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阅读
  • 1回复

[疾病治疗]很多人低估了!吸烟是唯一能避免的肺癌高危因素,这种肺癌更难治[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5845
金币
3275
道行
19523
原创
29486
奖券
18196
斑龄
202
道券
1056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4494(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1-21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06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11-20) —

凌晨两点,王阿姨再次被咳嗽惊醒。她侧头看了看窗外,秋风瑟瑟,街道空荡。

她轻声叫醒老伴:“这几天咳得厉害,总不会是肺癌吧?”老伴摆摆手:“你不抽烟,怕什么肺癌?”
王阿姨愣住了:“不抽烟就不会得肺癌?”医生在检查后却说:“她的癌,是肺腺癌,不抽烟的女性也会得,而且——更难治。”
很多人误以为肺癌是“吸烟者的专属”,而不吸烟就等于“安全牌”,实则不然。
研究显示,非吸烟人群中,一种叫“肺腺癌”的类型正在悄然上升,尤其在中老年女性中更为常见,且早期无明显症状,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
吸烟仍是唯一可避免的肺癌高危因素,但这不意味着不抽烟就能高枕无忧。

尤其是肺腺癌,它和香烟的关联更“间接”,却更隐匿、更危险。那么,为什么吸烟仍然是肺癌的头号杀手?又是什么让肺腺癌难以被及时发现?
请继续读下去,答案可能让你大吃一惊。
吸烟到底有多“毒”?
你可能听过“吸烟有害健康”,但你未必了解它是如何“一步步摧毁”肺部的。
吸烟是诱发肺癌最明确、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超85%的肺癌患者有吸烟史,而其中不少人都在确诊前数十年就开始吸烟。
烟草中的7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至少有70种被确认为致癌物,如苯并芘、甲醛、亚硝胺等。

这些物质进入肺部后,不仅破坏肺泡,还持续刺激支气管黏膜,导致细胞突变,诱发癌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曾在一项大规模队列研究中发现:每天吸烟20支以上、持续20年的人,患肺癌的风险是从不吸烟者的13倍以上。
尤其是男性中老年人,往往早年吸烟成习,认为“老烟枪也活得好好的”,可一旦癌变来临,后悔已晚。
更严重的是,“二手烟”同样“杀伤力十足”。非吸烟者若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患肺癌风险也显著上升。女性肺腺癌的发病,往往与家庭中男性吸烟有关。

坚持吸烟数年后,身体可能出现这3种“沉默变化”
很多人以为“咳嗽、气短才是肺癌预兆”,但在真正恶化前,身体其实早就悄悄示警了。
1.肺功能下降却不自知:
吸烟导致的慢性炎症,会逐步破坏肺泡结构,肺活量在不知不觉中下降。很多老年人上楼时气喘吁吁,归咎于“年纪大”,却没意识到是吸烟带来的肺部损伤。
2.免疫屏障削弱,感染频繁:
香烟会破坏支气管纤毛的清洁机制,让细菌、病毒更容易“安家落户”。吸烟者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部感染的概率显著上升。

3.肺腺癌风险激增,却“无声无息”:
相比小细胞肺癌、鳞状细胞癌,肺腺癌更容易出现在肺外周区域,早期几乎无症状。往往等到出现“背痛、骨痛、头晕”等非典型症状,已是癌细胞转移。
更令人担忧的是,肺腺癌对放化疗响应较差,手术机会少,是目前治疗难度最大的一类肺癌。
想远离肺癌?做好这3点,帮你降低风险
1.立即戒烟,不论年龄早晚都有效:

不要觉得“吸了几十年了,戒也没用了”。事实上,戒烟后5年内肺癌风险可下降近一半,十年后接近从不吸烟者水平。
即使是70岁以上老年人,戒烟仍有助于延缓肺功能下降,提升生活质量。
2.定期筛查,尤其是有肺癌家族史者:
有吸烟史、长期咳嗽、家族中有肺癌病史者,建议每年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早发现、早干预,是目前防治肺腺癌最有效的方式。
肺腺癌不像其他癌症易被听诊或X光察觉,必须靠精准影像手段发现。

