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15-10-08 07:59 |
坊间流行一句话:不吃三白(即不吃白米、白面、白糖)。中国字是智慧的符号,糟粕的“粕”,是“白”和“米”的组合。老祖宗似乎在告诉我们:精白米是渣子,精华其实都在米糠里了。哈佛医学院针对3.8万名女性所作的调查显示,吃含有高糖分的食物,会让血糖迅速升高,从而增加了患大肠癌的风险。而这些问题食品主要就是白面包、精米及含糖糕点。
精制大米、白面是高糖食品 “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糖指各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有甜味的糖和没有甜味的淀粉;狭义的糖则指精制后的白糖和甜食。 精制大米、白面主要成分为淀粉,和体内相关酶反应化为糖~~~~吃它们相当于吃糖。,过多的糖消化不了就转化为脂肪,引起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肥胖症、高血压并冠心并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疾病,从而危及健康。而我国是糖尿病第二大国! 吃精制大米、白面多了,人就会因摄入能量太多而产生饱腹感,影响对其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食品的摄入。长此以往,会导致营养缺乏、发育障碍、肥胖等疾玻另一方面,糖在体内的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经常吃糖会造成维生素缺乏、缺钙、缺钾等营养问题。日本营养学家认为,儿童吃甜食过多是造成骨折率上升的重要原因;美国营养学家也指出,爱吃甜食的孩子骨折率较高。 现在的精制大米、白面等细粮,其加工过程中把种子的皮、胚芽剥掉,损伤了种子中的生命力,缺乏生机。大米放在水里无法发芽,营养价值大幅度降低,所以最好食用完备的种子,也就是粗粮,没有经过细致加工保持原始生机的粮食,其谷气充沛,补养人的元气最好。 “三黑”食物可防癌 蘑菇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糖等营养成分,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蘑菇能防癌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可预防便秘、肠癌、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玻 黑木耳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可食、可药、可补,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久食不厌,有“素中之荤”之美誉,世界上被称之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它有益气、轻身强智、止血止痛、补血活血等功效。黑木耳富含多糖胶体,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是矿山工人、纺织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功能。 黑米外表墨黑,营养丰富,有“黑珍珠”和“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誉,尤其适合腰酸膝软、四肢乏力的老人,故黑米又有“药米”之称。将黑米熬成清香油亮,软糯适口的黑米粥,容易消化吸收,还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饮食有节,持之以恒更重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喜欢精细饮食,但加工过程常常导致纤维素丢失,从而摄入过少。人体虽不能消化吸收纤维素,但纤维素会缩短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促进废物及致癌物的及时排出,减少肠癌发生的概率。有研究显示:食物通过大肠的时间,与大肠癌的发病率息息相关。当膳食分别以肉食为主和以高纤维食物为主时,它通过整个消化道的时间前者大约是后者的4~5倍,这就导致了废物在肠道的长久壅滞,加重了肠道负担,更易于诱发癌变。 对于癌症患者,饮食上更要注意把握好“度”。临床上,我们观察到治疗期患者及家属一般对饮食,初期总是很看重的,80%~90%能管好嘴;3~5年后,进入康复期,很多人就会忘乎所以,或因无知而只知满足口腹之欲,留下了很多惨痛的教训。
有消费者认为“生鲜奶”具有“新鲜”和“原生态”的特点,是一种很好的饮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醒,直接饮用“生鲜奶”在营养方面并无特别之处,反而存在感染布鲁氏菌病等健康风险。
“生鲜奶”是未经杀菌、均质等工艺处理的原奶的俗称。目前市场上有少量“生鲜奶”以散装形式出售,消费者购买后一般煮沸饮用。而市售的盒装、袋装等预包装的纯奶,则是将“生鲜奶”经过冷却、原料奶检验、除杂、标准化、均质、杀菌(巴氏杀菌或超高温灭菌)等工艺制成的,是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的产品。 由于未经过均质工艺处理,“生鲜奶”的乳脂肪球较大,煮沸后会发生聚集上浮,从而带来“粘稠”、“风味浓郁”的感官印象。不过,研究表明“生鲜奶”与经过巴氏杀菌的纯奶其实在营养及人体健康功能方面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示,“生鲜奶”由于灭菌不彻底等存在安全隐患,消费者不宜直接饮用。 引起“生鲜奶”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是来源于环境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菌、真菌等,以及源于动物体的布鲁氏杆菌、结核杆菌等人畜共患致病菌等。因此,如“生鲜奶”杀菌不充分,很容易造成人畜共患病的传播。比如,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布鲁氏杆菌一般寄生在牛、羊、狗、猪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牲畜体内,人群通过接触受感染动物的分泌物,或进食受污染的肉类、奶制品等而被感染。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布鲁氏菌的风险可能来自于未经过巴氏消毒的乳制品和未煮熟的肉制品。 “生鲜奶”没有经过任何消毒处理,而且产奶的奶牛是否健康、有没有检疫、运输过程中有没有被污染等信息尚难以做到完全追溯,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尤其是儿童、老人、孕妇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食用“生鲜奶”后被病原菌感染的风险更大。国内外都有因食用“生鲜奶”而引发食物中毒的报道。因此,建议消费者不要直接饮用“生鲜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