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15-10-11 10:44 |
小儿肺炎是儿童当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发展成为重症肺炎,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的症状。但是对于小儿肺炎家长却存在三大误区。 家长对小儿肺炎存在三大误区: 误区一:宝宝没有发热,就不是肺炎 并不是所有肺炎患儿都会发热,如冬春季的流行性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性肺炎可无发热或低热现象。尤其是新生儿若患有肺炎,有可能会既没有咳嗽也没有体温升高的症状,父母千万不可忽视。 误区二:抗生素静脉输液是最佳的选择 虽然多数肺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但也有不少肺炎是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或由过敏引起。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容易引起种种不良反应。正确的做法是听从医生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药物。 误区三:治了2天了一点起色都没有,应该换一种药物 其实有些治疗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起效要有一定的时间。原则上,如果病情没有恶化,需配合医生坚持用药3天,再评价疗效,频繁换药不利于疾病控制。 小儿肺炎,作为家长一定要正确的护理: 第一,要注意休息。 宝宝得肺炎以后一定要卧床休息,还要保持室内的安静,空气的流通。冬季因为空气比较干燥,室内又有暖气可能会加重宝宝的病情,最好在室内装有加湿器,以提高室内的空气湿度,利于痰液的排出。 第二,加强营养。 宝宝在患病期间的饮食一定要合理的搭配,一定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在发热期间要以清淡易消化、流质半流质的食物为主;让宝宝多喝水和果汁,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注意在喂宝宝食物或药物时,应该把宝宝抱起来,避免直接灌入宝宝的口中。喂奶时一定要注意防止呛奶,防止误吸入肺内,最 好用小勺慢慢地喂奶,一次不要喂太多,多喂几次以防呕吐。 第三,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及时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注意要给宝宝经常更换体位,宝宝在咳嗽的时候,一定要帮宝宝拍拍后背,可以使痰液松动,以利于痰液的咳出。如果痰液特别粘稠,就要给予雾化吸入治疗,主要是使痰液变得稀薄。如果宝宝年龄太小,不能将痰液咳出,应当用宝宝专用吸痰管将痰吸出。 温馨提示: 一、孩子患病后应立即到医院检查,经医师诊断后并给予合理用药,以防误诊和不合理用药。 二、冬季尽量不带小儿到公共场合、人员拥挤的地方活动,房间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三、小儿应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四、小儿膳食应搭配合理,注意补充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五、易反复感染肺炎的患儿,在冬季来临之前应注射预防肺炎的疫苗。 小儿发烧为何手足发凉 有些误区家长莫犯 孩子本来因感冒而发高烧,可手足却冰冷,待体温逐渐下降以后,手足皮肤又慢慢地热起来,这是一种假冷真热现象,3岁以下婴幼儿尤为多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假寒真热现象呢? 小儿发烧为何手足却发凉: 这主要是因为小儿(特别是婴幼儿)四肢血量少于内脏,由于四肢的供血不足,因而较成年人容易发凉。此外,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负责管理血管舒张、收缩的植物神经易发生紊乱,导致高热初发时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痉挛性收缩状态而发凉。不少家长不了解这种情况,一发现小儿四肢发凉,就误以为孩子受寒怕冷,马上用棉衣棉被将孩子紧紧包裹起来,结果使得小儿的体温得不到及时的散发而越升越高,甚至发生高烧、抽搐。 对于处理小儿发烧,有些误区家长要及时的了解: 误区一 一发烧就马上退烧 宝宝一旦发烧,父母都会想尽办法让孩子尽快退烧,事实上这些并非明智之举。发烧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只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身体某部位生病了,是疾病的一个表象。如果孩子刚刚开始发烧,就用退烧药把体温压下去,这只是指标不治本,不但会降低孩子的自身抗病能力,还常常会因为烧退而掩盖病情,造成假象,不利于找到发烧的真正“元凶”。当然,过高的发烧,会增加机体内在的消耗,尤其小婴儿容易造成水分蒸发,导致脱水,而且婴幼儿容易发生高热抽风,故放任发烧引起伤害也是错误的。 误区二 多种退烧药并用退烧效果快 为了尽快让高烧不退的宝宝高烧,很多父母一心急,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多服几次或将剂量增加, 甚至又加栓剂。由于各种药物的药效持续时间不等,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结果烧退的太猛,宝宝出汗过多而致虚脱,或体温陡降至36℃以下,产生了低体温的新问题。 推荐2款食疗方: 麦冬粥:麦冬30克,煎汤取汁。用粳米100克,煮半熟时加入麦冬汁及冰糖适量,同煮成药粥,早晚服食。 荷叶粥:新鲜荷叶一张,洗净煮汤500毫升左右,用滤出的荷叶水加粳米100克、白砂糖适量煮粥,每天早晚食用。
|
|