3.远离“隐形烟雾”与空气污染:
厨房油烟、室内装修污染、香薰、汽车尾气……这些“非吸烟”因素也在增加肺腺癌的诱发可能。
建议使用抽油烟机、避免长时间待在密闭空间、选用环保材料,降低暴露风险。
同时,提高自身免疫力也很关键,合理饮食、适度锻炼、规律作息,都是保护肺部的“基础配置”。
健康,其实就在每天的小事中。今天开始,不妨试试:少抽一支烟,多开一扇窗,多一次检查。
肺癌并非“无法避免的命运”,吸烟,是最可控的风险因素。而肺腺癌的隐匿性,更提醒我们:不要轻视每一次久咳、每一个细节。

你不抽烟,不代表别人不会抽,肺癌,或许就在你呼吸之间。为了你自己和家人,现在行动,还不晚。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呈现高发趋势,患病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却有近一半人毫无察觉,以至于病症持续加深。生活里,如若经常出现5个异状,或许就是甲状腺在求救,可得早些检查,别扛着。

1.体重变化大
甲状腺激素直接参与基础代谢调节。若分泌过多,代谢过快,即便饮食正常,体重也会不明原因下降;若激素分泌不足,则代谢减慢,容易水肿发胖,这种变化通常是突然而持续的。
很多人常把变胖归咎于吃多了或动少了,却忽略了内分泌的影响。如果短期内体重大幅波动,且没有生活方式改变,尤其伴随乏力、怕冷、情绪低落等症状,应考虑查查甲状腺功能。
2.心慌手抖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交感神经被持续激活,会导致心率增快、失眠多梦。患者常常白天疲惫,夜间却难以入睡,心烦意乱、脾气变差,甚至感到莫名焦虑。
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则表现为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嗜睡、记忆力下降。情绪问题久治不愈,常被误认为是更年期或抑郁症,其实背后可能是甲状腺问题。
3.颈部肿块

甲状腺位于气管前方,当其出现结节、肿大或炎症时,可能在颈部触摸到肿块,或出现压迫感、异物感,甚至吞咽困难。若结节持续增长,还可能压迫声带神经,导致声音嘶哑。
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但少部分也可能是甲状腺癌。尤其是肿块质地硬、边界不清、持续增大者,需及早通过B超、穿刺等方式明确性质,切勿因无痛感就忽略。
4.生理紊乱
甲状腺激素与性激素分泌密切相关。女性患甲减后,常出现月经量减少、周期延长、闭经;而甲亢则可能导致月经提前、出血量增多。部分女性甚至出现不孕不育。
男性甲状腺功能异常同样会影响睾酮水平,表现为性欲下降、勃起困难等麻烦,使得自己雄风不再。
5.皮肤干燥

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影响汗腺分泌与毛发生长。甲减人群多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指甲易断、掉发增多,且常伴有畏寒、四肢发凉等现象。而甲亢则可能导致出汗过多、皮肤湿热,甚至引发突眼、眼球干涩等甲状腺眼病。
1条评分金币+23
xian209 金币 +23 - 昨天 18:4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4478
金币
554853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19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2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7:31
肺癌与甲状腺疾病的隐秘警示:不止吸烟,这些信号你必须知道

一、肺腺癌:不吸烟女性的“隐形杀手”

1. 肺腺癌的高发趋势与特点
传统观念认为肺癌是“吸烟者的专利”,但近年来的研究彻底颠覆了这一认知。正如王阿姨的经历所示,肺腺癌已成为非吸烟女性肺癌的主要类型。数据显示,女性肺癌患者中肺腺癌占比接近60%,且在40-50岁女性中发病率接近男性([10])。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教授团队的研究指出,中国女性肺癌患者占比从2006年的29.9%升至2021年的59.5%,超越男性,其中磨玻璃结节型肺腺癌在女性中占比超过80%([10])。

2. 肺腺癌的“隐形”诱因
- 厨房油烟:长期接触高温烹饪油烟的中老年女性,患肺癌风险增加2-3倍。炒菜时密闭厨房的PM2.5浓度可达800μg/m³,相当于点燃一支香烟的污染水平([6][7])。
- 二手烟:女性体内CY1P1酶易诱导香烟致癌物质活化,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的女性肺癌发病率是无暴露者的6倍([8])。
- 基因突变:EGFR基因突变在非吸烟亚洲女性肺腺癌患者中占比达50%,雌激素与TP53基因突变相互作用,使女性更易患病([16])。
- 空气污染:PM2.5等细颗粒物可携带致癌物质进入肺部,女性因肺部较小、气道较窄,更易滞留有害物质([16])。

