧排骨:补肾健脾的时令美味
食材特性与养生价值
板栗被誉为“肾之果”,性温味甘,《本草纲目》记载其能“治肾虚腰脚无力”。排骨则富含蛋白质和钙质,二者搭配能补肾健脾、强筋健骨。立冬后食用板栗烧排骨,既能补充能量抵御严寒,又能通过板栗的“平补”特性避免上火。

烹饪要点与制作方法
1. 食材准备:
   - 排骨500克,板栗200克(生),姜片、八角、桂皮适量,冰糖10克,生抽2勺,老抽1勺,料酒1勺。

2. 关键步骤:
   - 板栗去皮:生板栗用剪刀在顶部剪十字口,在沸水中煮3分钟,捞出趁热剥皮(内膜易脱落)。  
   - 排骨焯水:排骨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大火煮沸后继续煮5分钟捞出浮沫,用温水洗净沥干。  
   - 炒糖色与煸炒:热锅少油,放入冰糖小火炒至枣红色,加入排骨翻炒至上色,再加入姜片、八角、桂皮炒香。  
   - 炖煮入味:加生抽、老抽、料酒调味,倒入足量开水(没过食材),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40分钟。  
   - 加入板栗:放入去皮板栗继续炖20分钟至排骨酥烂、板栗软糯,最后开大火收汁至汤汁浓稠即可。

健康亮点
- 板栗富含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能快速补充能量;排骨提供胶原蛋白和钙质,强健骨骼。  
- 性质平和不燥热,适合秋冬季节食用,尤其适合老年人及肾虚腰膝酸软者。

冬日食肉养生原则:“温和”与“坚持”
立冬后的饮食调整需遵循以下原则:
1. 选对食材:优先选择鸡肉、鲫鱼、排骨等性质平和的肉类,替代过于温热的羊肉或偏凉的鸭肉。  
2. 注重搭配:肉类烹饪时搭配山药、萝卜、香菇等健脾食材或萝卜、百合等清热食材(如萝卜羊肉汤),达到“补而不燥”的效果。  
3. 循序渐进:进补不可急于求成,“虚不受补”者应先调理脾胃(如用黄芪党参玉竹煲鸡汤),再逐步增加滋补力度。  
4. 结合地域特点:湖北等地气候干燥且温差大,《黄帝内经》提倡“秋冬养阴”,需兼顾温补与清补(如石斛老鸭汤),避免盲目追求大温大热。

结语
今日(2025年11月19日)正值深秋向寒冬过渡的关键时期,“温和进补”是守护健康的智慧选择。黄焖鸡的温中益气、鲫鱼豆腐汤的滋阴润燥、板栗烧排骨的补肾健脾,三道菜品各有侧重却又殊途同归——在寒冷季节为身体注入温暖而不燥的能量。从今晚开始尝试这些食谱吧,在美食中感受传统养生的魅力,让整个冬天都充满健康与活力!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