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南靖游之——福建土楼 故里南靖[22P] --]

武当休闲山庄 -> 风景游记 -> 南靖游之——福建土楼 故里南靖[22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ott 2012-09-11 17:43
    南靖的土楼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
    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揉、舂压、夯筑而成。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土楼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土楼起源于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是闽南地区自唐以来“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漳州土楼数量最多。
    南靖土楼 成千上万,堪称“土楼王国”。这些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除常见的圆形、方形外,还有椭圆形、五凤形、斗月形、扇形、交椅形、曲尺形、八卦形、围裙形、塔形、合字形、凸字形、前方后圆形、套筒形、雨伞形、方圆结合形、马蹄形等,并且拥有最大、最高、最古老、最奇特的土楼和蔚为壮观、美不胜收的土楼群。

下图就是有名的“四菜一汤”土楼群





对土楼的第一印象
一下车,在景区的停车场旁就有一座土楼,这不是景点,被土楼的居民改造成了宾馆



土楼宾馆的内部



然后我们来到了和贵楼
最高的土楼——长教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共5层,高21.5米,每层28间,共140间。这座楼共用20厘米口径的杉木柱220根,65厘米口径的梁材780根。令人称奇的是,这座楼建于沼泽地上却没有桩基,就像一艘大船飘浮在海上,虽历经200多年仍巍然屹立。

从和贵楼内部最高层往下拍







这是楼内的地面,由一个个鹅卵石铺成,不知把石头撬开会不会有水涌上来



这是岁月积淀下来的古朴味道






走出和贵楼看到的美景,稻田、远处的土楼





接下来是怀远楼
    保护最完好的土楼——梅林怀远楼。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直径38米,高4层14.5米,共136间。楼内雕梁画栋,佳联成对,读来回味无穷。处于核心位置的“斯是室”是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精巧秀气,古朴天然,置身其中,仿佛有朗朗书声。这是一座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土楼。



大门上的八卦



大门的对联



楼内精美的雕花



何为双环圆,看看这张照片就知道了



左右半弧





  再给大家介绍一座奇特的楼,裕昌楼,又名东斜西歪楼,这是南靖县现存最古老的土楼,裕昌楼是一座圆形土楼,建于元末明初,建造年代较比萨斜塔仅晚十几年。裕昌楼共有五层,房室270间,从三层开始,楼内回廊木柱便从左向右倾斜,最大斜度达到15度;而第四层回廊的木柱又以同样斜度反方向从右向左倾斜,两层楼的木柱看上去东倒西歪。歪斜尽管歪斜,可是若把一层至五层的木柱回廊看成一个整体,最底部的木柱和最顶部的木柱却是保持在同一条轴线上的。裕昌楼的斜,是局部结构的斜,就像今天的央视新大楼,有惊无险,斜而不危。



看楼上的木梁,确实是东斜西歪的








闾左公 2012-09-11 19:05
据说,美国卫星侦查后误认为是核反应堆基地,着实紧张了一阵子,看来我们的先辈够聪明的,也非常有创造力。

漂泊的狼 2012-09-11 20:39
非常不简单,住这样的地方挺不错的,人多热闹,不像现在城市里的小区,住上三五年谁也不认识谁。

sese77 2012-09-11 20:51
很壮观呀,我去了厦门很多次每次想去看看,可是每次都因为时间太紧没去成

jingyouzi 2012-09-11 21:10
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很美。

desin 2012-09-12 20:03
很有特色,風格也很獨特,有機會一定去看看。

jxnjm 2012-09-19 14:50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hott 2012-09-19 14:59
引用第6楼jxnjm于2012-09-19 14:50发表的  :
古人的智慧不亚于今人啊

至少古人的建筑没有豆腐渣工程

kp-hjh 2012-09-21 16:56
很独特,要保护好,这些是无价的遗产

dongdongadam 2012-09-22 23:36
去年去过,真的很佩服古人的智慧。拍的比我好很多。

yuchuanfei 2012-09-23 11:35
好像红警里面的核电站啊

h1002h 2012-09-23 11:37
不错,这次国庆一定去看看!

kane1463 2021-07-20 21:25
说的很详细,没图


查看完整版本: [-- 南靖游之——福建土楼 故里南靖[22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