3. 早期症状的“沉默性”
肺腺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表现为:
- 咳嗽、痰中带血(血性痰)
- 胸痛、气短
- 声音嘶哑(喉返神经受压)
- 骨关节肿胀(异位激素作用)([12][14][18])

二、吸烟:肺癌的“头号元凶”及其危害机制

尽管肺腺癌与吸烟关联较弱,但吸烟仍是肺癌最明确、可预防的高危因素。烟草燃烧产生的7000多种化学物质中,至少70种为致癌物,其危害贯穿整个呼吸系统:

1. 对肺部的直接摧毁
- 肺泡破坏:焦油沉积在肺部绒毛上,破坏其清洁功能,导致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终引发肺心病([3][4][11][20])。
- 细胞突变:尼古丁、苯并芘等物质刺激支气管黏膜,诱发DNA突变,增加肺癌风险。每天吸烟20支以上、持续20年者,肺癌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3倍以上([20])。

2. “沉默变化”的积累
吸烟数年后,身体可能出现以下不易察觉的损伤:
- 肺功能下降:上楼气喘、活动耐力降低,常被误认为“衰老”([20])。
- 免疫削弱:支气管纤毛受损,易引发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13])。
- 癌变风险激增:小细胞肺癌、鳞状细胞癌等与吸烟高度相关,且进展迅速,预后较差([4][17])。

三、甲状腺疾病:被忽视的“内分泌风暴”

甲状腺疾病高发且隐蔽性强,约半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以下五大信号需警惕:

1. 体重异常变化
- 甲亢:代谢加快,食欲亢进但体重下降,伴怕热、多汗、心悸([9][15][19])。
- 甲减:代谢减慢,体重增加、水肿,伴乏力、怕冷、皮肤干燥([9][15])。

2. 心慌手抖与情绪波动
- 甲亢患者常出现心悸、手抖、焦虑、易怒;甲减则表现为情绪低落、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2][9][15])。

3. 颈部肿块或不适
甲状腺肿大或结节可在颈部触及肿块,压迫感明显时可能伴随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超声检查是发现微小结节的关键手段([9][15][19])。

4. 生理功能紊乱
- 女性:甲亢导致月经稀少或闭经,甲减导致月经量多、周期延长,甚至不孕不育([9][15])。
- 男性:甲减可引起性欲下降、勃起功能障碍([19])。

5. 皮肤与毛发改变
甲减患者皮肤干燥粗糙、指甲脆裂、脱发;甲亢则可能多汗、皮肤潮红,甚至出现突眼症([9][15][19])。

四、科学防治:守护呼吸与内分泌健康

1. 肺癌预防与筛查
- 戒烟限酒:戒烟后5年肺癌风险下降近一半,十年后接近非吸烟者水平。避免二手烟及厨房油烟,使用抽油烟机,改善室内通风([4][13])。
- 定期筛查: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有吸烟史、家族史或长期暴露于油烟/污染环境者,建议每年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7][10])。
-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如爬山、跑步)、增强免疫力,减少空气污染暴露([3][13])。

2. 甲状腺疾病管理
- 关注早期症状:出现体重骤变、心慌手抖、颈部肿块等及时就医,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TSH、T3/T4)和超声检查([2][9][15])。
- 定期体检:每年体检加入甲状腺项目,尤其是有家族史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 生活方式调整:适量摄入碘,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规律作息([9])。

结语

王阿姨的经历提醒我们,肺癌并非吸烟者的“专利”,肺腺癌正以隐匿的方式威胁着非吸烟女性的健康。而甲状腺疾病的高发与隐蔽性,则要求我们对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保持高度警惕。无论是远离烟草、重视厨房油烟,还是关注体重变化、颈部异常,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细节,都是守护健康的基石。

当前正值秋冬交替之际,呼吸道疾病高发。建议大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特别是胸部CT和甲状腺检查。记住:早期发现是战胜疾病的关键。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请从现在开始,关注呼吸健康与内分泌平衡,让“隐形杀手”无所遁形。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