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宠之家与自然教育:顺德梁銶琚夫人幼儿园“在地化自然教育”实践解析
您提供的内容详细阐述了顺德梁銶琚夫人幼儿园如何通过“萌宠之家”、“秋收・自然馈赠”、“冬藏・智慧传承”等特色空间,以及深挖本土文化符号和践行“活教育”理念,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在地化自然教育”体系。这不仅是一所幼儿园的改造,更是一次对儿童教育本质的深刻探索。
一、萌宠之家:生命教育的生动课堂
“萌宠之家”作为幼儿园“在地化自然教育”的重要实践空间,其核心价值在于将抽象的生命教育转化为具象、可操作的日常体验。
1. 原住民小动物的陪伴:小猪、小鸭、小兔、小鸡等“原住民”为孩子们提供了近距离接触生命的机会。这种持续性的动物互动,如每日喂食、清洁,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2. 生命规律的认知:通过观察动物的生长周期——从出生、成长到衰老,孩子们能够理解生命的自然进程。这比任何课本上的描述都更具说服力,帮助他们建立对自然界初步且深刻的认知。
3. 爱心与责任感的培养:照顾小动物的过程,是培养幼儿同理心、爱心和责任感的最佳途径。当孩子们亲手喂食、清理窝舍时,他们学会了付出与关怀,理解了“责任”的含义。
这与文章[2]中鸣翠湖萌宠乐园“以‘互动性’为服务核心,打造自然、休闲的沉浸式展陈环境”的理念不谋而合,强调通过“萌宠近距离接触的互动体验”,强化体验感、互动感和观赏感,并传达动物保护和科普教育理念。
二、秋收・自然馈赠:感官探索与生态认知
“秋收・自然馈赠”主题空间通过流沙洲、木质栈桥、原生阴香树和泥巴山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自然探索乐园。
1. 流沙洲的安全与趣味:采用天然海沙,确保了幼儿活动的安全性。细腻的触感能刺激幼儿的感官发育。木质栈桥横跨其间,既是交通路径,也锻炼了幼儿的平衡感和空间感知能力,形成了立体互动动线。
2. 原生阴香树的保留:完整保留中庭原生阴香树,不仅提供了天然遮阴区,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对原有生态的尊重。这种“避让生长空间”的设计智慧,让自然与建筑和谐共生,形成了绿色景致。
3. 泥巴山的创造力激发:泥巴山允许幼儿玩真正的泥巴,进行塑形、拓印等创作。这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精细动作发展。泥土是大自然最原始的素材之一,能带给孩子最纯粹的快乐和探索欲。
这与文章[1]中幼儿园户外设计四大功能区域中的“玩沙戏水区”和“种植区”理念相通。玩沙戏水区提供挖掘、建造和探索的机会;种植区则让孩子们了解植物生长,培养对自然的尊重。正如浦溪幼儿园浦幼农庄的例子([3]),孩子们通过亲手种植、照料作物,收获蔬果,并制作美食,在实践中感悟生命奇迹。
三、冬藏・智慧传承:自然物的文化转化
“冬藏・智慧传承”通过手工艺活动,将自然物转化为文化载体,体现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1. 传统智慧的传递:陶艺、拓染和木工等手工活动,不仅是技能的学习,更是对传统工艺和文化智慧的传承。幼儿在动手实践中理解材料特性、工具使用和创作原理。
2. 生态循环的理解:这些活动延续了“夏耘・村落故事”中“尊重自然、在地化”的设计理念,并通过四季课程递进,帮助幼儿理解自然物从生长到被利用再到回归自然的生态循环过程。
3. 创造力与审美培养:手工艺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表达自我、发挥创造力的空间。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对色彩、形状、纹理的关注,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这与文章[7]中提到的自然教育五大教育理念中的“艺术: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高度契合。
四、文化维度:深挖本土符号唤醒地域记忆
幼儿园以“自然为基、文化为魂、生活为场”为思路,巧妙融入顺德本土文化元素。
1. 桑基鱼塘微缩景观:“桑基鱼塘”是顺德乃至珠三角地区独特的生态农业模式。将其微缩入园,不仅是景观装饰,更是活态的文化教材,让幼儿从小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智慧。
2. 榕树头故事会:复刻村落场景,高大乔木与自然木凳营造出浓郁的乡土氛围。“榕树头”在岭南文化中是村民议事、休憩、交流的重要场所。这一空间有助于幼儿建立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3. 红砖灰瓦的记忆:承载本土建筑记忆的红砖围墙成为教育课堂之一。红砖灰瓦是顺德传统建筑的经典符号,将其融入幼儿园设计,是对地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这体现了文章[5]中自然科普活动“普惠共享原则”,将生态知识送到村民身边,并延伸至幼儿园教育中,使本土文化与自然教育深度融合。
五、教育维度:践行“活教育”理念赋能成长
以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引,幼儿园设计处处体现激励幼儿主动探索的思想。
1. 可变空间与动态适配:通过可变空间与自然场景设计,实现幼儿主动探索与课程动态适配。这符合“活教育”中“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核心思想。
2. 屋顶空间的创新利用:将屋顶改造为骑行空间、山丘跑道、足球场等多样化空间,支持班级课程定制。这种突破传统的设计极大拓展了幼儿活动的可能性。
3. 戏水池的功能转变:将荒废戏水池改造为安全亲水乐园,既满足幼儿天性需求,又呼应顺德水乡特质。
4. 中庭晴雨两用设计:晴天篮球场,雨天雨水互动广场,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并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适应性。
六、室内设计:“现代自然主义”的安全港湾
室内设计秉持“现代自然主义”理念,营造温馨、安全且富有启发性的环境。
1. 弧线语言与圆润边角:减少尖锐棱角带来的安全隐患,传递母亲般的温暖感。
2. 莫兰迪色系的应用:低饱和度色彩呵护幼儿视力,并营造高级感的视觉氛围。
3. 自然光与绿植墙:架空层引入自然光与绿意,使建筑与自然深度交融。
4. 墙面的艺术展示功能:将墙面变为幼儿艺术展示平台,提升自信与创造力。
5. 心灵小广场:门厅中央开辟复合型社交空间,支持自由相遇与交往。
总结
顺德梁銶琚夫人幼儿园的焕新改造是一项极具前瞻性和实践意义的工程。它成功地将“在地化自然教育”理念贯穿于空间设计、课程设置和文化建设之中:
- 以萌宠之家为起点,进行生命启蒙;
- 以秋收・自然馈赠为空间载体,激发感官探索;
- 以冬藏・智慧传承为深化路径,连接传统与创造;
- 以本土文化符号为灵魂,唤醒地域记忆;
- 以活教育理念为指导,赋能儿童主动成长。
这种全方位的设计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成长环境,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它证明了优质的学前教育环境可以是自然的、文化的、充满活力且富有温度的综合体,为其他幼儿园的设计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