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m0532 |
2015-09-23 13:02 |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8月份的CPI和PPI。数据显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2.0%,创下了2014年9月以来的新高。而8月26日最新一次的降息后,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1.75%!
一般认为,CPI是最权威的衡量通胀的指标,所以这意味着中国进入了罕见的“负利率时代”。
也就是说,你把1万块钱以定期方式存入银行一年,如果未来一年物价涨幅维持8月份的水平,一年下来你的钱的购买力只剩下了9975元。
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看,零利率、负利率时代的到来,意味着货币政策超级宽松。换句话说,央行正努力把钱从银行里赶出来,让大家去消费、投资。在它的影响下,股市、楼市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对于“储蓄族”们来说,这是噩耗。
那么,中国这次“负利率”周期,会引爆楼市、股市和消费热潮吗?我的看法是:不容易。
为什么?第一个理由是,我们的楼市、股市都出现了泡沫,股市泡沫刚刚破,在IPO注册制即将到来的大背景下,估值仍将偏高。楼市的泡沫,被小心呵护着。因为资金没有地方去,所以高房价仍将维持一段时间,但不可能出现2009年的情况了。
我这篇文章想告诉大家的是,如果按照真实通胀率计算,中国最近30多年来实际上一直是负利率,这是我们投资长期亢奋的最根本原因。而目前的负利率,跟以前的负利率,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下面给大家看1999年至今的M2增速、GDP增速和CPI数据。
从上面表格我们可以看出,1999年中国的广义货币是12万亿,到了2015年8月达到了135.7万亿,增长了11倍。
如果按照CPI推算, 2015年8月的时候1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相当于1999年的71.34元。这个结果你相信吗?反正我不相信。为什么CPI失真?因为它没有包含购房因素。事实上,房子成为过去10多年中国人最大的支出。此外,教育和医疗中隐形消费(给医生的红包、给学校的赞助费),也没有得到体现。而这,是实实在在的支出。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衡量真实通胀。我的看法是,M2增速(发钞速度)减去GDP增速(全社会创造财富的速度),接近于真实通胀。当然,GDP在统计的时候有遗漏,但也有水分,基本上可以相互抵消。这样,通过上述表格,我们就发现中国的真实通胀率其实一直不低,即便在大通缩的2000年,都超过了4%;而“四万亿刺激政策”出台的2009年达到了19%。
如果按照我的这个“非主流”计算方式,1999年至今,1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还剩下25.65元。或者说,今天的100元人民币,只相当于1999年25.65的购买力的。我相信,这个统计结果,更接近老百姓的切身感受。
所以,我的看法如下:
1、从真实通胀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年份都是负利率。正是这个原因,推动了社会投资热情的高涨,带来了GDP的高增长。
2、目前“真实通胀水平”反而比以前略有降低,所以表面上的负利率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有限。这反过来说明了:本届政府的确没有搞强刺激。
3、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对表面上的“负利率时代来了”表示恐慌,也没有必要对楼市、股市抱有很大幻想。
4、本届政府越来越重视实体经济,这从近期领导人的多次表态可以看出来。习总此次访美带去的企业家,基本上来自实体经济阵营,比如就没有纯搞房地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